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動態
2月4日,省委書記李希到廣州、清遠,深入農貿市場、高速公路服務區、機場等地進行調研檢查。李希強調,要進一步完善粵港澳聯防聯控機制,抓好農村疫情防控工作,積極倡導就地過年,有效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性活動,織密織牢冬春季疫情防控網。
2月2日,廣東省政府與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廣州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省長馬興瑞、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毓群出席并見證簽約。此次戰略合作對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的加快推進以及廣東省打造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具有重要意義。
2月5日,據香港交易所消息,香港交易所宣布投資新設立的廣州期貨交易所7%股權,涉及金額2.1億元人民幣。這是境外機構首次獲準入股中國內地期貨交易所,突顯了香港交易所連接中國與世界、支持內地期貨市場進一步國際化的決心。
近日,央行等部門簽署在大灣區開展“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諒解備忘錄。備忘錄的簽署對落實國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部署、加強“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監管合作、深化粵港澳金融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2月4日,佛山市十五屆人大六次會議提出,接下來佛山將大力推進“雙區”建設。為推進廣佛全域同城化,佛山將確保番海大橋、廣佛肇高速全線建成通車,加快廣佛環城際、佛山經廣州至東莞城際等項目建設,力爭廣佛新干線高快速路復合通道、廣佛同心橋等項目開工。同時,為深化深佛協作發展,佛山將積極對接深中通道、南沙大橋,推動佛山至中山高速等項目規劃建設,加快形成深佛“1小時經濟圈”。
2月3日,廣東省港澳辦會同廣州、深圳市及省直相關單位負責人介紹了廣東省進一步深化粵港合作若干措施有關情況。措施主要包括完善疫情聯防聯控,科技、金融和商貿合作,跨境基礎設施建設及通關便利,青少年交流和教育合作,社會民生合作等5個方面。
近日,粵港澳大灣區正式啟動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試點。由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組織召開的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專題工作會議決定,由粵港澳大灣區內廣州、珠海、惠州、中山、東莞、佛山、江門、肇慶8市的13家法人銀行機構作為首批試點機構,率先探索開展環境信息披露試點工作。
2月3日,粵港澳大灣區交通發展重點項目南沙港鐵路與既有廣珠鐵路“牽手”連通,串聯起廣州、珠海沿線貨運網,標志著珠三角西部貨運通道打通關鍵施工節點,為南沙港鐵路今年內建成通車奠定基礎。
2月2日,歷時12小時施工,深中通道項目首榀60米混凝土箱梁在中鐵大橋局深中通道項目S07合同段智慧梁場完成澆筑。這標志著深中通道項目60米混凝土箱梁施工拉開序幕。
2月2日,珠海市九屆人大九次會議上透露,今年珠海將進一步加快珠澳合作開發橫琴步伐,包括承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方案實施;加快新一批涉澳項目落戶粵澳合作產業園,探索在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建立中醫藥創新成果轉化平臺;做大做強粵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范區,爭取數字人民幣在跨境場景試點使用;高標準建設橫琴國際休閑旅游島;完善橫琴口岸商業配套,加快建設橫琴口岸二期,推動實施珠澳客貨車“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模式;加快建設“澳門新街坊”綜合民生項目;實施澳門居民“零出關”“零距離”辦理珠海社保業務。詳情>>
2月1日,廣東省政府召開的2021年全省金融工作會議上透露,過去一年廣東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機遇,全面深化重點金融領域改革成效顯著。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30條政策80項工作任務中已有73項工作任務完全落地或正在推進實施。首個粵港澳大灣區專屬重疾險產品正式推出,“跨境理財通”“港澳保險服務中心”等政策的細化落地方案正加快制訂。粵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全面提速。深港通交易規模持續增長,人民幣已超越美元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第一大跨境結算貨幣。
近日,廣州南沙集中簽約24個項目,總投資額約700億元(不含意向融資及專項貸款額),達產產值/營收合計超1400億元,其中涉及粵港澳合作及創新經濟的項目共有7個。
最新政策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行動方案》提出,制定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措施。
近日,廣東省人民政府、中國氣象局正式印發《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部分)氣象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三年行動規劃》旨在進一步提升氣象對粵港澳大灣區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基礎性保障作用,明確2021—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部分)氣象發展的重點任務和責任分工。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