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粵港澳獨特的地形地貌孕育了中華穿山甲、中華白海豚、黑臉琵鷺等珍稀物種。2024年,粵港澳三地攝影師攜手科研保護工作者、社會各界公益人士,用腳步丈量大灣區的生態脈絡,跨越五千公里,用鏡頭記錄下“灣”物生靈,攝影作品近日在“靈動灣區——生物多樣性攝影展”上展出。跟隨鏡頭,一同探訪這些特殊的“灣區居民”。
粵港澳大灣區地處沿海,城市分布密集,河海水道眾多,給城市交通建設帶來了諸多挑戰,為此,大灣區近年來建設了多條海底隧道,這些海底隧道的建設技術難度高、成本大,但是對大灣區強化區域互聯互通、加速要素流通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讓我們用一組圖片,帶大家看看大灣區在海底“鑿”就了哪些奇跡?
3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分線管理政策正式實施一周年,位于橫琴天沐琴臺的“琴澳和鳴”主題展正式開展,琴澳居民周末有了好去處,且對公眾免費開放!那么到了展廳要怎么“睇”?展廳有什么看點?一起跟著圖片來探尋——
今年是首個“非遺版春節”,濃濃的年味和歷史文化韻味讓大灣區燈會成為熱門打卡地,元宵節來臨之際,大灣區燈會還準備了眾多精彩活動,將熱鬧氛圍再度拉滿。讓我們通過一組圖片來一場與非遺的“穿越時空奇幻之旅”。
看醒獅、舞火龍、賞粵劇、食粵菜、坐無人機、打詠春拳、耍英歌舞......在廣東過年有多帶勁?“段子手”朱廣權帶你一起感受這片土地的滿滿誠意!來廣東過年最重要的就是開心啦!
12月25日晚上9時,焰火劃破夜空,“慶祝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煙花表演”在澳門旅游塔對出海面上演。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用五大主題15分鐘的煙花視覺盛宴,與人們共享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的喜悅。
連日來,澳門大街小巷精心裝扮,喜迎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氛圍感拉滿。在議事亭前地和主要街道上,鮮艷的五星紅旗和澳門特區區旗迎風飄揚,給這座充滿活力的城市添上了一抹耀眼的色彩。
澳門特別行政區,位于珠江口西側,毗鄰廣東省,由澳門半島、氹仔島、路環島和填海區組成,回歸之初,澳門僅有21.45平方公里,25年來,中央多次批準澳門填海造地并劃定陸地邊界,截至2024年,澳門陸地面積已增至33.3平方公里。
經過多年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已進入提速換擋、縱深推進的新階段。在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中,粵港澳大灣區正在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著力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著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方面探索前行,努力建設更具中國特色、世界影響的國際一流灣區。
澳門,這座位于中國南海之濱的璀璨明珠,以其獨特的文化和風貌,將歷史與現代完美融合。從大三巴牌坊到鄭家大屋,從澳門歷史城區,到現代化的輕軌和大橋……澳門,正奏響歷史與現代的交響曲,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現出無與倫比的城市魅力。
澳門,一座東西文化交匯、古今風貌相融的城市。大三巴牌坊、大炮臺等歷史建筑,與現代建筑群交相輝映;金蓮花雕塑,澳門繁榮的象征,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多元的美食、精彩的演出、歷史的厚重與現代的潮流……澳門作為國際旅游目的地,正向世界展示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