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深中通道作為珠三角“深莞惠”與“珠中江”兩大城市群之間唯一公路直連通道,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的跨海集群工程,計劃2024年建成通車。通車后由深圳到中山只需30分鐘可直達,深圳、中山兩地將同步進入“半小時生活交通圈”。
一年來,深中通道撬動交通、產業、消費與服務的深層變革,讓“灣區人”的身份認同從概念變成具體的生活體驗。
據統計,預計到6月30日,深中通道總車流量超過3100萬車次,日均8.6萬車次,單日車流量屢創新高。其中,車流量最高峰出現在今年“五一”假期首日,達18.16萬車次。
6月30日上午,深中通道通車儀式在有著“海上風箏”之稱的西人工島舉行,這條歷盡7年艱辛建設的超級工程正式宣布通車,將于當天下午3時通車試運營。
迎著疾風險浪,上萬名建設者奮斗7年,在伶仃洋上建起世界最大跨徑全離岸海中鋼箱梁懸索橋,鋪設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造出世界首例水下高速公路樞紐互通,以過硬的實力創下10項“世界之最”。
6月16日,廣東交通集團發布消息,深中通道通過交工驗收,標志著這座歷經7年前期籌備、7年艱苦建設的世界級跨海集群工程圓滿完成各項建設任務,工程質量通過“大考”,即將在萬眾矚目中“上崗”,畫上珠江口“黃金內灣”A字形交通網絡骨架的關鍵一橫,開創灣區交通發展新格局。
項目建設進入最后收尾階段,通車后深圳中山半小時直達。
深中通道即將通車,記者即將帶你一起“上天、下地、入海!”看深中通道→
鋼橋面鋪裝結構方案選用了適應特重交通較為典型的雙層熱拌環氧瀝青砼體系。建設團隊歷經近9個月的施工前期準備,自主研發了環氧瀝青鋼橋面鋪裝智能建造三大系統,開創了業內環氧瀝青鋪裝全環節自動化施工的先河,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質量。
這是世界首次在全離岸海中超大跨徑懸索橋上完成的荷載試驗。
深中通道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集“橋、島、隧、水下互通”為一體,是當前世界上綜合建設難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它有何“超能力”?一起來看↓↓↓
4月16日,隨著設在深中通道東、西人工島上的大屏幕顯示視頻實時連線,深中通道全線5G通信網絡通過驗收,正式實現“網聯通”。
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昨天起進入橋梁荷載試驗階段,重型車隊依次通過伶仃洋大橋橋面。荷載試驗試什么?怎么試?總臺記者探訪試驗現場↓
FJ2標鋼結構主體迎海而立,建筑整體形若“風箏”,由中建鋼構負責鋼結構制造與安裝。該項目建成后,主要作為科研教育基地和管理辦公用房,其中主樓部分將作為深中通道整體的“中控系統”。
海底隧道瀝青路面是項目路面工程最后一道關鍵工序,目前,深中通道正全力推進機電、交安、附屬工程等建設,計劃6月具備通車條件。建成通車后,深圳至中山的車程將從目前的約2小時縮短至30分鐘內。
在浩瀚的伶仃洋上,主線已貫通的深中通道宛如一條巨龍,橫跨珠江口東西兩岸,串聯起深圳、中山兩座城市。此時,距離具備通車條件的目標時間僅剩4個月,深中通道建設也進入了沖刺階段。
24公里,20分鐘,這是深中通道未來貫通后深圳與中山的距離。在深圳,兩市跨市公交場站已經破土動工。在中山,深中組合港航線達到8條,出口貨物在中山辦結通關手續,在深圳裝船放行。
鋼橋面鋪裝總面積達38萬平方米,是當前世界最大規模的熱拌環氧瀝青鋼橋面鋪裝工程。
11月28日上午,海底隧道管內壓倉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標志著海底隧道實現貫通,這也意味著深中通道主線全線貫通,邁向2024年通車的收尾工程階段。
繼今年初中山大橋單日鋪裝兩創世界紀錄后,第三次刷新由自己創造的鋼橋面熱拌環氧瀝青單日鋪裝世界紀錄。
萬頃沙匝道首片箱梁順利從中山中鐵南方基地碼頭啟運,安全到達預定架設地點。
接下來將緊鑼密鼓推進棧橋等臨時設施的拆除,為今年底完成萬頃沙互通全部箱梁架設奠定基礎。
標志著國內首個高速公路水下互通立交主體正式成形。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合龍后,將開展最終接頭后焊段施工,向2024年項目建成通車奮力沖刺。
需航經50公里,跨越珠江口多條航道。
4月28日上午9時37分,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合龍,意味著該項目橋梁工程實現全線合龍。
鋪裝面積達22600平方米,再次刷新該項目創下的熱拌環氧瀝青鋼橋面鋪裝世界紀錄。
智能制造為超級工程按下“加速鍵”。
據介紹,E23管節為非標準管節,全長164.5米,需要將28000多立方米的自密實混凝土控制速度、控制高差、控制順序澆筑至2159個不同規格尺寸的倉格。
大橋預計今年4月底實現合龍。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的最后一節沉管和最終接頭正在抓緊澆筑。
這標志著大橋進入上部結構鋼箱梁吊裝施工新階段,大橋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下一步將開展鋼箱梁線型調整和環焊、混凝土箱梁濕接縫、路面及附屬工程施工。
深中通道站在港珠澳大橋的“肩膀”上勇攀新高峰,發力智能制造攻克多項“卡脖子”難題。
六輪頂推施工從7月1日開始至11月7日結束,歷時120余天。
其成功對接為2023年最后一個管節E23(含最終接頭)的沉放對接奠定基礎。
伶仃洋大橋建設即將轉入索夾安裝施工階段。
全線箱梁預制“收官”,深中通道沖刺新節點目標。
接下來將轉入緊纜、索夾和吊索安裝階段。
至此,項目海底隧道沉管安裝長度達4702.8米,工程建設取得重大突破。
目前,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沉管安裝長度達4537.8米。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具有“超寬、深埋、變寬”的特點和難點。
深中S08合同段主體工程順利完工,為項目2024年建成通車邁出堅實而有力的一步。
預計今年9月完成所有主纜索股架設工作。
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建設捷報連連。
伶仃洋大橋西錨碇鋼箱梁頂推施工是整座大橋的施工重點、難點。
6月28日,深中通道中山大橋合龍,為該通道如期通車奠定基礎。
深中通道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將成為聯系珠江口東西兩岸直聯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