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完整版,亚洲三级欧美,国产精品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大灣區兩條最長跨海通道成功“連線”

2024年12月12日 來源:南方日報

[ ]

  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六年后,這條灣區黃金通道又補上了一條關鍵的延長線。

  12月11日,黃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通車,這是粵港澳大灣區年內開通的第二條跨海通道,憑借31公里的長度,黃茅海跨海通道躋身全國10座最長的跨海通道之列,比深中通道還要長7公里。

  從地圖上看,大灣區第一長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橋通過鶴港高速與黃茅海跨海通道連成一條超100公里的超級干線,兩條跨海通道強強聯合,連接珠江口東西兩岸,橫跨粵港澳三地、串聯起香港、澳門、珠海、江門四城,并將港澳的輻射帶動范圍直接深入廣大粵西腹地。

  隨著港珠澳大橋經貿新通道不斷串聯起更多節點,并提升節點的能級,這條黃金通道的含金量還在不斷攀升。

  港珠澳大橋成黃金通道

  從地圖上看,黃茅海跨海通道是港珠澳大橋的西延線。如果要理解黃茅海跨海通道的意義,就一定要先懂港珠澳大橋經貿新通道。

  港珠澳大橋通車后,珠海成為內地唯一與香港、澳門陸路相連的城市。建設港珠澳大橋經貿新通道,進一步促進內地與港澳各要素快速流通,是珠海服務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一項重要工作。

  此前,珠海布局加快建設港珠澳大橋經貿新通道,突出發揮港珠澳大橋獨特優勢,以跨境物流為主攻方向,以陸空聯運為突破口,形成以跨境物流促進外貿進出口、以跨境物流帶動貿易大發展的良好局面,推動實現外貿倍增、產業聚集。

  近年來,珠海不斷創新機制、完善配套、優化服務,積極保障“澳車北上”“港車北上”“經珠港飛”“港珠澳大橋旅游”等系列舉措落地實施。這帶來的是港澳居民“北上”數據屢創新高,消費熱點不斷涌現。

  截至今年10月底,拱北海關累計驗放經大橋口岸進出境車輛超1282萬輛次,進出口貨物總值累計9634億元。其中,僅今年前十個月,該口岸的進出口總值就高達1856.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10%。

  “港珠澳大橋呈現人、車、貨‘三向齊增’良好態勢,輻射帶動作用不斷提升,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的黃金通道。”拱北海關副關長楊海表示。

  隨著港珠澳大橋功能不斷拓展優化,如今的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不僅是高精尖貨物、供港澳生鮮產品、跨境電商包裹等進出口的快速通道,更成為帶動內地與港澳之間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快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物流樞紐。

  在基礎設施方面,珠海正致力于構建以港珠澳大橋發展帶為主軸,粵港澳物流園、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國際海港三個重點樞紐為核心,延伸和加強陸空聯運、鐵水(海)聯運兩大多式聯運鏈條的“一帶三核雙鏈”的綜合貨運樞紐體系。

  此前,由于港澳規則對接不順暢,大橋運輸貨物種類受限問題較為突出,珠海通過暢通珠西及粵西農產品經大橋運輸物流通道、打通大橋冷鏈產品進口物流通道、推動低等級危險品經大橋運輸等,不斷完善大橋經貿服務功能,持續推動大橋實現“硬聯通”與“軟聯通”齊頭并進。

  珠海已支持全市2000余家企業在亞馬遜、阿里巴巴國際站、速賣通等平臺開展跨境電商業務,占全市外貿企業總數的56.8%。目前,經大橋運輸的包裹日均約70萬個,實現倉發全球、香港“當日達”、澳門“小時達”,大橋珠海口岸已成為全國跨境電商9610模式出口的第三大口岸。同時,保稅維修貿易、進口快件“港珠飛”、面向港澳居民跨境配送等跨境貿易新業態新模式也蓬勃發展起來。

  釋放粵西經濟增長潛能

  對于灣區超級通道而言,真正的經濟效益并不體現在過橋收的通行費,而是在于不斷打破時空限制,提升人、物、要素流動的效率,釋放大灣區的經濟發展潛能。

  當前,珠海已形成以大橋為龍頭,港口、高速公略、機場、鐵路、口岸為支撐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格局,為珠海打造珠江西岸國際物流樞紐提供了有利條件。

