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
在這樣的歷史方位下,廣東成為全國首個GDP突破13萬億的省份,廣州闖過GDP3萬億大關。歷史上的兩個重要時刻,激蕩著南粵人民的新期盼。
廣州,在中國和廣東發展大局中舉足輕重。此時的廣州,再一次站上城市之變的關鍵節點。
為此,廣州編制面向2049的城市發展戰略(以下簡稱《廣州2049》),跳出廣州看廣州,從更長遠的時間坐標、更廣闊的空間視野、更人本的價值認知出發,回答時代之問、廣州之問。
《廣州2049》跨度25年,這樣的大跨度工作,除體現前瞻性外,更重要的是凸顯其對城市戰略定位、空間格局、形態塑造等方面的戰略引領和先導作用。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肩負領頭羊、火車頭、排頭兵的使命擔當,廣州要有立足于科學、切合于實際的長遠戰略設想;要有立足于灣區、面向海內外的空間方略;要有響應人民期許、匯聚各界力量的實現路徑,讓城市更有溫度、更有氣象、更有格局。
一
明察時勢,繪制藍圖。面向2049,廣州首先要找準面向世界服務全國全省大局的歷史方位和使命任務,錨定戰略定力方向。
廣州,是長盛不衰的“千年商都”,是中國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全球海上貿易體系的重要樞紐,是中國近代以來在民族復興、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勇立潮頭的先鋒城市,也是代表國家參與世界競爭的國家中心城市。
千年城脈傳承、文脈興盛、商脈繁榮,共同鑄就了廣州的開放底色、英雄本色與發展成色。
這樣的城市,向來富有戰略遠見與雄心。自2000年起編制戰略規劃,引領城市跨越式發展,每逢重大歷史機遇期與轉型關鍵期,戰略規劃都為廣州持續發展起到凝聚共識、統籌動員、提振信心的重要作用。
在總體規劃明確的城市性質與核心功能基礎上,《廣州2049》錨定一個總體愿景、四個發展定位、七個戰略舉措描繪城市發展藍圖。
——一個總體愿景。
“建設出新出彩的中心型世界城市”是廣州面向2049的總體愿景。以“中心型世界城市”錨定廣州在全球城市網絡中的發展坐標,提升城市能級量級和全球競爭力;以“出新出彩”聚焦著力方向,廣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營造人才友好型、青年發展型、文化包容型的城市環境,讓人人享有美好生活與出新出彩的機會。
——四個發展定位。
服務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廣州在全球城市網絡中標定新方位:中心型世界城市、引領型國家中心城市、開放型大灣區核心引擎、高能級省會城市。
四個發展定位,從全球、全國、灣區、全省維度出發,意味著廣州要承擔更重的“擔子”,不僅要在全球城市網絡中爭取更高能級、更加綜合,還要主動擔當國家重大戰略核心支點,更要為服務做實大灣區“一點兩地”全新定位提供重要支撐、服務全省加快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
戰略,是一張寄托城市夢想的引領性藍圖,為城市發展建設厘清脈絡。在全球城市坐標體系中,廣州的主導力和輻射聯動力還要穩步上升,在全國高質量發展浪潮中,廣州的領頭羊和火車頭作用還要繼續深化,在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競合中,廣州的核心引擎更要充分彰顯。
二
藍圖展開,重在破題。面向2049,廣州要在城市空間戰略上順應“灣區-流域”生長邏輯,以前瞻眼光謀篇江海。
縱觀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格局,已初步呈現環灣集聚、向灣發展的態勢,從城市發展邏輯走向城市群發展邏輯。
跳出廣州看廣州,應在空間戰略思維上打開邊界。
未來廣州應重點加強區域戰略對接,順應灣區自然格局、經濟地理格局演進趨勢,系統構建多扇面的區域連接和多層次協同的區域關系,強化廣州中心型輻射帶動能力。
從2000版戰略規劃“南拓、東進、北優、西聯”的“八字方針”,到2009版戰略規劃增加“中調”的“十字方針”,廣州城市空間發展骨架基本奠定,形成了以珠江新城為核心的新城市中軸線,堅定“南拓”“東進”重點方向,構建起向海融灣的山城田海新格局。
立足新時代新格局,《廣州2049》進一步提出“兩洋南拓、兩江東進、老城提質、極點示范”的16字城市空間發展方針。
一是在堅定“南拓”“東進”重點方向基礎上,從“灣區-流域”更廣闊的空間視野出發,聚“獅子洋-伶仃洋”南拓,擁“珠江-東江”東進,形成縱向引領“黃金內灣”,橫向聯動東西兩岸廣佛莞一體,以南沙引領南中莞一體化地區協同發展的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
