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稅務總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稅務局發布《稅收服務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澳門+橫琴”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下稱“《措施》”),圍繞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四新”產業培育、高水平對外開放、智慧稅務建設、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等五大方面推出16條具體舉措。
橫琴稅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稅務部門立足落實《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緊扣合作區高質量發展會議暨“澳門+橫琴”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工作會議要求,結合合作區實際,把廣東省稅務局《關于進一步發揮稅收職能作用助力廣東省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若干措施》落到實處,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加快推進琴澳一體化進程,為更好服務“澳門+橫琴”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稅收支撐。
落穩落好稅惠政策,激發產業發展活力
《措施》把高效精準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助力合作區“四新”產業發展作為核心發力點。包括用足用好合作區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加強政策享受情況跟蹤問效,推動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產業企業扎實開展實質性運營;發揮高端緊缺人才和澳門居民個稅優惠政策牽引優勢,優化完善享惠方式,提升服務質效,大力吸引“高精尖缺”人才和澳門青年在合作區創新創業。
在持續激發“分線管理”涉稅政策效能方面,高效落實“分線管理”入區退稅及合作區內企業銷售其在合作區內的貨物免征增值稅、消費稅政策,完善“政策找人”“反向預約”機制,促進政策效能充分發揮,助力要素跨境高效便捷流動。
同時,鼓勵企業用好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企業新增境外直接投資取得的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加強對境外投資者境內利潤再投資遞延納稅政策的宣傳輔導,對復雜跨境交易事項提供國際稅收確定性服務,促進合作區產業發展實現高水平“走出去”“引進來”。推進離岸貿易印花稅優惠政策落地,支持合作區發展離岸貿易。
強化稅收協同創新,深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
《措施》聚焦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在深化“一帶一路”稅收合作方面,提出要發揮好葡語國家及地區稅收合作辦公室、“一帶一路”稅務學院?澳門(橫琴校區)作用,深化與澳門、葡語系國家稅收合作交流,高質量服務“一帶一路”和中葡經貿平臺建設,深耕葡萄牙、巴西、安哥拉等葡語系國家稅收政策研究,高效服務合作區企業用好澳門平臺“引進來”“走出去”。
在加強對澳交流合作方面,立足《稅收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四方合作備忘錄》和五項合作共識,加強與澳門財稅部門的交流合作,探索兩地稅收協作合作創新,深化納稅服務和征收管理協同。
在深化對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方面,積極推進符合條件的港澳涉稅服務專業人士經執業登記后在合作區從事專業服務,優化執業登記辦理流程,拓展港澳納稅服務專區功能,提升港澳涉稅人士執業便利度。
智慧稅務提質增效,優化跨境服務體驗
在實施數字化稅費征管方面,拓展“智能預填”服務,幫助企業強化稅務合規、規避涉稅風險。完善賦額制管理規則和系統功能,豐富發票數據應用場景。為符合條件的經營主體提供稅企信息系統直連批量開票、智能申報及關聯業務辦理等便利服務。
在拓展便利化稅費服務方面,大力推廣“非接觸式”辦稅繳費,運用AI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精細稅費服務,豐富數字人民幣繳稅費渠道,暢通政策落實問題快速響應機制。及時引導納入納稅信用管理的納稅人依法依規開展納稅信用修復,推動“稅銀互動”擴圍增效,助力合作區企業將納稅信用轉化為融資便利。
在深化跨區域稅費辦理創新方面,優化“灣區通辦”服務模式,拓展稅費業務跨境通辦,推進澳門一戶通與新電子稅務局的單點登錄和數字身份互認,以趨同港澳為目標完善納稅服務承諾制度,壓縮業務辦理時限,完善澳門居民參保協調工作機制,優化跨境辦稅費體驗。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教授李旭紅表示,《措施》從多個維度系統構建了稅務服務合作區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有助于更好發揮橫琴在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中的關鍵作用,加強琴澳聯動,促進產業協同發展。
據了解,在推出《措施》的基礎上,橫琴稅務部門將持續跟蹤問效,創新工作舉措,確保《措施》落地見效,更好服務“澳門+橫琴”產業發展行穩致遠。
(記者 黃天儒)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