  在解決了“貨如何走”的問題之后,大橋還需要解決“貨從哪里來”的問題。作為大橋在內地一端的橋頭堡城市,珠海承擔起了破題的重任。珠海不僅是粵港澳大灣區澳珠極點城市,還是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向西要增量,是珠海經濟特區推動珠西高質量發展的“頭雁”擔當,也是港珠澳大橋經貿新通道“破圈”提質的必由之路。

  空間廣闊、成本較低、有著深厚僑胞親緣的粵西地區,與經濟發達、人才密集、國際化程度高的港澳有著眾多互補之處,合作空間巨大。近年來,港澳和珠江口西岸城市的互動也越來越頻繁。

  一連兩年,珠海分別在珠港兩地舉辦共建大橋經貿新通道大會,組織企業赴粵西、貴州等地開展對接交流活動,搭建多層次、高標準共建平臺,進一步凝聚各方共識。

  近日,香港機場管理局宣布斥資約43億元人民幣,購入珠海機場35%的股權,在“經珠港飛”客運服務、“港珠飛”貨運模式接連落地之后,大灣區內世界級機場群合作更進一步。這不僅可以為珠海機場帶來更多的客、貨運流量,而且可以便利珠海乃至大灣區西部城市的旅客,讓他們利用香港國際機場的廣闊航空網絡連接全球各地,達到互利共贏。

  目前,菜鳥、希音、拼多多、京東、順豐、DHL、普洛斯等國內外龍頭企業已在珠海落戶相關業務,珠西及粵西、西南、華南、華東等越來越多地區的貨物在珠海集拼中轉至港澳、送達全球,粵港跨境物流“西進西出”新格局已初步顯現。

  黃茅海跨海通道打通關鍵節點

  長期以來,珠江口東西兩岸發展能級不平衡。

  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珠海、中山、江門、陽江四市土地面積約2.1萬平方公里,但地區生產總值僅在1.3萬億元左右,既缺乏龍頭城市引領,也未形成便捷高效的一體化交通網絡。

  黃茅海跨海通道提供了一個合適的支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點跨海通道工程,它將極大地改寫珠江口西岸的經濟版圖、極大地賦予區域協調發展的驅動力。

  “縱觀整個珠江口經濟發展格局,目前的判斷仍是東岸強于西岸。但珠江西岸擁有更加廣闊且相對低價的土地空間。”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金山表示,要發揮這一優勢,就需要有整個珠江西岸產業鏈的協同合作。

  在打通粵西腹地方面,這次通車的黃茅海跨海通道,為港珠澳大橋經貿新通道打通了兩個關鍵節點:珠海金灣和江門臺山。

  其中,珠海金灣是黃茅海跨海通道東側的第一落腳點。作為珠海市的工業主陣地,金灣近年來聚焦“制造業當家”這個主攻方向,全面提升現代化產業體系水平,新老并舉提升產業層次、做大產業規模,以補鏈強鏈延鏈為重點做強優勢主導產業,緊盯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持續增強產業發展后勁,踏上了從“工業立區”到“智造強區”。

  數據顯示,2023年,金灣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達837件,增長62%,增長率全市第一;全年凈增高新技術企業62家,8家企業新通過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認定,96家企業新通過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增長21%。

  不斷提升的科技創新能力,成為金灣壯大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底氣,推動著金灣切實挑起全市工業發展主陣地大梁,也增強了與江門臺山等珠西地區的產業協作能力。

  作為珠三角西岸唯一的深水良港,高欄港持續強化綜合樞紐功能,充分發揮通江達海的地理優勢和海陸空毗鄰的便利條件,大力發展江海、海鐵、海空等立體交通、多式聯運,加強與區域內港口的協調聯動,不斷拓展面向珠西、粵西乃至大西南地區的貨源腹地和經濟縱深。

  在珠江口西岸崛起的進程中,珠海以其承東啟西的地理空間格局,正全方位激活貫通空港、海港、口岸樞紐功能,推動形成陸海經貿新通道。

  (記者 張紫微 攝影 錢文攀)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沃县| 洞头县| 泉州市| 庆元县| 奉新县| 于田县| 靖州| 南康市| 中方县| 商南县| 沈丘县| 阜康市| 额敏县| 嫩江县| 丽水市| 连州市| 邹城市| 江北区| 大姚县| 马山县| 平果县| 东丽区| 唐海县| 临澧县| 巨野县| 永济市| 申扎县| 台州市| 太仆寺旗| 万盛区| 灵武市| 闸北区| 莱西市| 洪湖市| 雷山县| 栾川县| 麻城市| 囊谦县| 蓝山县| 道真| 余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