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動態:
4月14日至15日,廣東省委書記李希、省長馬興瑞率廣東省黨政代表團赴貴州省,就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化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做好新發展階段兩省協作進行對接交流。貴州省委書記諶貽琴參加有關活動。李希表示,緊緊圍繞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共同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共享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攜手提高供給體系質量、推動科技自立自強、培育強大國內市場、塑造對外開放新優勢,在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深化合作。
4月12日至13日,廣東省委書記李希、省長馬興瑞率廣東省黨政代表團赴廣西壯族自治區,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化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的重要指示精神,做好新發展階段廣東和廣西協作工作進行交流對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自治區主席藍天立參加有關活動。鹿心社表示,希望兩省區圍繞貫徹落實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以實施新一輪粵桂協作為契機,進一步深化區域合作,推進區域協調聯動,共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發展壯大北部灣城市群,提升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攜手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經濟區—東盟”跨境產業鏈供應鏈,繼續加強教育、健康醫藥、文化旅游等多領域合作,開啟“十四五”粵桂合作新篇章。
4月12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透露,自5月中起,特區政府將為香港居民以外的內地人士提供“來港易”,即抵港可以免除14天隔離,且沒有接種疫苗要求。
4月16日,廣佛肇高速公路跨(佛山、肇慶)市跨(北)江的北江特大橋將建成通車,標志著廣佛肇高速公路全線正式貫通。廣佛肇高速在打通廣佛都市圈北部至肇慶中心城區橫向通道的同時,貫通廣東東西兩翼,對發展粵西經濟,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全面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4月15日,廣州市人大常委會發布公告,《廣州市科技創新條例》經批準,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為增強科技人才政策的吸引力,進一步優化外籍人才在穗就業創業環境,條例指出,市人民政府應當推進國際化人才特區建設,開展技術移民試點。
4月15日,粵港澳大灣區機場共享國際貨運中心暨白云機場南沙自貿區空運中心在南沙綜保區啟動,標志著打造以南沙為集散樞紐、大灣區各大機場空運作業協同的聯運合作平臺全面鋪開。
4月15日,第129屆廣交會正式開幕。本屆廣交會企業上傳的產品量質齊升,截至目前共上傳展品超過270萬件,比上屆增加23萬件。其中,新產品約82萬件,比上屆增加9萬件,眾多全球首發、廣交會首展產品集中亮相。參展企業通過圖文、視頻、3D、VR等多種形式展示產品,將為全球采購商呈現一場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的盛宴。
4月14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省委、省政府出臺支持珠海、汕頭、湛江三市加快發展政策文件的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朱偉介紹了文件制定背景、主要考慮和重點內容,并表示出臺這三份文件,不僅對推動三市加快發展意義重大,更將有力帶動珠西崛起、兩翼躍升,為全省高質量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4月13日,中韓新興智造產業項目簽約儀式在惠州舉行。該項目由韓資獨資企業開發建設,計劃總投資額約7.56億元,建成后擬引入不少于20家韓資企業。作為國務院批準建設的全國三大中韓產業園之一,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已引進74宗產業項目,預計達產產值約910.46億元。
4月13日,廣州市舉辦穩外資政銀企對接活動,市商務局聯合九大金融機構正式啟動“金融支持廣州市穩外資戰略合作計劃”,未來五年將為廣州市外資企業提供超過7200億元人民幣的融資支持。
4月12日,南沙區黨政代表團一行赴番禺區考察學習,并與番禺區黨政代表共同開展座談交流。會上簽訂了南沙區、番禺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兩地將在區域發展、協同創新、產業升級、基礎設施、生產生活、粵港澳合作和對外開放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基本實現區域內市場高水平互聯互通、各類要素資源高效便捷流動,打造開放型區域協同發展共同體。
4月10日,東莞濱海大道沙涌橋首節端橫梁H3-0成功架設,標志著大橋鋼梁架設工作全面展開。濱海大道沙涌橋,是東莞市濱海灣新區的市政工程之一,線路全長約5.52公里。沙涌段橋梁工程長度約120米,規劃紅線寬80米,主線雙向8車道,輔道單向2車道,計劃于今年6月全線貫通。
4月10日,全長58.3公里的廣州地鐵18號線首通段(萬頃沙至冼村)全線短軌貫通。廣州地鐵18號線連接廣州市中心城區與南沙自貿區,是粵港澳大灣區首條160公里時速的地鐵線路。
4月9日,廣東啟動在粵的港澳同胞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工作。目前,廣州、深圳、珠海等地已全面啟動港澳同胞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下一步廣東將在全省推進為港澳同胞接種疫苗工作。 近日,深圳出臺《關于加快推動醫療服務跨境銜接的若干措施》,試點同步使用在港澳上市的國外新藥和醫療器械,香港醫生可在深圳認定職稱,港澳來深辦醫手續流程精簡化,深港兩地病歷、支付體系互聯互通。《措施》共列11項清單,對準當前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醫療服務的“堵點”,讓深圳人看香港名醫、用國外新藥,港澳居民在內地就醫、病人跨境轉運等都更加便捷。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