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完整版,亚洲三级欧美,国产精品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資訊 > 專題專欄 > 專題 > 飛“5”大灣區 > 要聞速遞

砥礪五載稅收助力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持續向縱深推進

2024年05月22日 來源:南方網

[ ]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自《規劃綱要》發布以來,粵港澳三地同心戮力,乘風破浪,匯聚起強大的建設合力,規劃落地成景步履鏗鏘。稅務部門作為參與國家治理和經濟管理的重要力量,積極參與著將規劃藍圖變為現實的奮進歷程。

  五年來,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通過推進大灣區稅費服務協同,落實落細區域性稅收優惠政策,進一步突出協調融通、服務普惠、對話合作的功能,有力促進高端要素資源不斷向灣區集聚,助推灣區打造高質量發展典范。

  稅費服務一體協同 市場一體化進程加速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具有“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的條件特殊性。因此,銜接和流動是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必要條件。

  面對粵港澳三地稅制差異,2021年,廣東省稅務局、深圳市稅務局聯合建立粵港澳大灣區稅收協定待遇協作管理工作機制;2022年,廣東省稅務局、深圳市稅務局出臺推進稅收征管和服務一體化若干措施;2023年,廣東省稅務局發布《稅收支持廣東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將著力服務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為頭號重點任務,提出以智能終端跨境互設、涉稅服務跨境互融、涉稅征信跨境互認為重點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稅收征管服務規則標準互鑒統一,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稅收征管和服務一體化……五年來,稅務部門積極尋求與港、澳稅收規則銜接上的突破,稅費服務一體化不斷向縱深推進,在此期間,許多有助于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積極探索逐步涌現。

  例如,突破以往非居民納稅人自主繳稅時必須在境內開設銀行賬戶或進行跨境匯款的難點,廣東稅務部門推出的“跨境人民幣全程電子繳稅”服務,為非居民納稅人提供了全新的繳稅途徑,被國務院列入自貿區第七批改革試點復制推廣舉措。

  “跨境繳稅不用開內地銀行賬戶,也不用跑銀行”“全程都能在線上操作,也不用支付額外手續費用”“幾分鐘就能夠辦完業務,方便又安全”……“跨境人民幣全程電子繳稅”服務獲得眾多港澳納稅人好評,也是廣東稅務部門“跨境通辦”一體化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除此以外,稅務部門還積極深化跨境合作,打造跨境稅費服務新渠道。

  2023年,廣東省稅務局聯合廣東省政數局推動“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以下簡稱“粵智助”)進駐澳門財政局。這批入駐港澳地區的“粵智助”與內地超2.5萬臺“粵智助”形成雙向聯動的服務矩陣,為港澳企業和居民提供涵蓋人社、醫保等領域超過200項民生服務事項,并實現99%以上的稅費業務可跨境自助辦理。

圖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稅務局在澳門財政局部署“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澳門納稅人繳費人可以自助跨境辦理超過99%的內地稅費業務。(聶垚鑫攝)

圖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稅務局在澳門財政局部署“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澳門納稅人繳費人可以自助跨境辦理超過99%的內地稅費業務。(聶垚鑫攝)

  澳門居民甘燕霞就是該項跨境稅費協同一體服務舉措的受益者。同時經營澳門和橫琴的兩家公司的她,以往需要頻繁在琴澳之間“兩頭跑”辦理涉稅業務,2023年,這種情況得到了改變。“現在無論我在橫琴還是澳門,都能通過‘粵智助’辦理兩家公司的常用稅費業務了,省時省力省心!”甘燕霞說。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服務一體化,“外聯”“內通”需要雙管齊下。為此,廣東、深圳兩地稅務部門聯合在廣州、深圳、珠海、惠州等10個地方啟用涉稅事項“灣區通辦”服務,以智慧柜臺為服務載體,將廣東及深圳雙方電子稅務局、自助辦稅系統、遠程辦稅系統等常用的辦稅繳費渠道匯聚一體,實現超300項高頻稅費業務的“灣區通辦”。

  同城服務集團有限公司總部位于廣州,在深圳等地設有分公司,該公司財務人員歐嬌英表示:“我以前如果遇到無法在電子稅務局辦理的業務,只能開車兩小時出差到深圳辦理,時間、人力成本消耗不低。現在我們在廣州本地就能辦理深圳的涉稅業務,再也不必‘兩頭跑’,妥妥的!”

