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市場監管現代化“十四五”規劃》,為全面推進全省市場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指引。
“十四五” 時期,國內外環境將發生深刻復雜變化,市場監管事業發展面臨新情況新要求,機遇與挑戰并存。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如何推動廣東市場監管事業的進一步發展?這份《規劃》將為我們解答。
到2035年全省市場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全面實現
綜合研判未來發展趨勢、發展條件和市場監管使命任務,《規劃》提出,到2025年,市場監管發展實現如下主要目標:
? 市場準入更加便利
? 市場競爭更加公平
? 消費環境更加放心
? 安全監管形勢更加穩定
? 質量供給更加高效
? 創新發展動能更加強勁
? 市場監管法治體系更加健全
展望2035年,適應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高標準市場體系、公平競爭制度體系、要素市場運行機制全面建成,全省市場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全面實現。營商環境極大優化,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極大提高,關鍵領域自主知識產權極大豐富,消費對經濟基礎性作用持續增強,市場安全屏障全面筑牢,假冒偽劣基本消除,市場秩序全面規范,以法治為基礎、企業自律和社會共治為支撐的市場監管新格局總體形成,市場監管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全面提升。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監管創新發展
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監管創新發展,《規劃》明確,以優化營商環境為重點,以規則標準銜接為主線,以提升發展動能為核心,深化粵港澳市場監管領域高水平互利合作、創新發展。并從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營商環境、攜手港澳建立高標準市場監管規則和標準、增強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動能、提升大灣區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水平和支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進行部署。
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營商環境
? 推動商事登記“銀政通”服務向港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拓展,實現商事登記離岸受理、遠程辦理。
? 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推動競爭政策在粵港澳大灣區先行落地,建立完善粵港澳三地競爭政策與法律有效實施的合作交流機制。
?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消費維權一體化建設,加強粵港澳三地投訴規則銜接,推動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提升跨境投訴處理效能。
攜手港澳建立高標準市場監管規則和標準
? 聚焦市場監管重點領域,積極探索具體問題的“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規三地”,以點帶面推動三地規則銜接。
? 推進標準化體制機制改革,組建粵港澳標準化高端專家智庫,高水平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標準化研究中心,研究制定發布“灣區標準”。
? 強化“灣區標準”推廣應用,鼓勵檢驗檢測認證機構開發基于“灣區標準”的檢驗檢測認證服務項目。
? 構建粵港澳大灣區檢驗檢測認證合作機制,推動從業機構和人員交流合作,推進質量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增強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動能
? 優化粵港、粵澳知識產權合作機制,推進合作項目實施。
? 加強粵港澳知識產權信息通報和執法協作,打擊跨境知識產權侵權等違法行為。
? 推動粵港澳在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創新主體知識產權能力提升、知識產權運營服務發展、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
? 培育發展大灣區知識產權市場,舉辦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交易博覽會、粵港澳大灣區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大賽。
? 深化區域計量發展合作機制,加強粵港澳三地計量比對、能力驗證與科研協同,推動大灣區計量合作與互認。
提升大灣區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水平
? 探索搭建大灣區食品標準體系和檢驗檢測平臺,聯合開展食品安全科技攻關。
? 完善港澳與內地食品原產地可追溯制度,推動食品安全監管數據共享,提高大灣區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化水平。
?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內地與港澳地區藥品醫療器械研發、生產、流通和使用的“軟聯通”機制。
? 承接國家藥監局委托廣東省開展的港澳外用中成藥進口注冊、港澳藥品醫療器械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生產等審評審批工作;建立國家藥品醫療器械技術支撐機構,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醫藥產業快速健康發展;支持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創新發展,推進中醫藥標準化、現代化、國際化。
? 出臺藥械試點政策,深入推進和實施《粵港澳大灣區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創新發展工作方案》。
此外,在對實施 “兩品一械” 檢驗能力提升工程進行部署時,《規劃》提出,推動中藥全產業鏈質量評價體系和粵港澳大灣區中藥國際標準權威研究機構建設。
全力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
《規劃》明確了全力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任務,提出全力支持深圳聚焦 “五大戰略定位”“ 三個階段目標”和“五個率先”重點任務加快高質量發展。并從支持深圳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營商環境高地、支持深圳打造保護知識產權標桿城市、支持深圳在質量提升上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支持深圳在質量提升上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和支持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建設進行部署。
支持深圳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營商環境高地
? 支持深圳承擔更多省級市場監督管理權限。
? 探索商事登記確認制改革和企業開辦便利化改革,擴大個體工商戶豁免登記試用范圍。
? 支持深圳開展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制度、食品生產和經營許可制度、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特種設備許可制度、計量器具強制檢定制度改革。
? 支持深圳深化退出制度改革,試行企業“休眠”制度。
? 支持深圳根據產品風險等級實施分類監管,建立信用信息異議申訴、信用修復和退出機制。
? 指導深圳制定重點產品監管目錄和監管制度,規范監管程序,探索建立監管“白名單”制度。
? 支持深圳建立獨立的公平競爭審查機構,試點實施獨立審查制度。
? 支持深圳加快在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審慎包容監管等方面先行先試。
? 探索建立消費者集體訴訟制度,簡化消費爭議處理程序。
支持深圳打造保護知識產權標桿城市
? 支持深圳加快建立知識產權行政先行禁令、技術調查官等制度,建立健全懲罰性賠償制度。
? 建設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深圳分中心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
