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廣東稅務部門“稅路通·粵通四海”國際稅收服務品牌建設的重要內容,葡語辦持續優化完善跨境稅費服務供給,在服務共建“一帶一路”、服務琴澳一體化高水平開放、助力企業“走出去”“引進來”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不少港人表示,港人港稅不僅打消了香港人來前海就業的顧慮,也讓港人有了更大的擇業和創業范圍,增加認同感和歸屬感。而新納入前海合作區的寶安、南山部分區域企業也真切感受到擴區帶來的更完善營商配套。
過去十天,一股由前海經貿交流代表團帶來的前海熱潮吹入全球三大灣區的紐約、舊金山和東京。前海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此行感受和學習世界頂級灣區風貌和經驗,擴大國際“朋友圈”,強化前海開放前沿、樞紐節點、門戶聯通功能。
最高資助1億元用于加快引進和培育創新平臺、打造科創品牌賽事發揮“以賽引商”、聯合澳門強化協同引才……橫琴近期的一系列“大動作”,讓這座開放熱島進一步邁開發展步伐,向著實現《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第一階段目標加速前進。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教授、發展與治理學部主任陶然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港深創科園毗鄰深圳,香港和深圳兩地可乘勢而上,攜手加快園區開發建設進度,共同貢獻國家高質量發展。
在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特區政府財政司署理司長黃偉綸、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等人的見證下,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有限公司(港深創科園)18日與首批共59個機構簽署合作備忘錄,建立合作伙伴關系。
作為《南沙方案》三大先行啟動區之一,慶盛樞紐片區擁有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等重大戰略機遇平臺,也是南沙“未來城市”綜合試點的實證技術集成示范區目。以港式理念和模式造城,區域正積極引入科創及產學研資源,打造成為“粵港科創樞紐”。
該中心由國家(深圳·前海)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作為運營主體,將圍繞大模型和算法備案,向粵港澳大灣區企業提供備案咨詢、輔導培訓和預測試等服務,幫助企業快速推進大模型與算法的研發和上市,有力推動大模型技術的合規化、規模化應用。
為了進一步促進粵澳民生融合,近年來,借助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體制優勢,橫琴稅務部門與人社部門、澳門財政局、人民銀行等加強合作,推出跨境人民幣全程電子繳退稅費、“粵澳社保一窗通”、琴澳互設自助辦稅終端等創新舉措,持續優化跨境辦稅繳費流程。
為貫徹落實《南沙意見》,近日,“連接灣區 便利港澳——落實《南沙意見》社保制度對接要求 體驗港澳居民便利參保繳費”活動在南沙區舉辦,首批符合條件的港澳人員實現在南沙免繳基本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