近日,來自四川成都的19歲重癥地中海貧血患者小志(化名),從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下稱“南沙醫院”)造血干細胞移植病房轉入普通病房,順利走出移植艙。
2022年6月14日,國務院公布《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以下簡稱《南沙方案》),提出加快推動廣州南沙深化粵港澳全面合作,打造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鯤鵬“圖南”之志,在803平方公里的開放熱土上,徐徐拉開。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局、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支持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見》。5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人民政府在廣州南沙聯合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意見》相關情況。
近日,智匯河套名企行之“港企訪河套 科創新未來——2025香港科技人才河套行”活動于河套匯客廳舉行。來自香港高校科研機構及科創企業的精英代表齊聚于此,以“一區兩園”協同發展為紐帶,共探深港科創融合新路徑,書寫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共同體的時代篇章。
粵港澳三地逾50家人才專業機構代表近日齊聚廣州南沙,參加由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協同發展生態聯盟主辦的“潮涌灣區才鏈全球”粵港澳人才協同發展高峰研討會暨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協同發展生態聯盟2025年會,為三地人才協同發展建言獻策。
橫琴,與澳門一水之隔,目前在橫琴生活居住的澳門居民超過1.6萬人,另有一批跨境學生和工作者,多元群體混居,帶來了文化習慣、治理訴求的差異。如何讓不同背景的居民“共商共管”?橫琴創新推出澳門籍社區議事員、“琴澳議事廳”等多元治理模式,走出了一條“琴澳融合、民事民決”的特色之路。
依托“兩個中心”,合作區將為企業提供跨境數據流動路徑規劃與申報輔導“一站式”服務平臺,積極指導和幫助企業機構高效合規開展數據跨境活動,打造數據出境與大模型合規指導綠色通道。
作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主要承載區之一,南沙正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進一步提升區域競爭力。在省級層面將提供哪些支持?日前,省科技廳廳長王月琴接受南方日報專訪。
5月6日,“琴澳旅游團”政策實施滿1周年。據珠海邊檢總站橫琴邊檢站統計,1年來,使用“琴澳旅游”團體旅游簽注往返橫琴、澳門兩地的旅客達12萬人次,有效推動琴澳兩地文旅資源融合與產業發展。
改革深度借助Deep-Seek大模型之力,以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制度流程重塑為核心,推動產業資金審核由全人工操作向人工智能輔助審核轉型,實現制度、流程、技術三維重構,大幅提高了審批效率和透明度。
十年來,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刀刃向內”,以通關改革為支點,將通關效率從“天”壓縮至“秒”,撬動灣區供應鏈韌性重塑,構建起與世界雙向聯通的自由“貿易門戶”。
試點項目率先建立了覆蓋術語和符號、業務流程、服務質量、運營管理、服務評價、信息能力等多維度的標準體系,涵蓋倉儲服務、海陸空鐵運輸、配送、快遞、跨境電商物流、冷鏈物流及供應鏈服務等業務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