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下稱“合作區”)正式封關運行的消息頻頻刷屏。封關運行以后,橫琴將實行貨物“一線”放開、“二線”管住,人員進出高度便利的分線管理模式。怎么“放開”?怎么“管住”?這項重大舉措帶來哪些變化?封關運行以來,橫琴哪個通道最“火”?一起來看→
1月30日上午,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下稱“工程”)全面通水。今天,我們一起走近這項“超級水利工程”,看“灣區巨龍”如何口含清泉,讓甘冽的西江水流入灣區腹地。
粵港澳大灣區與水相依,文脈綿長,一方水土孕育一方良種,滋養成材,亭亭如蓋。這片土地以獨特的資源優勢,吸納著一批批充滿活力的青年人才,一個個夢想破土而出,枝繁葉茂,碩果滿枝。
西接深圳,東連中山,當前世界上建設難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就如伶仃洋中的一條巨龍,建成后將是粵東粵西之間的便捷通道,打通“灣區主動脈”,有望進一步激活城市能量、協調區域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是世界制造業重要基地,產業基礎扎實,體系完備。廣東的5G手機、空調、冰箱、電飯鍋、微波爐等產量全球第一,現已形成新一代電子信息、綠色石化、智能家電、先進材料、現代輕工紡織、軟件與信息服務、現代農業與食品、汽車等8個萬億元級產業集群,正朝著世界級產業集群目標快步邁進。
《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印發一年來,南沙這片承載著使命的熱土,加速打造粵港澳全面合作平臺,為大灣區建設向縱深推進注入強勁動能,打造出了一份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