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開放是廣東的突出優勢和重要標識。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對外開放工作高度重視,2023年來粵視察時賦予粵港澳大灣區“一點兩地”的全新定位,要求廣東著力打造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在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等方面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走在前列,廣東有基礎有優勢。改革開放以來,廣東通過率先發展“三來一補”加工貿易,積極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迅速融入國際分工體系,短短40多年來,就從一個相對落后的農業省發展成為全國經濟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為全面擴大開放奠定了堅實基礎。新時代以來,廣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以外貿、外資、外包、外經、外智“五外聯動”為抓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塑造國際合作與競爭新優勢。
走在前列,也是廣東的使命任務。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肩負著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的使命任務。走在前列是全方面的,在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方面走在前、作表率,自然也是廣東義不容辭、責無旁貸的使命任務。廣東著眼當好開放型經濟發展的“頂梁柱”,勇做新征程制度型開放的“探路人”,建強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鏈接地”,筑牢開放安全的“南大門”,重點推動外貿、外資、外包、外經、外智擴量提質和互聯互動,推動貿易強省建設上新水平,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全面提升廣東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中的地位,打造形成全球高端要素集聚和資源配置的樞紐區域,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廣東實踐的發展空間。
廣東是外貿外資大省,在全國對外開放大局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近年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廣東全力打好“五外聯動”組合拳,出臺了一系列穩外貿、穩外資政策,推動外貿進出口和實際利用外資規模均保持穩定。今年以來,廣東頂住各方面壓力,上半年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13.8%,規模再創歷史同期新高;一季度新設外資企業5064家、增長23.1%,實際利用外資359.2億元;第135屆廣交會交出亮眼“成績單”,境外采購商到會人數刷新紀錄……廣東穩住了外貿外資基本盤,回升向好態勢令人欣喜,有力證明了抓“五外聯動”的措施是得法的、成效是顯著的,“五外聯動”確確實實是穩住經濟大盤、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有力抓手。新征程上,必須把“五外聯動”擺在對外開放工作的突出重要位置來抓,堅持穩規模和提質量并舉,堅持對內對外開放雙向發力,加快培育廣東開放合作新動能。
“五外聯動”不是各自為戰,而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組成部分協同配合,進一步夯實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根基。要全力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打造優勢出口產業集群,定向開拓海外重點市場,支持外貿龍頭企業做強做優,開展全產業鏈保稅改革試點。要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優化招商工作機制,建強招商引資主陣地,著力構建與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要加快服務外包提質升級,優化服務外包結構,建強服務外包平臺,培育招引一批中高端和復合型服務外包人才。要推動外經做優做強,有序開展對外投資合作,高質量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加強與境外跨國企業、商協會的對接聯系。要加大引進外智力度,大力引進外資研發機構,大力引進高精尖缺人才,攜手港澳探索多樣化引才用才模式。
改革開放天地寬,奮楫揚帆正當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也要做好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文章,全省各地各部門要繼續打好“五外聯動”組合拳,推動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有力支撐廣東在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方面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