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邊檢站數據顯示,今年截至5月21日9時40分,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突破1000萬人次,同比增長超過127.7%,較2023年提前4個月實現客流破千萬人次目標,刷新口岸開通以來最快紀錄。
從GDP總量來看,四大萬億城市深圳、廣州、佛山、東莞穩居全省前四名。從GDP增速來看,珠海(6.7%)、深圳(6.4%)、惠州(5.8%)、東莞(5.5%)四市跑贏全國大盤(5.3%)。此外,中山(4.7%)也跑贏全省大盤(4.4%)。
今年第一季度,廣東自貿試驗區進出口1591.9億元,在全省外貿進出口占比穩步提升到7.8%。海關備案企業數量超1.8萬家。其中,自貿區內企業出口機電產品總值458.3億元,占比60.3%;進口消費品總值142.0億元,占比17.1%。
截至目前,共有32家內地銀行參與“跨境理財通”試點,實現大灣區城市全覆蓋;粵港澳大灣區參與試點個人投資者7.34萬人,涉及相關資金跨境匯劃金額152.83億元,購買投資產品市值余額58.39億元。
9年來,廣東自貿試驗區外貿進出口總額由2015年的1047.1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5799.5億元,年均增速達到23.9%。廣東自貿試驗區進出口總額大幅增長,為廣東經濟注入強大活力。
3月28日至4月6日,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客流車流累計超過100萬人次和17萬輛次,日均超過10萬人次和1.7萬輛次,同比增長167.8%、145.1%,均處于歷史最高位。
4月1日(截至2日0時),海關監管進出境車輛超1.95萬輛次,創口岸開通以來歷史新高。其中,進出境港澳單牌車1.36萬輛次,刷新“澳車北上”“港車北上”政策落地以來口岸港澳單牌車最高紀錄。
自去年9月26日橫琴口岸二期工程客貨車聯合一站式15條車道開通試運行,今年3月18日30條車道全部正式開通以來,截至3月25日,經橫琴口岸二期工程客貨車聯合一站式車道出入境車輛已突破100萬輛次。
“澳車北上”“港車北上”政策是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舉措之一。港珠澳大橋邊檢站及拱北海關統計數據顯示,自去年1月1日“澳車北上”和7月1日“港車北上”政策落地實施以來,截至3月24日凌晨4時,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下稱“大橋口岸”)出入境的港澳單牌車已突破200萬輛次。
港珠澳大橋作為連接粵港澳三地的跨境大通道,便利了粵港澳大灣區的經貿往來,一批重大項目和新興業態通過大橋集聚。據拱北海關統計,截至今年2月,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進出口總值累計突破8000億元。
合作區分線管理封關運行實施近半月,“一線”口岸“二線”通道平穩有序,稅收政策紅利持續釋放,持續引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熱烈反響。
據港珠澳大橋邊檢站數據顯示,自2023年7月1日政策正式實施以來,駕駛單牌私家車“北上”的香港居民數量持續上升,截至3月9日21時,經該站查驗的出入境“港車北上”數量已突破50萬輛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