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要聞
●5月9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廣東省政府共同主辦的2019世界超高清視頻(4K/8K)產業發展大會在廣州召開。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局長聶辰席,廣東省省長馬興瑞,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副臺長閻曉明出席大會開幕式。大會以“超清視界,點亮灣區”為主題,苗圩、聶辰席分別代表工業和信息化部、廣電總局向廣東省授予“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試驗區”牌匾。有關行業協會、企業、媒體機構、研究機構分別簽署了8K超高清產業生態示范項目等9個項目協議。廣東、北京、上海、安徽、湖南、重慶、四川和青島等省市代表發布了超高清視頻產業政策。
●4月28日,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到佛山市,深入制造企業、新型研發機構和工業園區,就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推動高質量發展進行專題調研。李希強調,佛山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對標國際國內最高最好最優,沉下心發展以先進制造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爭當地級市高質量發展的領頭羊,為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作出應有貢獻。
●4月26日,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第四次全體會議在廣州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要指示精神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精神,聽取我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有關情況匯報,研究部署下一階段重點工作。省委書記、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組長李希主持會議,省長、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馬興瑞出席會議。
●5月9日,人民日報刊登了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馬興瑞的專訪文章。馬興瑞指出,廣東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責任主體,正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綱’,抓緊做實。
●5月9日,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表示,希望澳門與葡萄牙能進一步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切實發揮澳門的獨特優勢和作用,加大力度、加快進度,扮演好中葡平臺角色。崔世安說,葡語國家在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倡議中,發揮著優勢互補、共同提升合作層次、拓寬合作空間的作用,澳門與葡萄牙可共同分享中國改革開放的紅利,在互利共贏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5月6日,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大會在廣州市南沙區舉行,標志著該工程建設進入全面開工、全線建設的新階段。水利部部長鄂竟平、省長馬興瑞出席活動并講話。該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輸水壓力最高和盾構隧洞最長的調水工程,是提升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保障的戰略性工程。
●4月28日,廣東省政府在中山市召開珠三角片區(七市)工作現場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動落實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按照構建“一核一帶一區”發展新格局的部署,進一步調研了解珠三角各市發展情況,現場研究解決各市發展中遇到的關鍵問題,加快提升核心競爭力,推動建設世界級城市群。省長馬興瑞出席會議并作講話。
●5月6日,廣州市與中國科學院共建廣州南沙科學城和中科院廣州明珠科學園簽約儀式在京舉行。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等出席簽約儀式并座談交流。雙方將攜手推動廣州南沙科學城成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要組成部分,集中資源力量把南沙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前沿科學研究和高技術應用的創新高地。
最新政策
●5月1日起,廣東省將正式實施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該政策惠及53個國家持有有效國際旅行證件和144小時內確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國(地區)聯程客票的人員,在廣東省行政區域內實施過境免簽政策。過境外國人可選擇從廣州白云機場、深圳寶安機場、揭陽潮汕機場空港口岸中的任一口岸入境,從廣東省具備客運功能的32個對外開放口岸中的任一口岸出境。
●5月7日,佛山公布《佛山市全面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促進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旨在以全面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為總目標,促進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作出貢獻。
●4月29日,從廣州市人社局獲悉,根據該局最新出臺的《廣州市就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港澳臺居民可同等享受該市各項就業創業補貼政策。港澳臺居民申請補貼時所需的身份證明,可使用港澳臺居民居住證、港澳居民往來內地通行證、臺灣居民往來大陸通行證或內地高校的畢業證及其他有效旅行證件。該《辦法》擴大補貼覆蓋面,補貼標準也更高、促進就業的力度更大。
●近日,橫琴新區印發《橫琴新區扶持澳門投資大型商業綜合體發展暫行辦法》,扶持進駐橫琴新區的澳門企業投資的大型商業綜合體內商業特色品牌店的經營主體,對合資格者給予裝修補貼、運營補貼和規模品牌落地獎勵。
建設動態
●5月9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啟動大會在廣州召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平臺將以供港澳質量安全標準為標桿,以“綠色食品”為質量發展方向,打造食得放心、買得歡心的“菜籃子”平臺。該平臺將于2020年上半年建成運營。日前,《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實施方案》《廣州市支持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的若干意見》等配套政策已經出臺。
