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完整版,亚洲三级欧美,国产精品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資訊 > 專題專欄 > 專題 > 飛“5”大灣區 > 要聞速遞

橫琴、前海、南沙、河套:高質量發展有我!

2024年02月22日 來源:羊城派

[ ]

  征程萬里風正勁,揚帆啟航再出發。

  新春開工第一天,廣東省委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再次吹響奮進的號角。

  在中國創造世界奇跡的征程中,廣東的作用舉足輕重。

  邁過險灘、陡坡,突破關隘、梗阻,粵港澳大灣區四大合作平臺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走得越發堅定且堅實。

  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橫琴、前海、南沙、河套,以競標爭先、賽龍奪錦的姿態,展示出強大的發展動能——在“軟聯通”“硬連接”上步穩蹄疾,在對接融合、創新協同上加速成型,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實現融合集群式躍升。

  省委財經委員會會議在部署2024年經濟工作重點時強調,廣東將強化重大平臺項目支撐,錨定大灣區“一點兩地”全新定位,突出抓好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臺建設,牽引帶動全省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堅持“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強化重大項目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今天,四大合作平臺以自述的方式,傳遞自信自強的訊息;其“使命如磐,重任在肩”的力量和擔當,也讓我們讀懂全省錨定高質量發展、再造一個新廣東的底氣與支撐。

  橫琴

  以澳為重,傾琴所能

  在珠海之南,有一座與澳門僅有一水一橋之隔的島嶼。這就是我,橫琴。

  從曾經蕉嶺綠野、人煙寥落的邊陲海島,到如今高樓林立、活力迸發的發展熱島,在時代之變中,我始終堅守著服務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使命擔當不變,為推動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注入強大動能。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金融島。橫琴宣傳供圖

  我與澳門的“不解之緣”,要回溯至十多年前那段風云激蕩的時光。彼時全球金融危機來臨,以旅游博彩為支柱產業的澳門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震蕩。2009年,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指出,澳門經濟要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必須走適度多元發展之路。而與澳門最近之處相距僅有187米的我,面積是澳門的3倍之多,成為了承載澳門產業發展、拓展澳門腹地的最佳選擇。

  隨著關系漸近,我作為聯結澳門與內地廣闊市場交匯點的作用愈發突出。2021年9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橫琴方案》)落地,牽著我迅速走上成長之路:我要蝶變成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平臺、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范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

  于是,近三年時光里,粵澳同心同行,讓我這片106平方公里的土地,能用開拓性的生動實踐詮釋“一國兩制”的強大生命力。  

珠海-橫琴-澳門景色。橫琴宣傳供圖

  我,是一片充滿機遇與發展潛力的創業熱土。

  粵澳合作科技產業園、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粵澳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區等平臺不斷崛起,澳門4所國家重點實驗室設立分部,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中醫藥、文旅會展商貿、現代金融等“四新”特色產業集聚成勢,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正以前所未有之勢加快涌現。

  我聚焦四大重點產業靶向引才,雙15%稅收優惠政策讓境內外高端與緊缺人才也可享受個稅超15%部分免征的優惠。到2023年11月末,合作區“四新”產業實有企業已達16418戶,澳門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累計孵化港澳項目730個,實際辦公人數逾千人。

  我,還是一塊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幸福寶地。

  1月2日,粵澳兩地合作建設的首個綜合民生工程“澳門新街坊”完成了新房首簽,我深感這將推動多項民生規則銜接澳門。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攜11個“王牌科室”接手橫琴醫院,澳門居民可“一窗式”經辦粵澳社保業務,“琴澳居民招聘專區”、澳門青年專項實習計劃推出……我正不斷推動民生建設、打造趨同澳門的生活環境。

  如今,在我這里定居就業的澳門居民有1.1萬人,工作的澳門專業人士跨境執業人數近1300人。蓮花大橋上,雙向奔赴的車流奏響了“雙城生活”的美妙旋律,而我的懷抱也將成為更多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全新家園。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資料圖

