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總投資近300億元的兩大海上風電項目在海南省儋州市同時開工,這項被稱作落實海南省“向海圖強”戰略的重要舉措,為剛剛落幕的海南兩會給出了最強有力的發展呼應。
就在此前一天,海南省兩會在??陧樌]幕,經過審議的海南省政府工作報告對自貿港2024年發展進行了全面部署,提出“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海南島正以時不我待的姿態再次吹響加速自貿港崛起的沖鋒號。
同期召開的廣東省兩會在聚焦“縱深推進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同時,同樣關注著隔海相望、血脈相連的海南島,提出了“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海南自由貿易港等國家重大戰略的協同聯動”“推進瓊州海峽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推動與海南相向發展”。港灣聯動、粵瓊合作的內容寫入2024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
瓊州海峽港航一體化建設正在加速推進“廣東海南相向發展”的歷史進程,海南自貿港與粵港澳大灣區的聯動融合,一路向好,未來可期。
砥礪攻堅
海南決戰封關運作一號工程
1月26日,2024年春運大幕拉開。據統計,當日瓊州海峽發送客滾船航班260班次,客流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8%。去年底新建成的??谛潞8塾瓉硎状巍按哼\大考”。
寫進2024年海南省政府工作報告的“全國最大港口客滾綜合樞紐新海港”,是瓊州海峽港航一體化的重點推進項目,也是自貿港建設成型起勢、重大基礎設施提檔升級的標志性項目之一。
2023年,是海南推動自貿港封關運作邁出重大步伐、疫后經濟重回高質量發展快車道的重要一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2%,經濟增速全國領先,海南跑出自貿港“加速度”。
“封關運作”被稱為海南省的“一號工程”,代表了這項國家重大戰略在海南自貿港的發展地位。過去這一年,海南封關運作進展如何?
“封關運作準備全面鋪開,以大會戰姿態全力落實任務、項目、壓力測試三張清單,31個封關項目主體工程基本完工,33項政策制度涉及加快推進,27項壓力測試任務實質性開展20項?!焙D鲜≌ぷ鲌蟾嬷赋觯耙惶柟こ獭?023年總體進展符合預期。
2024年,海南將聚焦關鍵領域、關鍵問題,集中力量打好七大攻堅戰,其中“打好封關運作準備攻堅戰”位列首位。
“這關乎國家重大戰略落實和各界對自貿港的預期。必須舉全省之力決戰封關運作一號工程,全面完成軟硬件建設,充分開展壓力測試,守住風險防控底線,為2025年底前封關運作打下決定性基礎?!焙D鲜∈¢L劉小明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鄭重表述。
距離自貿港“封關運作”大考還有不到兩年的時間,2024年被稱為“一號工程”的攻堅之年,能否落實封關方案?能否全面完成封關軟硬件建設?能否經受全方位、全流程壓力測試的考驗?在2024年之初,海南向世界展示出來自自貿港的信心和勇氣,“一號工程”的攻堅成果,值得期待。
相向而行
港灣融合發展一定是1+1>2
1月13日,廣東海南先進制造業合作產業園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谂e行,這是“廣東海南相向發展”的最新合作成果,粵瓊兩省為實現從“隔海相望”到“雙向奔赴”,又共同邁出了重要一步。
在推進“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的進程中,“構建新發展格局”“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同時并多次出現在粵瓊兩省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為粵港澳大灣區與海南自貿港的協同聯動指明了方向。
海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相向發展,在政策、機制、項目等多層面取得新成果?!甭涞睾?诘幕洯偤献鳟a業園、落地儋州的深儋科創中心項目成為新成果中的突出代表。
廣東從全球資源配置的高度,對區域協同提出更高要求:“充分發揮大灣區聯結內外循環的優勢,堅持軟硬聯通一起抓,持續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2024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內七大國家重大戰略協同發展,海南自由貿易港位列其中。
地緣相近、文化相通的廣東、海南兩省,如何加快相向發展?
“推進瓊州海峽港航一體化,把徐聞港打造成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的現代化水陸交通運輸綜合樞紐,推進瓊州海峽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推動與海南相向發展。”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給出具體的路線圖。
海南省政府工作報告也指出,“推動湛海高鐵項目開工”“加快推進粵瓊合作產業園建設”。海口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建設瓊港經濟合作示范區。”
參加海南省兩會的海南省政協委員、香港特區政府第七屆荃灣區區議員張文嘉表示,海南自貿港與粵港澳大灣區都是重大國家戰略,港灣融合發展是大趨勢,二者要在“合作共贏、聯動發展”中積極合作,兩大戰略融合發展所產生的效益一定是1+1>2。
向海圖強
粵瓊能否聯手向藍海要未來
2023年7月8日,海南省第一艘完成審批、建造、檢驗的休閑漁船順利下水,標志著海南休閑漁業駛入“快車道”。2024年三亞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三亞游艇登記總量位居全國前列,“千艇之城”向更高能級發展。
休閑漁業、游艇產業、海上風電、海洋牧場、向海圖強……圍繞著海洋經濟和海洋強省的戰略部署,正在海南、廣東兩省不約而同地全面鋪開。
在粵瓊兩省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海洋”一詞共出現51次,足以顯示兩個海洋大省對拓展未來發展空間的不謀而合。
海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深耕海洋經濟,2024年海洋生產總值突破3100億元,用10年時間再造一個“海上海南”加快邁向海洋強省。
海南省的具體措施為,“實施海域立體分層設權,鼓勵養殖用海與海上風電場、休閑漁業等融合發展,加快建設‘南海糧倉’。建成現代漁港2座,打造海洋牧場2個、深遠海大型智能化養殖漁場2-3個,新增休閑漁船90艘。推進海洋油氣、油服基地、深海裝備、海洋信息、海洋生物醫藥等項目建設,陵水25-1、樂東10-1氣田投產?!?/p>
廣東省同樣提出壯大海洋經濟的發展目標:“堅持向海而興、向海圖強,全面建設海洋強省,打造海上新廣東”“統籌優化全省港口資源、促進協同發展,把14個沿海城市的藍色動力充分激發出來”,同時,把“推動與海南相向發展”列入“優化海洋經濟發展格局”的整體規劃中來。
廣東、海南,隔海相望、向海而生,共同守護著中國的南海領域,海洋資源稟賦同樣的得天獨厚,廣袤的海洋蘊藏著無限的發展潛能。誰能更好地把握藍色機遇,培育藍色引擎?打造“海上新廣東”和“海上海南”,哪個目標能率先實現?在共同推進海洋強省的發展路徑上,廣東、海南能否實現新藍海的雙向奔赴?粵瓊聯手向海洋要未來,同樣值得期待。
900年前,蘇東坡在海南儋州留下“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風海上來”的壯美詩篇。今日之海南,決戰封關運作、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乘風而興,加速崛起;廣東海南相向發展,粵港澳大灣區與海南自貿港聯動融合,粵瓊合作,聯手開辟開放共贏新藍海。
(記者 趙威 何嘉琪 魏鈺 策劃 陳戈 統籌 湯凱鋒)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