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關27日舉行記者會,總結2023年的工作成效。香港海關關長何珮珊表示,自去年內地與香港恢復全面通關,各口岸的出入境人次和車輛,分別有2.1億人次和1030萬車次,已回復至疫情前同期約六成半。此外,香港海關在促進便商利貿、通關便利方面持續發展,預計在今年第二季度與機場管理局、內地海關和珠海市政府聯合推出“空陸鮮活產品專屬快線”。
“港車北上”突破58萬輛次
何珮珊表示,過去一年,粵港澳三地海關緊密合作,適時進行通報及應變,確保口岸運作暢順。其中,“港車北上”計劃廣受香港市民歡迎。自去年7月1日推出計劃至今年3月25日,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共錄得58.2萬輛次私家車使用該計劃進出香港。
積極推進“一單兩報”“跨境一鎖”等計劃
在貨物通關方面,何珮珊說,粵港兩地2023年積極推進“一單兩報”,并于今年2月1日在港珠澳大橋口岸正式推行,為企業提供一次錄入、雙向共用的便捷服務,從而提高兩地通關便利水平。她透露,香港海關正與深圳海關探索推展“一單兩報”至與深圳相連的其他陸路口岸,促進兩地經濟發展。
同時,“跨境一鎖”快速通關模式也取得進展。何珮珊回答GDToday記者提問時表示,內地海關與香港海關于2016年率先開展粵港“跨境一鎖”合作。今年3月8日,粵港澳“三地一鎖計劃”正式啟動。在粵港澳海關的共同努力下,粵港、粵澳海關“跨境一鎖”已覆蓋深圳灣、皇崗、港珠澳大橋和橫琴等7個過境口岸,直接聯通大灣區10個城市、廣東14個城市、湖南2個城市。
她說,未來該模式也會部署延伸至江西、河南和四川。該計劃下,粵港澳三地海關可通過應用電子鎖及全球定位系統對過關貨物進行實時監控,讓運輸車輛直接經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到達澳門,減少重復接受海關的檢查,“加快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物流互聯互通”。
去年執法案件逾1.9萬宗 私煙案占62%
在執法成效方面,香港海關2023年執法案件有19120宗,比2022年上升1.7倍,檢獲物品總值105.7億港元,增幅48%。執法案件中,私煙案占62%,有11805萬宗。其次為毒品案,約占總數7%,共1362宗,檢獲毒品約9.5噸,較2022年上升37%。
何珮珊表示,海關留意到最新販毒模式已變為雙軌道模式,即販毒集團雇用旅客以“螞蟻搬家”模式以及大規模貨運并行販運毒品。她說,全球毒品的生產量不斷上升,特別是可卡因和冰毒。海關因應毒品走私的最新趨勢,已作出針對性部署,并與內地及海外執法機關合作,提升執法成效。
何珮珊指出,去年的走私案件情況則較2022年有所下降,降幅2%,檢獲物品總值31.65億港元,升幅約1.4倍。走私集團以不同方式將大量高價值的貨物走私到內地,因此去年香港海關積極加強與內地海關緝私局的協作,成功偵破多宗大型海路走私案件。
預計今年第二季度推出“空陸鮮活產品專屬快線”
談及未來一年工作計劃,何珮珊說,香港海關將聯同機場管理局、內地海關和珠海市政府積極利用香港國際機場和港珠澳大橋的優勢,推動“空陸貨物多式聯運”,通過創新模式及科技應用,加快清關流程,打造一條“空陸鮮活產品專屬快線”,協助內地優質食品輸出境外市場,同時將外地的鮮活產品引進內地。有關計劃預計在今年第二季度內推出。
(GDToday記者 陳晨 許曉鑫)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