? 加強中國(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中國(南方)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建設,構建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平臺。
? 加快推進深圳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加強知識產權金融創新,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新模式。
支持深圳在質量提升上發揮引領示范作用
? 支持深圳建設一批國家級質檢中心、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加快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建設和應用。
? 推進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技術創新研究院、國家電動汽車電池及充電系統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
? 實施“深圳標準”戰略,建設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深圳),推動在生命科技、智慧城市等前沿領域組建標準聯盟。
? 支持深圳與香港共建質量標準認證平臺,支持建設光明、羅湖、南山、坪山檢測認證集聚區,在無人機、新能源汽車等重點領域建設一批一流檢測平臺和重點實驗室。
支持深圳完善食品藥品民生服務體系
? 支持深圳開展供深食品標準體系建設,嚴格實施供深食品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制度。
? 建設深圳國際食品谷,推進深圳國際食品科學中心建設。
? 建設藥品審批檢查粵港澳大灣區分中心、醫療器械技術審評檢查粵港澳大灣區分中心,打造藥品醫療器械創新高地。
? 推動粵港澳中醫藥創新發展,共建國際認可的中醫藥產品質量標準。
? 探索設立深港澳中藥產品跨境銷售平臺。
支持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建設
? 支持前海優化市場準入規則,實行商事登記確認制,開展“ 一照通行”涉企審批服務改革試點。
? 推動港澳跨境政務服務便利化。
? 探索設立議事協調機構性質的公平競爭審查委員會,健全跨部門競爭政策與產業政策協調機制。
? 支持完善知識產權服務體系,加強前海合作區知識產權“一站式”協同保護平臺建設,完善知識產權案件跨境協作機制。
? 支持開展現代服務業標準化試點,積極承擔國家、行業標準制定工作,探索“灣區標準”。
全力助推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和 “四個出新出彩”
《規劃》提出,以支持深圳同等力度支持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和“四個出新出彩”。并從支持廣州完善高標準市場體系基礎制度、支持廣州構建現代化市場監管格局、支持廣州提升經濟核心競爭力和支持廣州提升重點領域市場安全監管水平進行部署。
支持廣州完善高標準市場體系基礎制度
? 支持廣州健全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產權保護等市場體系基礎制度。
? 支持廣州對標世界銀行開辦企業評估標準,推動政務服務流程再造。
? 探索商事登記確認制全覆蓋,加快推進商事登記“跨境通”。
? 健全公平競爭審查抽查、考核、公示制度,完善第三方審查和評估機制。
? 完善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制度規則,加快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完善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
支持廣州構建現代化市場監管格局
? 支持廣州從完善體制機制、健全市場監管規則、加大監管力度等方面著手,加快構建現代化市場監管體系。
? 深化市場監管體制改革,加快推進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優化配置基層執法力量,提升市場綜合監管能力。
? 完善市場主體信用承諾、失信行為認定、失信聯合懲戒、失信主體信用修復等機制,大力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
? 在“ 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中應用企業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結果,提升監管效能。
? 圍繞食品藥品、特種設備、重要工業產品質量安全,健全統一權威的全過程監管體系。
? 適應經濟數字化趨勢,完善網絡市場監管規則。
? 支持南沙探索建立企業合格假定監管示范區、信用治理創新先行區。
支持廣州提升經濟核心競爭力
? 支持廣州在質量管理、產品質量控制等方面樹立全國和行業標桿,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市”“全國質量品牌提升示范區”。
? 支持廣州創建標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搭建標準國際化服務平臺,推動廣州優勢產業引領國際標準。
? 支持廣佛質量監管一體化。
? 推進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廣州)建設,優化質檢平臺布局。
? 支持廣州開展民生領域誠信計量制度建設試點工作。
? 支持廣州建設知識產權強市和知識產權樞紐城市,完善高價值知識產權培育轉化機制,加強現代產業集群自主知識產權創造和儲備。
? 支持廣州深化中新廣州知識城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推進中國(廣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
? 建立知識產權技術調查制度、檢驗鑒定制度和公證服務制度。
? 建立企業海外知識產權糾紛預警防范機制。
支持廣州提升重點領域市場安全監管水平
? 支持廣州建立落實產品實名實證核查監管措施。
? 支持廣州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實施“陽光+食品安全”工程,推廣“區塊鏈+人工智能+食用農產品監管”模式。
? 支持廣州深化“兩品一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推進穗港澳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合作,推進中醫藥標準化、國際化發展。
? 支持廣州創建全國電梯智慧治理試點城市,建設工業管道應急指揮平臺、智慧電梯監管平臺,推廣電梯事務社區治理和電梯托管管家模式,構建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新機制。
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知識產權合作中心
推進知識產權領域國際合作是《規劃》提到的重要任務之一,為此《規劃》提出,積極參與知識產權領域國際合作和競爭,強化涉外知識產權維權,提高企業海外知識產權競爭能力。
在深化知識產權領域國際合作方面,《規劃》明確了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加強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合作,創建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高端人才教育機構,開展WIPO業務體系培訓研討,拓展廣東知識產權發展空間。積極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知識產權合作中心,深化“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合作及信息共享,持續加強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知識產權交流合作等要求。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高層次人才交流合作平臺
《規劃》對深入實施標準化戰略作出具體要求。提出對標國內外最優、最好、最先進,全面實施標準化戰略,以先進標準支撐廣東產業發展邁向中高端水平。
為此,《規劃》在對強化標準實施與保障進行部署時,提出優化標準化工作激勵機制,設立廣東省標準化突出貢獻獎、粵港澳大灣區標準化突出貢獻獎。
此外,《規劃》高度重視建設高素質市場監管人才隊伍,強調拓寬人才培養渠道。特別提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高層次人才交流合作平臺,吸引國內外相關行業高層次人才助力市場監管發展。
延伸閱讀
掃描下方二維碼
了解更多有關
《廣東省市場監管現代化“十四五”規劃》的內容
↓↓↓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