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至3日,百余名外資企業和商協會代表走進廣東,參加由中國貿促會與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外資企業“廣東行”,感受中國的開放魅力和創新活力,共話合作共贏新機遇。
“西門子能源與大灣區不僅有近百年的不解之緣,也見證了大灣區在近幾年間迅速發展成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未來將繼續積極參與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現代能源產業體系,助力大灣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康天慕表示,華南地區在中澳經貿關系中發揮重要作用。“中國是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伙伴、出口市場和進口來源地,雙邊貿易涉及資源類商品,如鐵礦石、煤炭和液化天然氣,以及優質農產品,如乳制品、龍蝦等,這些商品大部分都是通過廣州的南沙港進入中國市場的。”
空中客車直升機作為全球領先的直升機制造商,憑借杰出的創新能力、可靠的產品性能和全球化的服務網絡,贏得全球用戶的高度認可,總部落戶橫琴充分證明空客直升機踐行推動中國直升機產業發展的承諾,也標志著空中客車直升機與廣東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合作進入新的階段。
2024年粵港澳全球招商大會薈萃了巴斯夫、埃克森美孚、輝瑞、松下、特斯拉、寶潔等世界500強企業參會。在本次大會配套的話“五外聯動”論壇上,5名老外“土著”回憶了他們眼中大灣區的變化,和大灣區一起成長的他們,暢聊了大灣區發展之路,以及未來的機遇。
特斯拉中國大區對外事務負責人蔣丹在會前回應媒體時稱,相信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會增強在華深耕的信心,在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背景下,跨國公司也必將迎來在華發展的新格局、新機遇。
作為全球領先的能源技術公司,西門子能源深度參與大灣區的能源基礎設施建設,迄今為止已向大灣區提供了19臺重型燃氣輪機和超過40臺工業燃氣輪機,總裝機容量超過10GW,其發電量能夠滿足約5600萬戶家庭的用電需求,同時每年減少約22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在中國歐盟商會副主席兼華南分會主席高志豪(Klaus Zenkel)看來,華南地區,尤其是珠三角地區的供應鏈優勢突出,得益于完善的基礎設施,企業可以在100公里范圍內獲得所需的資源,這為外企在中國的發展提供了極大支持。
姍桃絲女士在接受專訪時表示:“我對橫琴的發展充滿信心,在我看來合作區將成為澳門年輕土生葡人未來發展的重要平臺,也會是中葡深化合作的關鍵樞紐。”
德國籍社長夏禮賢憑借其多年對橫琴的深入報道,對橫琴的蝶變與發展有著獨特的專業視角與敏銳洞察。近日,在接受記者的專訪時,夏禮賢社長坦言 :“橫琴的建設對澳門而言既是一項挑戰,也蘊藏著推動澳門未來發展的關鍵性巨大機遇。”
“作為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的引擎,橫琴近年來一直在吸引來自全球的頂級公司入駐,吸引了許多國際商業人士前來洽談合作,進而增加了對住宿的需求。”近日,溫誠睿在受訪時表示,酒店行業以外,橫琴在多個領域的優勢也正日益顯現。
作為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外資銀行之一,星展銀行來自新加坡,是東南亞最大的商業銀行,進入中國市場已超過30年。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下,中國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有哪些機遇和挑戰?外資銀行在科技金融發展和大灣區建設的澎湃熱潮中,如何踏浪前行?
改革開放以來,外資企業與中國、與廣東經濟發展同頻共振,已經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到目前為止,廣東累計設立外資企業33.7萬家,實際利用外資5873.7億美元。
“對拉美特別是哥倫比亞而言,同粵港澳大灣區深化合作的前景十分廣闊。該地區在貿易、投資和技術轉讓方面提供了許多機會。”哥倫比亞駐華大使塞爾希奧·卡夫雷拉在受訪時說,“粵港澳大灣區不僅是經濟和科技發展的中心,也是拉美與中國開展更深入、更多元合作的門戶。”
迪卡儂中國副總裁王亭亭表示,迪卡儂和大灣區市場的淵源很深,早在創立之初,我們在全球的第一個生產合作伙伴就是在中國香港,并逐步發現了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活力。1994年,我們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第一站就是廣州,在此開設了第一個生產采購辦公室,并決定從零售商轉型為全產業鏈的體育產業經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