二是在“中調”基礎上,以“老城提質”進一步提升空間品質與文化活力,引導非核心功能疏解與更新煥新。
三是支撐粵港澳大灣區網絡化格局,以“極點示范”發揮比較優勢,帶動全域繁榮。
在空間發展方針指引下,構筑“三脈”“三軸”“三核”廣州戰略空間新圖景。
促進“三脈”傳承發展。延續廣州千年城脈、文脈、商脈,塑造展現經典魅力與時代活力的高品質空間,彰顯具有“中國氣派、嶺南風格、廣州特質”的城市文明。
推動“三軸”融合互動。以老中軸彰顯歷史底蘊與商都繁榮,以新中軸強化世界城市核心服務功能與魅力名片,以活力創新軸釋放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以軸線引領聚力發展,強化資源要素的精準配置與高效流動,為廣州未來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促進“三核”聯動發展,實現老城區“歷史文化核”品質提升、東部中心“現代活力核”功能提升、南沙“未來發展核”能級提升,從而實現老廣州煥發新活力,新廣州激發新活力,未來廣州衍生新活力。
三
綱舉目張,闊步前行。面向2049,廣州從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和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需求出發,明確七個方面的戰略舉措。
關注城市未來的本質,是要為了當下決斷而服務,我們如今關于城市的種種決策,都將實實在在地塑造城市的未來。從當下到未來,《廣州2049》所有工作都要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展開。
廣州要有海納百川、商連萬邦的氣度,建設一座深度國際化的開放之城。
對外,打造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城市,塑造制度型開放高地,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為引領的體制機制改革;對內,打通鏈接腹地的大通道,發揮國家中心城市輻射作用,在鏈接國內與國際雙循環中做強支撐粵港澳大灣區“一點兩地”的核心引擎,帶動全省協調發展。
廣州要有科創引領、產業第一的定力,建設一座自立自強的創新之城。
打造全球領先的科技創新中心,吸引高端人才紛至沓來,推動未來科技迅猛發展。讓世界級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加速崛起,龍頭企業頂天立地,創新企業鋪天蓋地。促進現代服務業繁榮興盛,金融、商貿、消費更具國際影響力。
廣州要有經略海洋、競逐深藍的超前意識,建設一座全球領先的海洋之城。
全球尖端海洋科創資源和科技平臺集聚,海洋科技勇攀高峰,新興產業支撐藍色增長,海洋治理服務全球,海洋創新發展帶促進港產城聯動發展。
廣州要有向空而強、向海而興的標高追求,建設一座高效暢達的樞紐之城。
國際綜合交通樞紐能級躍升。以廣州為核心節點的大灣區全方位互聯互通,核心城市半小時互達。工作通勤便捷,智能交通隨選,市民出行縱享星級服務。
廣州要有人才友好、青年發展的愿景,建設一座共同富裕的宜居之城。
人才各得其所,青年各美其美,老幼各樂其樂,全齡關懷的廣州,成為勞動者、創造者、奮斗者的理想家園,成為人民廣泛享有高品質生活、令人向往的理想家園。
廣州要有延續城脈、傳承文脈的厚度,建設一座極富魅力的人文之城。
城脈、文脈、商脈之中,貫通著廣州的根與魂,更蘊含城市永續發展的精神動力。嶺南、海絲、紅色、創新,四張文化品牌彰顯城市品格,傳承活化歷史文化,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走向世界文化名城。
廣州要打造山川秀麗、全域公園的典范,建設一座綠美繁榮的韌性之城。
立足廣州生態資源本底,面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維育健康穩固的生態系統,高質量供給優質生態產品,實現城市韌性健康與綠美繁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藍圖指引,久久為功。25年只是歷史長河的一瞬,但卻足以重塑一座城市的發展面貌,廣州2049,將見證一個中心型世界城市發展戰略構想歷久彌新的實踐偉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闊步前進。
(監制 林煥輝 策劃 龔晶 采寫統籌 陳思勤 劉珊 編輯統籌 高靜寧 何山 版式統籌 范家駿)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