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在香港簽署7周年,南方網、粵學習客戶端聯合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專訪粵港澳三地推進大灣區建設工作相關負責人,推出《主任開麥》系列視頻,反映大灣區建設成果、未來發展的思路和著力點。
宋永華表示,澳門大學被放在重要位置,全校師生備受鼓舞。
王福強表示,兩個合作區的建設將有效破解制約港澳發展的多種問題,為港澳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大灣區發展靠一個城市單打獨斗是不行的,我們需要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相互配合,形成整體實力。
大灣區應繼續尋求更大范圍、更寬領域和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更加注重高質量進口。
不僅要考慮到青年創新創業的問題,還要考慮到香港專業人士進大灣區內地發展的問題。粵港兩地之間的專業人才互認仍然是關鍵。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省大灣區辦)主任葛長偉參加“大灣區·大未來”主題宣傳媒體見面會。
大灣區下一步除了產業升級、技術升級,要將大灣區內部方方面面的規則統一起來。
粵港澳三地存量資源疊加,可以形成粵港澳大灣區的整體優勢,只要突破行政壁壘和規則賭點,變存量為增量,就能形成堅實的創新優勢。
兩地高校的合作將加深粵港兩地之間的交流,有利于大灣區人才培養,促進科研轉化為生產力,助力年輕人融入大灣區,共同實現大灣區發展。
大灣區11個城市的發展各有側重,當澳門青年綜合個人特長和城市特點去考慮,他們將會發現更多職業發展的可能性。
粵港澳大灣區是由若干個城市構成的區域,需要通過協同合作以及現代信息技術促進城市之間融合,形成共贏的局面。
大灣區城市打造數字新基建要抓住“體驗”這個關鍵詞,要發動產業界去挖掘體驗,鼓勵服務業加大科技投入,帶來更多優質生活體驗。
談到澳門如何更好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林玉鳳再次強調了“定位準確”的重要性。
香港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在“一國兩制”下,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角色以及優勢十分清晰,參與大灣區建設將惠及香港產業發展及市民生活。
佛山市發展和改革局黨組書記、局長,市大灣區辦主任張開機日前接受專訪時表示,佛山將精心謀劃特色平臺,高水平謀劃、推進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建設,同時深化廣佛同城合作,共同發揮極點帶動作用。
主辦單位: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單位:南方新聞網 聯系我們:ygadwqmhw@163.com Copyright ? 2019 www.findmov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備案號:粵B2-20050252 提示:為達到最佳體驗效果,建議使用IE10或以上版本的瀏覽器訪問本網站。
掃碼分享
掃碼關注微信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