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要聞
·11月12日,首屆華僑華人粵港澳大灣區大會在廣州開幕。省委書記李希在致辭中指出,希望廣大僑胞一如既往關心支持廣東發展,發揮好中外交流的橋梁紐帶作用,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先行示范區建設和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共享大機遇、共建大灣區、共圓中國夢。廣東將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僑務工作的重要論述,廣泛團結聯系海外僑胞,為大家來粵創新創業、合作交流、尋根問祖創造更好條件,提供更好服務。
·近日,省委書記李希到深圳市調研,他強調,深圳要扎實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一要用改革開放的辦法推進先行示范區建設,在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下功夫,創造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更好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二要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打造堅強戰斗堡壘,把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出來,帶動居民群眾積極參與社會治理,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三要大力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積極性,推動企業更好履行社會責任,積極運用新技術新手段,實現服務與需求的精準對接。
·近日,省委書記李希到東莞市調研,他強調,東莞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緊抓住重大歷史機遇,在落實中央及省委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等重大決策部署中更好擔當起職責使命,不斷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11月13日,以“共建活力灣區、攜手開放創新”為主題的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在深圳開幕。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在開幕式上致辭表示,當前廣東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舉全省之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力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奮力開創新時代廣東改革開放新局面。
建設動態
·11月12日—14日,2019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交易博覽會在廣州成功舉行。期間,展示知識產權項目和產品涉及專利43.01萬件,其中,發明專利22.89萬件,實用新型專利18.86萬件,外觀設計專利1.26萬件,涉及商標91.25萬件,首次展示版權37.08萬件和地理標志產品種類365個。
·11月14日,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暨粵港澳青年文化創意發展大會在廣東省江門市舉行。在海外有鄉親逾400萬人的江門市正式啟用粵港澳大灣區青年文創基地,加快為華僑華人和港澳青年搭建文化交流合作平臺。
·11月14日,記者從廣東交警獲悉,11月18日起,可重新申請經港珠澳大橋口岸通行的粵港兩地車牌,申請人可以于當天8時30分后,登錄廣東省公安廳政務服務網提交申請材料。此外,之前在網上提交資料但未受理的,仍視為有效申請數據,無需再次通過互聯網提交申請,如申請人資格條件與當年相比已發生變化的,也可重新提交。
·11月13日,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開幕當天,在5號館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展區,一所由新型科研機構孕育籌建的研究型大學——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首次面向公眾展示其目標定位、辦學理念、學科設置及人才培養模式等規劃藍圖。
·11月12日,在首屆華僑華人粵港澳大灣區大會上,珠三角九市“組團”向海外華僑華人推介大灣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惠州、江門、肇慶9市政府有關負責人分別介紹所在城市的文化特色及其在招商引資、引智和科技創新、人才引進上的政策特點,集中展示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營商環境與投資發展潛力。
·11月12日,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司長賈桂德在出席澳門回歸20周年對外法律事務研討會時表示,將繼續協助澳門特區完善國際法律合作網絡,提升澳門在國家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在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11月8日,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廣東辦事處橫琴綜合服務中心揭牌。這是澳門社團在內地開設的第一間社會服務中心,設立該中心的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被譽為澳門最大的“居委會”,現有會員4萬余人。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