  琴澳一體化不斷縱深推進,在無前例可循的情況下,我拿出了彌合“兩制之異”、融合“兩制之優”的看家本領,創新性地構建起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體制機制。從企業琴澳注冊“跨境通辦、一地兩注”、5分鐘搞定跨境資信證明,到建立跨境法律服務“一站式”平臺,高質量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再到全國首創“聯合一站式”通關落地,在規則銜接與機制對接之中,澳門平臺、國際資源、橫琴空間、成果共享的優勢愈發凸顯。

  近三年間,我的綜合實力快速提升,地區生產總值從2009年的2.85億元增至2022年的461.79億元,年均增長約31.4%;制度創新深入推進,累計落地600余項改革創新成果;對澳產業合作成效顯現,合作區澳資企業近6000家;琴澳民生服務加快融合,城市建設逐步完善。

  2023年12月21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發布,我再次迎來了全新的目標與挑戰。僅2024年,我便要讓新質奔涌,“四新”產業增加值占比提升至55%;我要繼續張開懷抱,讓合作區居住的澳門居民達2萬人;我要區域破圈,讓“十字軸帶、三大片區”的規劃不斷提升我的城市能級;封關在即、分線管理,我更要促進琴澳要素高效便捷流動……

  珠江潮涌、琴澳璀璨,2024新章開啟,我迎來了合作區成立三周年,也迎來了《橫琴方案》第一階段建設成效的大考之年。澳門與我心手相牽,而我也將繪就琴澳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新圖景,挺胸昂首、闊步向前。

  ?地標:蓮花大橋

  聯通琴澳“金鑰匙”

  1999年澳門回歸前夕,為加強澳門回歸后與祖國內地的聯系、促進珠澳兩地經濟的共同繁榮,經國務院批準,珠澳蓮花大橋興建落成。

  從高空俯瞰,澳門三島構成三個花瓣,飛架于濠江之上的蓮花大橋則像一枝長長的葉莖,將澳門這朵美麗的蓮花與內地緊緊相連。

  2003年3月,坐落在蓮花橋頭的第一代橫琴口岸正式投入使用,為往來琴澳兩地的旅客和車輛提供通關服務。橫琴口岸迄今仍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內唯一連接琴澳兩地的出入境通道。

  如今,蓮花大橋如同一把打開澳門與橫琴連接通道的“金鑰匙”,正勾勒出琴澳居民“雙城生活”的律動,不斷促進粵澳深度合作和一體化高水平開放。

蓮花大橋。資料圖

  前海

  朝前向海,深港相融

  我是前海合作區,一片位于深圳南山半島西部、珠江口東岸的瑰寶之地。

  深圳與香港,在改革開放浪潮中緊密合作,創造了獨一無二的雙城故事。作為深港合作“橋頭堡”的我,從一片灘涂變為創新創業沃土,從一張白紙變為最美最好的圖畫,正為這個故事不斷增添精彩篇章。

  說起來,我的故事不過十來年——2010年8月,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之際,國務院批復同意《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2010-2020年)》,明確將我建設成為粵港現代服務業創新的合作示范區。自那時起,我便開始了從“荒灘涂”到“聚寶盆”的華麗轉變。

  2021年9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印發,我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前海合作區總面積由14.92平方公里大幅擴展至120.56平方公里,擴容后的我,具備了空港樞紐、海港樞紐、會展商務、現代服務等國際灣區核心發展要素。

  大小南山、68公里海岸線、28條入海河道、2處自然保護地、8個城市公園、3個島嶼……這些是我的生態家底;1個國際機場、2個鐵路站、6個港口碼頭、6個對外開放口岸、1條城際軌道線、7條城市軌道線、6條高快速路(含1條跨境通道)……這些為我的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提供有力支撐。  