●5月6日至10日,2019年世界港口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期間共舉辦了一場主旨演講、六場平行分論壇、一次全體大會、一次小組討論,迸發了無數新鮮的觀點和深度的洞見。66名中外嘉賓圍繞“一帶一路”倡議下的港口行業發展、全球貿易未來走勢、智慧綠色港航建設、產融結合與創新發展、港城灣區互動發展等議題,發表了近百場演講,進行了多場討論和座談。
●5月8日,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舉行新聞發布會。本屆高交會將于2019年11月13日-17日在深圳舉行,主題為“共建活力灣區,攜手開放創新”。高交會將突出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設立專門展區,加大對粵港澳大灣區展商邀請力度,拓展與港澳地區科技交流合作,加強深港兩地青年創新創業交流。與此同時,高交會將邀請香港、澳門地區政府官員,廣州、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城市領導參加。
●5月8日,廣州市港務局、廣州港集團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等合作方代表在廣州舉行的第31屆世界港口大會上簽署大灣區5G港口創新中心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在廣州建立粵港澳大灣區5G港口創新中心。合作方將重點突破5G在港口陸地和海域等特殊場景的覆蓋技術,實現港口遇險報警、輔助航行、智能理貨等業務運用,從而加快廣州港及粵港澳大灣區海域5G港口的發展。
●5月7日,由廣東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聯合主辦的2019粵港澳經濟技術貿易合作交流會在香港舉行。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林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出席開幕式。廣東省商務廳廳長鄭建榮主持開幕式。粵港澳三地政商界代表共500多人參加交流會,為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合作建言獻策。
●5月7日,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與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在香港簽署兩項合作協議,以加強在藥物、醫療儀器和中藥監管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5月6日,“粵港澳大灣區機場群陸空聯接暨跨境通機場快線聯程聯運及旅運項目啟動儀式”在珠海機場舉行。聯程聯運啟動后,旅客全程只需要一次購票,免去了重復排隊之苦。其中,香港機場線路還使用商務車載客,經過大橋香港口岸時,乘客無需下車辦理通關驗放。
●5月5日,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提示,現用的本式往來港澳通行證將于2019年9月13日全部失效。按照往來港澳簽注最短有效期3個月計算,近期持用本式往來港澳通行證將不便于申請新的簽注。
●5月2日,2019年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學排名揭曉,清華大學取代此前蟬聯三屆榜首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排名第一,這是中國大陸高校首次登頂該排行榜。粵港澳大灣區共有10所大學進入榜單前100名,其中香港6所,廣州2所,深圳、澳門各有1所。
●5月1日,西九龍站口岸40條新建自助查驗通道竣工并正式啟用。至此,西九龍站口岸自助查驗通道達到100條(其中出境、入境方向各50條),將進一步提高口岸通關效率。
●4月30日,歷時1214天建設的珠海市區至珠海機場城際軌道交通工程一期項目珠海站正式完工,成為珠機城際一期(拱北至橫琴段)第一個完工的車站,一期工程全線預計于今年11月具備通車條件。
●4月29日,“大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成立典禮在香港舉行。該會旨在對接金融和科技方面資源,促進創新金融成果落地和提供專業服務、培訓。
●4月27、28日,司法部分別在深圳市、廈門市為港澳臺居民舉行法律職業資格證書頒發儀式。在2018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中,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85人、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8人、臺灣居民81人經司法部審核認定授予法律職業資格。其中53名香港居民代表、4名澳門居民代表、26名臺灣居民代表參加了法律職業資格證書頒發儀式,并進行了交流活動。
●4月27日,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主辦的“2019穗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季”在穗啟動。活動以“提振文化自信,活力人文灣區”為主題,將有逾3000名大灣區青少年參與為期7個月的系列文化交流活動。
●4月26日,深圳機場碼頭往返珠海九洲港的“水上巴士”正式開通。該航線的開通有助于深圳機場打造“空地、空海、空鐵”聯程聯運的立體交通網絡。新航線開通后,珠海及周邊地區市民從珠海九洲港乘坐“水上巴士”,65分鐘左右可抵達深圳機場碼頭,無縫換乘免費接駁巴士,10分鐘左右時間可抵達航站樓,發車頻率約為15分鐘。
●4月26日,全省省管干部學習貫徹《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專題研討班在省委黨校圓滿結束,近2500名省管干部參訓,實現省管干部學習培訓全覆蓋。
●4月26日,廣東郵政首批在廣州4個郵政網點上線開辦港澳通行證再次簽注業務,率先實現在郵政窗口疊加政務業務的服務。
●4月25日,珠海市橫琴新區管委會與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25日簽訂合作協議,共同實施橫琴先進智能計算中心項目,并以此為基礎共建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協同創新平臺,探索人工智能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打造產業生態。
下周預告
●5月16日至20日,第十五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深圳召開,預計將有2312個政府組團、企業和機構參展,中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港澳臺地區全部參展,來自全球50個國家和地區的132家文化企業和機構也將參展。今年將首次設立“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館”,組織粵港澳優質文化企業、創意設計企業和產品參展,集中展示香港、澳門和廣東9地市的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成果。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