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要聞
·5月13日,省委書記李希、省長馬興瑞到珠海調研檢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李希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策略,完善落實常態化防控措施,加快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奮力把珠海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門戶樞紐、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要緊緊抓住“雙區”建設、“雙城”聯動重大機遇,做實“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扎實推進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建設,做好珠澳合作開發橫琴這篇文章,堅定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
·5月12日,省委書記李希主持省委常委會暨省新冠肺炎防控領導小組(指揮部)會議。會議強調,要完善粵港澳聯防聯控機制,加強與港澳溝通聯系,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優化各項防控措施,攜手有效防控疫情。
·5月15日,省長馬興瑞在廣州出席《意見》發布和工作部署會議。馬興瑞強調,要逐項逐條抓好《意見》貫徹實施,全力推動各項政策盡快落地、早出成效。隨后,馬興瑞召開全省工作部署會,就用足用好國家金融政策、更好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行專題研究部署。
·5月15日,省長馬興瑞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了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等工作。會議強調,要統籌抓好我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的各項重大任務,著力增強珠三角地區輻射帶動能力,抓實新一輪省內對口幫扶,大力推進省域副中心建設,繼續推動老區蘇區振興發展,提升北部生態發展區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和生態發展能力。
·5月14日,省長馬興瑞赴東莞市調研并主持召開全省穩外貿工作研判調度會議,馬興瑞強調,要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高度,突出重點,精準施策,全力促進我省外貿回穩向好。
·近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透露,粵港澳三地正在進行磋商,期待能夠盡快制訂一套計劃,允許符合特定跨境目的、已通過新冠肺炎病毒測試的三地居民在往返三地時能夠豁免強制檢疫。
最新政策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關于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從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促進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升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服務創新水平、切實防范跨境金融風險等五個方面提出26條具體措施,進一步推進金融開放創新,深化內地與港澳金融合作。
·近日,深圳出臺了《關于大力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的意見》,提出將大力支持社會力量投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投身科技創新更高水平發展,參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參與金融創新發展,深化與國際及港澳專業服務合作等內容。
·近日,省政府印發了《廣東省承接國家委托用地審批權試點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了國家委托用地審批事項、審批流程、職責分工及保障措施。
·近日,廣州市科學技術局出臺《港澳籍專家入選廣州市科技專家庫條件(試行)》,這是廣州首度征集港澳籍專家入庫。港澳籍專家入庫后,將按照《廣州市科技專家庫管理辦法》(穗科創規字〔2018〕3號)享有相應的權利和義務。
·近日,橫琴新區出臺《橫琴新區關于支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暫行辦法》。該政策是珠海市首個專門針對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扶持措施,是橫琴新區落實“大科學基礎設施”與“政策扶持”雙輪驅動促進培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重要一環。
建設動態
5月15日9時,虎門大橋恢復交通。
5月14日,由南方電網投資建設的世界首個特高壓多端混合直流輸電工程線路實現全線貫通。該工程每年可輸送云南清潔水電約330億千瓦時到粵港澳大灣區和廣西負荷中心,相當于減少標煤消耗約10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660萬噸,減排效益明顯。
5月13日,皇崗口岸臨時旅檢場地建設工程項目移交會議在深圳市建筑工務署皇崗口岸重建項目組會議室舉行,這個僅用10個月建成的臨時口岸正式建成移交。
5月12日,廣東成功發行專項債券712億元,率先組織并圓滿完成國家再提前下達專項債券發行工作。其中,廣東是在全國首發新基建專項債券,選取城際軌道交通、重點實驗室、智能交通設施、智能停車場等33個“新基建”項目,創新發行4只“新基建專項債券”合計86.6億元。
5月10日上午10時,“粵康碼”與“澳門健康碼”互認系統正式啟用,將為符合對方綠碼條件的人員提供轉碼,包含核酸檢測結果陰性的日期,免除紙本憑證,方便兩地市民出行往來。
5月11日下午,香港新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肇慶市人民政府舉行港肇產業合作示范區戰略框架協議簽約儀式。雙方將攜手把港肇合作示范區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示范基地。
5月11日6時起,珠海對經常居住地為珠海的持有珠海市居民身份證,或珠海市居住證的內地輸澳勞務人員,暫不實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人員入境需遵循相關規定。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