深圳前海。羊城晚報記者 王磊 攝

  生于“敢為天下先”的深圳特區,“創新”是我骨子里自帶的基因。自2010年成立以來,我始終堅持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一張白紙從零開始,一年一個樣,成就了如今生機勃勃的發展態勢。

  這些年里,我堅持“依托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新引擎;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打造“前海模式”,成為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成為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新動力;堅持“精耕細作、精雕細琢”,成為國際化城市新中心;堅持打造一流法治環境,成為法治中國新示范。

  不斷強化硬聯通,加快軟聯通,促進心聯通,建成深港國際金融城、國際法務區、國際人才港等重要載體,毗鄰香江的我,成為了與香港關聯度最高、合作最緊密的區域之一。

  持續推進城市新中心建設,279棟高樓拔地而起,109條道路四通八達,海陸空鐵齊備,山海資源豐富。我可以自豪地說,若要數過去十余年我國城市空間形態變化最大的區域,不能沒有我。  

深圳前海。羊城晚報記者 王磊 攝

  眼下,我發展的步伐越來越快了。2023年12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前海規劃》),為我持續擴大開發開放按下了“加速鍵”。

  感恩奮進,起而行之。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是落實《前海規劃》的開局之年。奮力開啟開發開放新篇章,我將切實扛起使命、把握機遇,緊緊圍繞《前海規劃》中明確的四大定位、三階段目標和六大領域任務,按照年度工作計劃和專項推進方案安排,細化時間表、任務書、線路圖,將任務落到實處。

  踏上新征程,我將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臺;以自由便利為重點,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以互聯互通為抓手,打造深港深度融合發展引領區;以優質高效為導向,打造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高地。牢記領袖殷殷囑托,在新起點上高水平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前海圖景!

  ?地標:前海石

  精雕細琢 揚帆啟航

  一座城市的地標不僅可以是高樓大廈,還可以是一塊石頭——前海石。前海石位于前海石公園,高約2.8米、寬約2.1米,造型宛如“揚帆啟航”。

  這是一塊見證歷史的石頭。2012年,在前海石旁,習近平總書記向世界發出了改革開放再出發的號召,并深情寄語:“精耕細作,精雕細琢,一年一個樣,一張白紙,從零開始,畫出最美最好的圖畫。”

前海石。新華社發

  南沙

  灣區之心,筑夢未來

  我是一片充滿活力的土地,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距香港38海里、澳門41海里,是大灣區“半小時交通圈”原點,也是廣東省唯一國家新區、廣東自貿試驗區面積最大片區、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大家親切地稱我為南沙。

  那是2015年的春天,當溫暖的陽光灑在珠江口時,南沙自貿片區正式掛牌成立,如同一個初生的嬰兒,帶著無限的可能和希望。時光荏苒,到了2022年的夏天,我的未來定位愈發清晰明確。國務院印發的《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以下簡稱《南沙方案》)賦予我新的使命: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這一刻起,我擔起深化粵港澳全面合作、推動大灣區融合發展的重任。

 廣州南沙。資料圖

  我敢當,始終把高質量發展的責任扛于肩上。

  從2020年至今,我已推出了30多項區級政策。尤其是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等重點領域,靶向施策,密集推出了獨角獸黃金牧場九條、強芯九條、專精特新九條、金融十五條、總部經濟等政策,以及離岸貿易、涉外法律服務、氣候投融資、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等系列特色專項政策措施,“真金白銀”扶持商業航天產業、制造業、服務業、航運物流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金融業等高質量發展。僅《廣州南沙新區(自貿片區)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針對企業的獎勵最高就達5000萬元。

  今年1月5日,南沙區委四屆七次全會提出“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新時代的硬道理,培育新動能、塑造新優勢,扛起‘主陣地和新引擎’的責任擔當”。1月9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支持廣州南沙放寬市場準入與加強監管體制改革的意見》,15條利好政策使我更有信心和底氣。1月19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行動方案》,涉及我的有五大方面16項具體任務,我又被委以重任。

