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作為連接粵港澳三地的跨境大通道,便利了粵港澳大灣區的經貿往來,一批重大項目和新興業態通過大橋集聚。據拱北海關統計,截至今年2月,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進出口總值累計突破8000億元。
合作區分線管理封關運行實施近半月,“一線”口岸“二線”通道平穩有序,稅收政策紅利持續釋放,持續引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熱烈反響。
據港珠澳大橋邊檢站數據顯示,自2023年7月1日政策正式實施以來,駕駛單牌私家車“北上”的香港居民數量持續上升,截至3月9日21時,經該站查驗的出入境“港車北上”數量已突破50萬輛次。
春節期間,國產汽車出口依舊火熱。日前,在廣州海關所屬南沙海關監管下,載有1800余輛國產汽車的“唐鴻”號滾裝船緩緩駛離廣州南沙汽車口岸,前往中東地區。
自2023年2月6日起,深港陸路口岸全面恢復內地與香港人員正常往來,一年來,出入境旅客人數持續攀升,深港人員往來不斷加密,體現了粵港澳大灣區加速融通的積極態勢。
2023年2月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試點實施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便利六類大灣區內地人才來港,包括杰出人才、科研人才、文教人才、衛健人才、法律人才及其他人才。
在2022年粵澳跨境車險“等效先認”制度創新基礎上,2023年7月1日,香港機動車“等效先認”跨境車險也隨之實施,標志著一張保單保兩地在跨境車險領域正式實現,成功建立起“等效先認”應急工作機制,推動行業協會發布理賠服務指引,修訂理賠服務標準。
據統計,2023年經大橋口岸進出境客車超268萬輛次,同比增長1.35倍,與2019年相比增長2.45倍,其中港澳單牌車近140萬輛次,占比超過50%。
今年1月1日,“澳車北上”政策正式落地實施,政策落地首月為0.7萬輛次,到第12個月(12月1日至27日),口岸通關的澳門單牌車已達10.5萬輛次,單月通關量增長1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