  為將更多稅費服務事項覆蓋延伸至香港地區,2024年,首個駐港“微稅廳”在香港中銀大廈導辦點啟用,納稅人使用智能柜臺可在香港遠程辦理省內10個地方涉稅業務,穗港深“三地通辦”成為現實。

  普華永道中國廣州稅務及商務咨詢合伙人吳昱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為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要舉措,為深化拓展稅收協同共治格局提供了良好機遇。過去五年,粵港澳大灣區稅收共治取得了顯著進展,為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和保障。隨著未來的不斷努力和改進,相信粵港澳大灣區將會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增長極和國際合作的前沿陣地,能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全面開放新格局構建貢獻更大力量。

  民生領域融合發展 讓夢想之花綻放灣區

  五年來,大灣區建設如火如荼,在一系列“稅動力”的支持下,一個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互聯互通互惠的活力創新之正在加速構建。

  ——稅惠政策聚才作用凸顯。落實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高端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對在橫琴工作的澳門居民、在南沙工作的港澳居民實行“港人港稅”“澳人澳稅”……這些政策的推出,為大灣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創造了良好環境。

  稅務部門搭建的港澳居民稅收優惠直達快享“規則轉換橋”,讓港澳人士享受稅惠更充分、更省心。“我們港澳教職工多,所得項目除了工資薪金所得還有勞務報酬,如果讓不了解兩地稅制的教職工自行計算減免稅額,將會是個大難題。”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財務人員黃女士表示,“目前,學校的香港教職工已通過‘港澳居民優惠減免測算’系統享受數千萬元稅收減免,這讓工作越來越有干勁!”

  ——粵港澳涉稅專業服務深度融合。《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以下簡稱《南沙方案》)明確提出“集聚發展香港專業服務業”“進一步降低香港專業服務業在內地提供服務的準入門檻”。2023年,廣州稅務協同市財政、南沙區政府等部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南沙)財稅專業服務集聚區,推動《港澳涉稅專業人士在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片區、南沙新區執業管理辦法》落地實施,全方位推進港澳涉稅專業人士在南沙便利執業。目前,已有8名港澳涉稅專業人士在南沙成功辦理執業登記。

  全國政協委員、高翹顧問有限公司(香港)主席龔永德是首批申請在南沙執業的香港人士之一,他認為,《港澳涉稅專業人士在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片區、南沙新區執業管理辦法》的落地,便利了香港稅務師到內地執業,能夠更好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涉稅專業服務業在南沙集聚發展,并以接軌國際的稅務服務助力企業“走出去”。

圖為廣州市南沙區稅務局設立港澳涉稅專業人士服務專窗,為港澳人士提供“一站式”服務。(李嘉浩攝)

圖為廣州市南沙區稅務局設立港澳涉稅專業人士服務專窗,為港澳人士提供“一站式”服務。(李嘉浩攝)

  ——營商環境持續向好向優。一系列便利港澳居民來粵就業創業生活的措施落地,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高端人才、港澳人士匯聚大灣區。數據顯示,如今有超過20萬港澳居民在粵工作,累計孵化港澳項目近4800個,吸納港澳青年就業近5500人。

  懷集是唯一被寫進《規劃綱要》的縣級市。“85后”香港青年余威放棄公職來到肇慶市懷集縣,成為鄉村振興“新農人”,他所看好的正是粵港澳大灣區廣大的茶消費市場和通向世界的地理優勢。

  “創業難,守業更難。國家戰略布局和政策支持是企業穩步發展的重要助力。”余威說道,“近5年我們享受到稅惠優惠政策減免約130萬元,持續推進的稅費優惠能讓我們進一步提高茶場整體種植和加工技術,通過新崗高山青茗茶向港澳介紹肇慶,推廣肇慶。”

  隨著在灣區居住、就業及求學的港澳居民日漸增多,融入內地社會保障體系的需求也日益增長。“灣區社保通”的適時推出,推動了粵港澳社保事業深度融合發展,其成功入選為第一批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典型案例。

  “你看,像這樣在網上點幾下,就可以在內地辦理免參養老、失業保險,確實很方便、快捷。”近期,在體驗港澳居民便利參保繳費活動上,香港創業青年陳迪峰現場演示了社保申報繳費全過程。據了解,如今在內地居住、就業的港澳居民只需在線上操作幾步,就能足不出戶完成免養老、失業保險的相關手續,有效推動粵港澳三地社會保障銜接。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深中通道、深江鐵路等交通基礎設施逐步深化“硬聯通”之際,珠江兩岸城市之間的經濟“軟對接”正不斷完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互聯互通,讓珠江兩岸潮起云涌、發展勢頭強勁。

圖為中山市稅務局走訪鴻利達中山制造總部,在數字化智能化車間內,企業相關負責人正在介紹生產情況。(宋遠輝攝)

圖為中山市稅務局走訪鴻利達中山制造總部,在數字化智能化車間內,企業相關負責人正在介紹生產情況。(宋遠輝攝)

  “現在從深圳工廠到中山制造總部要兩個多小時,今年深中通道通車以后,兩地可能1個小時就能互通,企業內部的溝通和運作、與上下游的交流和互動將更加方便、順暢,對業務發展必定有很大的促進。”鴻利達集團創始人、行政總裁蔡俊杰對企業發展前景很有信心,“在灣區,政策傳導快、落實抓得緊,企業節省了時間,降低了成本,獲得感越來越強了!” 據悉,今年以來,鴻利達集團中山制造總部辦理出口退稅約1065萬元。此外,2023年企業所得稅預繳階段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超3325萬元。

  科創產業協同發展 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科技創新是大灣區的重要底色,通過科技創新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已經是全社會的共識。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背景下,“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是《規劃綱要》為大灣區量身而定的重要任務。

