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動態:
4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組長韓正在廣州主持召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粵港澳重大合作平臺建設有關政策落實等工作。
4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廣州分別會見了前來參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賀一誠。韓正充分肯定了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近期的工作。
4月19日,廣州期貨交易所在廣州宣布成立,粵港澳大灣區再添國家級金融基礎設施平臺。廣東省委書記李希、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共同為廣州期貨交易所揭牌。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馬興瑞,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廣東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張福海參加揭牌儀式。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廣東省副省長張新,廣州市市長溫國輝分別致辭。
4月16日,生態環境部與廣東省人民政府在廣州簽署共建國際一流美麗灣區合作框架協議,深化下一階段全面戰略合作。省委書記李希、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省長馬興瑞等出席并見證簽約。雙方將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帶動作用,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全面深化生態環境領域改革創新,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生態環境管理和評價體系。
4月22日,科學技術部、廣東省人民政府2021年部省工作會商會議在廣州舉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進一步深化部省合作,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省長馬興瑞出席并講話。會后,舉行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揭牌活動,以及科學技術部、廣東省人民政府、廣州市人民政府部省市聯動組織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型顯示與戰略性電子材料”重點專項框架協議簽約儀式。
4月21日,省長馬興瑞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會議聽取了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和國家新型顯示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建設情況匯報并指出,在科技部大力支持下,三個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獲批建設,將為我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重要支撐。要落實落細建設主體責任,加強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大力推進三個技術創新中心各項建設任務,在基礎設施、政策保障、資金投入、創新環境等方面提供支撐與保障。 4月20日,省長馬興瑞在“大灣區 大未來”采訪活動上,介紹了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情況。他表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廣東牢記囑托、積極作為,堅決擔當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職責,舉全省之力推進大灣區建設。 4月20日,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城市群帶動發展:以粵港澳大灣區為例”分論壇在海南博鰲舉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珠海市委書記郭永航、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參加論壇并對問題進行了探討。 4月20日,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省大灣區辦)主任葛長偉在“大灣區·大未來”主題宣傳媒體見面會上表示,廣東將發揮自身獨特的優勢,圍繞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兩廊”和深港河套、珠海橫琴“兩點”的空間布局,積極攜手香港、澳門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近日,國家發改委官方網站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的通知。《辦法》提出,對列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長期規劃方案及年度工作安排的項目,在具備條件、符合要求的前提下,中央預算內投資予以優先支持。 4月23日,橫琴自貿片區揭牌6年來,橫琴自貿片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發揮改革創新拓荒牛的精神,在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上率先試、勇實踐,累計落地510項改革創新措施。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中青校媒面向全國在校大學生發起問卷調查,有1516人志愿填答,結果顯示,68.43%的受訪大學生畢業后可能考慮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62.38%的受訪大學生期待大灣區建設開拓更多就業機會和發展空間。 4月22日,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松山湖科學城)在東莞市奠基,大灣區大學(松山湖校區)、香港城市大學(東莞)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同步啟動。松山湖科學城將圍繞打造重大原始創新策源地、中試驗證和成果轉化基地、粵港澳合作創新共同體、體制機制創新綜合試驗區四大定位,建設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原始創新高地。 4月22日,上海、重慶、廣州軌道交通乘車二維碼實現三方互聯互通。 4月21日,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全線最深管節——第9個管節(E9)完成對接,至此項目沉管隧道已建成1443.5米。 4月21日,《廣東省數字政府改革建設2021年工作要點》正式對外公布,明確30項工作任務。今年,廣東將舉辦我國首個以數字政府改革建設為主題的峰會,峰會以“建設數字政府 加快數字化發展”為主題,于8月27日至28日在廣州舉行。 4月21日,2021年度廣佛全域同城化黨政聯席會議在廣州舉行,會議審議《廣佛全域同城化2021年度重點工作計劃》、《廣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發展規劃》,明確今年及“十四五”期間的重點工作及發展“路線圖”。 4月20日,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在海南博鰲召開。論壇期間,珠海市人民政府、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財政司聯合舉行了“澳門-珠海全球投資推介會”。 近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中海石油煉化有限責任公司,與殼牌南海私有有限公司宣布其增資新建的苯乙烯/環氧丙烷和聚醚多元醇項目在惠州大亞灣區正式成功投產。 近日,中宣部向全社會宣傳發布東深供水工程建設者群體的先進事跡,授予他們“時代楷模”稱號。東江—深圳供水工程是黨中央為解決香港同胞飲水困難而興建的跨流域大型調水工程,工程滿足了香港約80%的淡水需求,成為保障香港供水的生命線。 4月20日,“珠三角征信鏈”共建協議簽約和啟動儀式在廣州舉行,建成后,將對外提供高質量征信服務,有助緩解銀企信息不對稱矛盾,為商業銀行進一步支持小微、民營企業融資提供支撐。 4月20日,由惠州市人民政府主辦、廣東高科技產業商會承辦的“深惠合作·共贏灣區 深圳—惠州產業協同創新對接交流會”在深圳舉行。 4月20日,由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和深圳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深圳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深圳市人才工作局、龍華區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2021全球開放數據應用創新大賽暨未來城市場景大會”正式啟動。大賽時間為4月至8月。 4月20日,廣州地鐵十八號線首通段實現全段長軌貫通。十八號線連接廣州東和南沙兩大樞紐,是目前國內時速最高的地鐵線,列車最高運行速度達160公里/時,將實現南沙自貿片區至廣州東站30分鐘通達的目標。 4月19日,南沙自貿試驗區舉行媒體見面會,向媒體發布了南沙自貿片區2020—2021年十大創新成果。南沙自貿片區在持續提升投資貿易便利化、促進科技金融改革創新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全面發力,營商環境和投資便利化指數長期位居前列。 4月19日,教育部、廣東省人民政府推進深圳職業教育高端發展、爭創世界一流新聞發布會召開。發布會解讀了《教育部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深圳職業教育高端發展 爭創世界一流的實施意見》。 4月18日,贛深高鐵4標段全長76.76單線公里的無砟軌道順利完工。贛深高鐵通車后,深圳至贛州乘車時間將由7小時壓縮至2小時,河源與深圳乘車時間將由3小時壓縮至1小時左右。 4月18日,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A2標項目交通隧洞順利貫通,標志著這項國家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粵港澳大灣區標志性項目又取得階段性重大進展。 4月16日,通過“港澳藥械通”政策進口的首個藥品“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液”和首個醫療器械“磁力可控延長鈦棒”,已運抵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即將投入臨床使用,為大灣區患者服務。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