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黃茅海跨海通道建設迎來重要施工進展。當天上午,黃茅海跨海通道高欄港大橋東塔主墩在旋挖鉆機的施工下,順利完成鉆探深入到海底,并完成混凝土澆筑,至此,黃茅海通道兩座大橋5個主塔的164根樁基澆筑全部完成,共計用時196天,比預期目標提前了近兩個月。黃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朱超介紹:“樁基長度最長達到了120米,要深入到基巖里面20多米,地質情況非常復雜,有深厚的淤泥,巖石強度也非常高,施工的難點非常大。”
施工過程中,建設方引進了26臺頂尖鉆孔設備,推進鉆孔樁標準化作業,克服了海中橋梁施工組織難度大、基巖強度高、施工精度要求高等不利因素影響,順利完成施工。
黃茅海跨海通道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點交通建設工程,項目總投資約130億元,全長約31公里,跨越珠江口黃茅海水域,聯通珠海市和江門市兩地。通道采用雙向6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其中跨海段約14.5公里,包括高欄港大橋和黃茅海大橋兩座主橋,整個通道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建成后將能夠與港珠澳大橋相通,進一步優化粵港澳大灣區的高速公路網絡,改變廣東西部沿海地區與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通道單一的現狀,加強粵港澳大灣區的輻射帶動能力。
(記者 魏星)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