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這里的民營經濟發展一直備受矚目,華為、騰訊、比亞迪、大疆……一個個產業巨頭從粵港澳大灣區拔地而起。
近日,廣東、香港和澳門三地2024年經濟數據悉數公布。數據顯示,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呈現平穩有序、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粵港澳三地人員往來和經貿合作更加緊密。
2025年春運期間廣深港高鐵跨境客流量近400萬人次,同比增長24%,創下歷年春運新高。這一數據折射出粵港澳大灣區交通網絡互聯互通邁入新階段,以廣深港高鐵為支點的“軌道上的大灣區”正加速成型。
增長“引擎”作用顯著。2024年,大灣區內地9市進出口8.75萬億元,增長10.1%,較廣東整體增速快0.3個百分點,占廣東進出口總值的比重提升0.3個百分點至96%,拉動廣東整體增長9.7個百分點。
6年前的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明確提出“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如今,粵港澳大灣區路網總里程已突破10700公里,這約等于黑龍江到海南距離的兩倍。行進在路網上的大灣區,融合發展的齒輪開始轉動。
2024年以來,隨著橫琴口岸30條“聯合一站式”車輛查驗通道以及隨車人員驗放廳的全面啟用,琴澳“硬聯通”設施愈發完善,“琴澳同城”的愿景正走向現實。
2025年廣東全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披露,廣東2024年全年工業總產值預計突破20萬億元。這相當于韓國GDP的兩倍。過往十余年,廣東工業從10萬億元,一路攀高,直到翻番。
拱北海關最新統計顯示,自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橋開通以來,截至2024年12月,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下稱“大橋口岸”)進出口總值累計突破1萬億元人民幣,大橋外貿“黃金通道”活力持續顯現。
根據粵港澳大灣區7座機場日前相繼公布的民航運輸數據,2024年大灣區機場群旅客吞吐量超過2.14億人次,相比2023年出現較大幅度增長。業內人士表示,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的整體規模和綜合競爭力邁上新臺階。
近日,《咬文嚼字》編輯部揭曉了“2024年十大流行語”,這些流行語不僅折射出社會的發展脈絡與人們的生活百態,也為我們思考大灣區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