廣州南沙風光。資料圖

  我敢干,努力加快提升國際航運貿易樞紐能級。

  2023年,我的外貿進出口總值超過2900億元,規模位居全市第一。這一佳績的背后,是我獲批成為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綜合保稅區等重大平臺,以及南沙經開區綜合排名躍居全國第七、南沙綜合保稅區績效評估在全省名列A類的有力支撐。

  同時,過去一年里,我的跨境電商進出口總值超850億元。航運物流樞紐建設方面,南沙港區國際通用碼頭、南沙國際港航中心已開工,廣州LNG應急調峰氣源站配套碼頭也投入運營并正式對外開放,南沙港鐵路開通中歐中亞班列,建成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碼頭,啟動共建大灣區航運聯合交易中心,出臺航運物流高質量發展扶持政策,打造南沙國際海事服務集聚區……

  我敢做,“走出去、引進來”步伐越來越快。

  在推動港澳合作方面,我創新設立了廣州南沙粵港合作咨詢委員會、廣州南沙粵澳發展促進會等機構,構建了廣州南沙新區香港服務中心雙向對接機制。我累計落戶港澳企業近3000家、投資總額超千億美元,還有13個港澳青創基地,入駐600多個港澳臺創業團隊,為港澳臺青年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機遇。

  我的另一名片“國際會議之城”也分外閃亮。第五屆世界媒體峰會、大灣區科學論壇、國際金融論壇(IFF)全球年會、亞洲青年領袖論壇等國際盛會先后舉辦,世界目光瞄準“灣區之心”,這里成為全球觀察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窗口。

  這些成果令我欣喜,更給予我激勵。使命在肩,自當篤行不怠。接下來,我將聚焦深入實施《南沙方案》,縱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揮體制機制優勢,全面拓展與港澳合作深度廣度,持續推動《南沙方案》各項任務落地落實,為大灣區“一點兩地”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地標:IFF永久會址

  木棉花開 鴻翔海絲

  在中國首個國際金融島——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明珠灣橫瀝島島尖,國際金融論壇(IFF)永久會址宛如一朵雪白的鋼鐵木棉花,與紅藍相間的明珠灣大橋遙相對望,珠江水緩緩向前流入南海。

  該項目以“木棉花開,鴻翔海絲”為設計理念,俯瞰猶如一朵盛開的木棉花,正面形似展翅的鴻鵠,在海上絲綢之路自在翱翔。2023年10月27日至29日,IFF全球年會首次以線下方式在此舉辦,承載國際金融論壇的深遠影響力,永久會址著力打造世界新金融及絲路合作對話新高地。

國際金融論壇(IFF)永久會址。新華社發

  河套

  科創為魂,藍圖煥新

  我是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盡管在四大合作平臺中“個頭”最小,卻是粵港澳大灣區唯一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特色平臺,具有一河兩岸、一區兩園、跨境接壤、合作開發的獨特優勢和價值。

  我的發展歷程,官方記錄最早在1997年5月。彼時深圳與香港共同開展河流防洪排澇工程,將深圳河截彎取直,形成0.87平方公里的河套地區,位于新深圳河道南側香港管理區域。經過深港雙方多年的探索磨合,河套地區的開發終于在2017年形成了創新性的合作方案。2017年1月3日,港深兩地簽署《關于港深推進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的合作備忘錄》,明確雙方共同建設包括港方0.87平方公里和深方3.02平方公里的“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七年時間內,乘著大灣區發展的東風,我從一紙藍圖蛻變為創新平臺新實踐。

  攜手共建,同創新篇。在深港兩地謀劃合作構建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第七年,我迎來一個全新的發展節點。2023年8月,國務院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為我制定了全新的發展定位:要求以高質量、高標準、高水平推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建設,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極點,努力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全景圖。陳湛淇 攝

  和其他三個平臺相比,我的定位非常明晰,因我自帶“科技創新”特色,集中承載了一批深港科技創新資源,在推動打造協同創新高地、有效支撐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可以說,科技創新就是我的發展之魂,我生來就是為了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致力打造世界級創新平臺和增長極。