  五年來,大灣區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涌現,科技實力躍上新的臺階。“深圳—香港—廣州”區域連續四年位列全球創新指數第二,大灣區九市企業采購研發技術服務金額近五年年均增長達21.1%……強勁的創新動能從中可見一斑。

圖為佛山市順德區稅務局稅務人員走進廣東嘉騰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輔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鐘航攝)

圖為佛山市順德區稅務局稅務人員走進廣東嘉騰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輔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鐘航攝)

  “我們觀察到,近五年來,一系列關于高新技術企業和適用于灣區內的稅惠政策的精準落實,以及稅務部門結合大灣區企業特點,精準對接納稅人需求的創新服務,都為激發大灣區企業科技創新、充分匯聚海內外人才、營造優質高效的稅收營商環境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董事長秦海鷗表示。

  當前,大灣區以“制造基底+創新基因+數字基礎”為支撐,已形成新一代電子信息、智能家電、汽車等萬億元級產業集群以及300多個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

  “我們公司目前大概有40%的采購額和30%的銷售額都集中在大灣區。這些年,系列稅費優惠政策和服務讓我們感受到了稅務部門為企業減負的誠意!”佛山市松川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佛山松川)財務總監徐協旺表示。身處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作為國內包裝機械行業龍頭的佛山松川,近年來不斷增加產品研發投入,開展數字化轉型升級,據統計,企業2023年研發費用投入超1600萬元,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近700萬元。

  在東莞鳳崗鎮,天安國際電子中心建設如火如荼,“這里未來將作為‘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的戰略縱深,構建起電子產業全新交易模式,成為輻射大灣區的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總部。”天安深創谷電子世界事業部總監劉大新向記者介紹。從項目落地開工到建成投產,當地稅務部門主動建立“稅園企”聯絡服務機制,及時解決涉稅難題,助力園區專業做好企業孵化工作。

  產業集群成勢的背后,是以實驗室、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以及各類孵化器為代表的創新平臺的不斷努力。近年來,大灣區內已經建設梯次銜接、主體多元、特色分明的實驗室體系。為進一步助力推動大灣區創新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廣東稅務部門自2023年先后建立了一批粵稅院士服務站,主要為在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方面作出特殊貢獻的專家團隊,提供集新政發布、政策輔導、辦稅指引、需求對接等功能于一身的服務。

  在佛山,依托“產學研一體化”粵稅院士服務站,稅務部門通過“創享易”一站式集成服務創新政務生態,為在粵港澳大灣區院士及其科研團隊、科研項目及產業園區,提供定制化稅收方案、個性化享惠服務以及便利化補貼申報。“‘創享易’為我們科研人員提供了專業、便捷的稅收服務,讓我們可以安心搞研發,實現專業的人專心做專業的事。”佛山季華實驗室葉恒強院士團隊的科研人員表示。

圖為季華實驗室總裝中心科研人員工作場景。(受訪者供圖)

圖為季華實驗室總裝中心科研人員工作場景。(受訪者供圖)

  放眼大灣區,依托不斷提升的創新能力,以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與健康等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厚積薄發。一串串數據便是最好的印證:2023年,大灣區九市新能源車整車制造開票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5.6%,人工智能產業開票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3.2%,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同比增長7.4%。

  稅收優惠政策是對企業發展最直接的扶持,也是企業扎根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2023年,橫琴發布企業實質性運營公告,企業享受區域稅收優惠政策有了更加明確的標準。設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符合條件的產業企業,可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給企業“留下來”吃下了“定心丸”。數據顯示,2022年度橫琴落實15%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金額超過14億元。

  “2022年,我們享受橫琴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50多萬元,公司資金壓力緩解了,產品服務的迭代升級也加速了。”勝通和科技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周瓊說。

  《南沙方案》賦予南沙鼓勵類產業企業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延長高新技術重點行業企業虧損結轉年限等稅收優惠政策。截至目前,已有超30戶企業享受南沙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我們將積極用好稅惠政策,在南沙深耕建設發展,并探索發展全球化下地域特色運營,進一步鞏固自身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地位,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名創優品財務負責人盧詩穎表示。

  廣東省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聚焦習近平總書記賦予粵港澳大灣區“一點兩地”全新定位,廣東稅務部門將立足于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實際及發展特色,不斷拓展稅收服務“一國兩制”新實踐,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納稅人繳費人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向縱深推進。

  (記者 雷子豪 通訊員 岳瑞軒)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州市| 合肥市| 泸州市| 南澳县| 鹤庆县| 连山| 竹溪县| 新野县| 桑植县| 故城县| 资兴市| 哈巴河县| 西平县| 额济纳旗| 正阳县| 钟祥市| 静宁县| 穆棱市| 耒阳市| 简阳市| 东辽县| 赤城县| 北宁市| 长白| 鹤壁市| 浦县| 拜泉县| 天气| 天祝| 高州市| 涿鹿县| 奎屯市| 土默特左旗| 崇阳县| 台南县| 凤山市| 屏东市| 东兰县| 丽水市| 海宁市| 博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