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橫琴,廣受矚目,火力全開。
“最近,我們每天都會接到許多電話咨詢橫琴的人才政策。”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下稱“合作區”)經濟發展局科技人才處有關工作人員說。
本月初,合作區公布《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享受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高端和緊缺人才清單管理暫行辦法》(下稱《管理辦法》),明確3類人才個人所得稅超過15%予以免征。隨后,第三屆橫琴國際科技創新創業大賽啟動,以3億元重獎向全球優秀創新創業企業發出召集令。前不久,合作區以最高年薪88萬元面向全球招募54名員額編制人員。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重磅政策和行動舉措頻頻推出,展現合作區渴望人才、呼喚人才的態度和決心。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產業,是合作區的重大任務。迎來政策利好新機遇,合作區將如何彈好招才引智奏鳴曲,助力產業協同發展?橫琴,正奮力書寫新的答卷。
布局產業
聚焦四大重點產業靶向引才
“近幾年橫琴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迅猛,目前已聚集40多家集成電路企業,產值超過20億元,許多國內外技術領先的集成電路企業都想來這里發展。”珠海先進集成電路研究院院長龔斌說,“但如何幫助企業招引國內外的高端人才,成為突破產業發展瓶頸的一大難點。”
人才興,產業強。在龔斌看來,“雙15%”稅收政策落地有望成為橫琴招才引智的突破口。
事實上,就在“雙15%”稅收政策發布前夕,國家發展改革委官網公布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鼓勵類產業目錄》(下稱《產業目錄》),共計五大類185項,涉及科技研發與高端制造產業、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文旅會展商貿產業、現代金融業產業等產業領域,引導橫琴加大對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培育,為橫琴發展增添新活力。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產業目錄》立足橫琴發展基礎、澳門產業優勢、澳門社會期望等實際情況,緊緊圍繞《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明確的四大產業,進一步細化合作區四大產業門類及重點方向。
梳理發現,此次公布的《管理辦法》將從事于《產業目錄》所列產業領域,作為享受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前置條件之一。業內專業人士認為,此舉將有利于在合作區靶向集聚四大產業高端和緊缺人才,以人才引領和支撐產業更好更快發展。
“企業發展最渴望的就是人才!”珠海橫樂醫學科技有限公司AI算法研發總監朱建軍介紹,該企業是研產介入手術機器人及周邊產品的高端醫療器械公司。“醫學技術在不斷進步,所以我們同樣需要緊跟技術前沿的研發人才。”他說。
作為《產業目錄》涵蓋領域的企業,朱建軍認為,“雙15%”個稅政策會極大增強企業尋找緊缺人才的競爭力。他說,“橫琴是一片充滿機遇的創業熱土。人才來這里發展事業的同時還能享受到真正的實惠,對于企業吸引和留住人才都有很大幫助。”
更優服務
積極謀劃琴澳協同引才計劃
“歡迎境內外高端緊缺人才到合作區發展!”在《管理辦法》《產業目錄》兩大政策發布之際,合作區執委會副主任蘇崑向全球人才廣發“英雄帖”。
據介紹,《管理辦法》瞄準高端和緊缺人才,對可享受個稅優惠政策的人才類型作出清晰規定,涵蓋了在某一領域或專業處于領先水平,作出突出貢獻且得到社會認可的高端人才,一個納稅年度內收入達到50萬元以上的高端人才,以及符合學歷、職稱或職業資格要求的緊缺人才。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劉雪菲認為,高端人才有利于發揮產業帶動作用,而緊缺人才則體現合作區“開放”的底色,側重骨干和支撐性人才,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合作區海內外人才的集聚度。
作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中的“基石”性政策,合作區“雙15%”個稅政策有望成為橫琴招才引智“金名片”。
珠海博維網絡信息有限公司創新服務部總監許月嬋表示,個稅政策有效減低了企業招聘高端人才的成本,可以吸引更多國內外的人才在橫琴落地生根,企業也可以將資源投入到其他需要發展的領域。
龔斌對此深表認同。他認為,“隨著個稅優惠政策落地推廣,我相信合作區很快會形成一種‘品牌效應’,讓更多人才選擇橫琴。”
除了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合作區現行還有《橫琴新區特殊人才獎勵辦法》這一普惠性人才政策,申請人在合作區登記注冊或經營納稅的企業、機構中工作,或者在合作區創業或提供獨立個人勞務,在橫琴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超過1萬元人民幣,符合政策規定的可按個人所得稅納稅額最高36%給予獎勵。
此外,合作區還在積極謀劃推進琴澳協同引才計劃。“新的人才政策在銜接國家個稅優惠政策和延續原有扶持政策的基礎上,將突出琴澳協同、面向國際的目標。”合作區執委會副主任符永革透露,新政策將涵蓋新引進人才生活補貼、人才創新創業扶持、人才簽注政策和通關便利政策等方面,將為高端人才在合作區發展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合作區打出一系列的人才“組合拳”,優質人才和創新資源將會紛至沓來。
引來活水
讓更多高端人才為橫琴所用
倘若將視野擴大,合作區招才引智平臺載體不斷涌現。
前不久,在第三屆橫琴國際科技創新創業大賽啟動現場,合作區執委會宣布本屆大賽的總獎金高達3億元,優勝團隊最高可獲獎金1億元,面向全球“召集”創新種子。
近年來,橫琴聚焦“以賽促引”“以賽引才”,打通了科技創新人才落戶合作區發展的綠色通道,吸引許多青年人才、創新創業青年在琴澳兩地創業發展。
珠海橫樂醫學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員。據朱建軍透露,公司在第二屆橫琴國際科技創新創業大賽中脫穎而出。“借助賽事影響力,公司在人才招聘方面獲得了較高關注度,團隊也從20人擴展到80人。”
積極有效的舉措,為合作區發展廣引人才“活水”。數據是最有力的例證。近年來,合作區累計引進院士8名、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選者121人,為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持續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服務。
圍繞促進澳門產業多元發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提出,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產業。創新資源是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要素。
橫琴如何發揮更大作用集聚創新資源?劉雪菲指出,合作區還需要完善的總部生態體系,除了人才和稅收政策支持外,金融、專業服務網絡、總部群落等配套支持也亟須加強。
劉雪菲建議,合作區可以積極引導在澳門的國際人才充實橫琴科研力量、提升企業管理能力等,加快提升琴澳兩地的創新能力和高端人才吸引力。同時,依托澳門高等院校、實驗室資源進行高質量的產學研合作,以通關便捷通道、多語種服務、優質的教育醫療服務等配套支持讓更多高端人才為橫琴所用。
(記者 黃天儒 關銘榮 統籌 黃鶴林)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