  我位于深圳市福田區南部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接壤處,面積3.89平方公里。其中,約0.87平方公里的香港園區位于南側河岸;北側的深圳園區則分為皇崗口岸片區和福田保稅區,面積3.02平方公里。

  兩岸一心,生機無限。我擁有“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深圳經濟特區”的雙重制度優勢,人員、資金、技術和信息等要素能實現高效便捷流動。近年來,一河兩岸優勢互補,我正奮力按下高質量發展的快進鍵。自成立以來,我緊緊圍繞國家確定的發展方向,奮力擔當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科創引擎”,制定深圳園區發展規劃實施方案,持續推出并深入實施深港聯合政策包“28條”,先行先試簡化科研樣本出入境等5條政策,讓科創項目和人才可以同時享受深港兩地的政策支持。

  我匯聚的“科創朋友圈”正越來越大,高端科創資源快速形成從“零的突破”到“集聚發展”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合作區深圳園區已經落地高端科研和產業化項目150多個,集聚了大批海內外院士專家和高端科研人才,形成了國家重大科研平臺、世界500強研發中心、香港高校科研項目、突破核心關鍵技術項目、深港獨角獸企業、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平臺等科創產業集群,新增高品質科研空間30萬平方米,科技創新迸發出澎湃生機。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羊城晚報記者 王磊 攝

  今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我繼續成為“主角”之一。報告為我確定了新一年的目標和工作方向:2024年,我將持續推進高質量建設與發展,繼續強化規劃引領,強化體制機制創新,強化園區開發建設,強化協同聯動。

  具體而言,我將在這些重點工作上發力:繼續推動稅收優惠、“白名單”管理、分線管理等政策落地,加快建設新皇崗口岸,支持深港高校聯合成立研究生院打造國際科技人才綜合服務平臺,布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中試轉化等公共服務平臺,規劃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際總部,建成深港開放創新中心,供給優質科研、產業空間30萬平方米以上,引進港澳及國際優勢學科科研項目10個以上,新增高端科研機構、頂尖企業研發中心、高水平科研團隊20個以上。

  這些奮斗目標,與《規劃》中賦予我的2025年發展目標一脈相承。基于宏圖,我將踔厲奮發,勇擔科創使命,在新的一年創造新的精彩。  

  ?地標:能量光柱

  點亮科技創新之光

  河套合作區的標識物于2023年9月亮相,為分立兩側的能量光柱。

  地標形象靈感取自河套合作區皇崗口岸片區國際協同創新區的建筑形態,設計融合了電子芯片和科技元素。能量光柱散發的光芒,為開拓進取、科技創新之光,點明“科技創新”這一河套發展的核心關鍵詞。能量光柱向核心聚攏融合,光芒向外發散,象征世界級科研樞紐的新藍圖正以河套合作區為中心成長延展、面向四海。

 河套能量光柱。資料圖

  總策劃丨杜傳貴 林海利

  總統籌丨林潔 林如敏 林兆均 黃麗娜

  執行統籌丨劉云

  文丨劉云 孫牧 徐振天 冷霜 陳玉霞

  視頻統籌丨宋金峪

  視頻剪輯丨王綺靜

  視頻設計丨麥宇恒

  海報丨肖莎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犹县| 泗水县| 韩城市| 廊坊市| 尼玛县| 花垣县| 思茅市| 仪陇县| 大庆市| 南投县| 西盟| 邮箱| 泰州市| 大丰市| 同心县| 营口市| 全椒县| 盈江县| 枞阳县| 京山县| 海丰县| 石河子市| 迭部县| 涡阳县| 四子王旗| 新营市| 施甸县| 云安县| 南召县| 壶关县| 乡宁县| 府谷县| 东山县| 景东| 恩平市| 潼南县| 陵水| 贺兰县| 平泉县| 大同县| 安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