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四屆中國醫療產業創新與發展大會日程敲定,擬邀請近千名專家、200多家企業齊聚珠海,共同推動珠海高端生物醫藥研發和技術孵化的快速轉變,助推珠海建設成為全球生物醫藥資源新型配置中心。
去年以來,生物醫藥行業走過了備受矚目的一年。世界各國政府和市場機構開始重新審視生物醫藥行業的重要性和獨特性,給予其極高的關注度。
作為珠海重點培育的新經濟增長點,經過多年培育,珠海生物醫藥產業在創新生物藥、高端制劑、體外診斷試劑、醫學影像設備、光學儀器以及醫用高分子材料等領域初具規模。未來,珠海將打造國內具有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科技創新集聚區和生物醫藥科技成果自由轉化區。
如今,位于金灣三灶的珠海國際健康港一期已整體完工,并擬在近日啟動二期建設。新平臺能否引入新動能,進而帶動產業集群效應。記者近日進行了一線走訪。
創新??領先技術填補國內市場空白
實驗動物是進行生命科學研究基本的材料和對象,它的質量關系到研究結果和成功率。在金灣區金海岸大道北側的一棟大樓里,珠海百試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百試通”)精心照料的大、小鼠,正不斷向全國各地科研機構和創新醫藥企業輸送,成為其研發工作的重要支持條件之一。
“長久以來,廣東省實驗動物的質量和數量,都無法滿足省內的生物醫藥公司以及科研機構的需求。”百試通董事長唐小江博士介紹,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以及珠海的相關政策促進下,團隊決定落戶金灣區開展實驗動物生產以及動物實驗技術服務。
目前,百試通培育的實驗動物主要為大鼠、小鼠共10余種。唐小江介紹,小鼠繁殖率高,遺傳上有較高的純和度,代謝類型、生理病理與人類接近,費用低、易操作。“此外,百試通還培育了許多特殊品種,比如免疫缺陷的裸鼠、重度免疫缺陷的NOD-SCID鼠、人源化小鼠、無菌動物等。”
“這些動物十分‘金貴’,從出生開始就采用全封閉式的飼養方式,室內溫度、濕度、潔凈度、光照、通風等也都是要保持穩定。”唐小江介紹,公司還為這些大、小鼠配備了專門的維保人員,進行24小時監控,確保它們的健康。
據悉,自去年9月正式生產以來,百試通已與國內多所大學、醫院、藥廠、研發機構達成合作,已開始實現訂單化生產,并提供大鼠、小鼠、兔、豚鼠、小型豬、犬和猴等實驗技術服務,未來將打造成為華南區域規模最大的“實驗動物生產-動物實驗-動物營養-科教培訓-管理外包”的一體化臨床前研究平臺,成為珠海市生物醫藥產業的基礎支撐條件和招商引資名片。
與步入正軌的百試通類似,同一園區的珠海瑞思普利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下稱“瑞思普利”),最近也是捷報頻傳。
去年底,瑞思普利的中試潔凈廠房完成裝修;今年2月初,該公司又獲得金額近2億元的B輪投資,這筆資金將主要用于擴充現有GMP產線,開展高端吸入制劑研發和吸入創新藥等管線布局。
瑞思普利主要從事呼吸系統吸入給藥技術藥物配方及裝置的開發及產業化,在研產品線涵蓋了呼吸系統全系列產品,涉及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過敏性鼻炎等多個臨床需求大的治療領域。
“經過多年發展,國際上很多吸入制劑都過了專利保護期,這意味著公司可以通過這些專利技術開發更多的優秀產品。”瑞思普利創始人、董事長陳永奇介紹,此類吸入式給藥技術又有很高的技術壁壘,即使過了專利保護期,許多企業也難以自主研發。
而陳永奇曾就職于世界領先吸入給藥技術開發的Vectura,并擔任吸入制劑首席科學家,擁有十多年吸入制劑產品的研發工作經驗,這也意味著瑞思普利創新產品有望填補國內市場空白,并大幅降低同類高端藥品價格。
“今年6月份,將會有一條生產線投入使用,并著手新藥的臨床審批。”陳永奇介紹,接下來,公司將開展IND申報、臨床試驗,加快推進取得生產批件,促進成果化進程的加速。
支撐??公共服務平臺助力企業起好步
隨著產業的壯大和集群效應逐步凸顯,加強生物醫藥專業園區建設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去年11月,金灣區與遵義醫科大學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生物醫藥產業技術突破及科技成果轉化,合作共建“珠海金灣生物醫藥產業研究院”和“遵義醫科大學珠海生物醫藥科技創新中心”。
其中,珠海金灣生物醫藥產業研究院將落戶珠海國際健康港,為金灣區招商入駐及孵化企業提供共享技術平臺,減少招商引資企業初期成本壓力,實現輕資產運營。
事實上,珠海金灣生物醫藥產業研究院并非該區域首個共享技術平臺。在去年底完工的珠海國際健康港一期,擁有研發大樓2棟及孵化、中試、動物實驗大樓各1棟,為入駐企業提供醫藥創新研發、企業孵化、公共實驗室、GMP中試、醫學實驗動物等技術服務。
而從長遠來看,珠海國際健康港將定位打造高端化、國際化的生物醫藥綜合產業園,力爭成為華南地區乃至全國范圍內有重要影響力的核心示范區。“健康港將圍繞上述目標進行整體規劃建設,以解決創新型醫藥企業從研發到投入市場中各個環節過程中面臨的問題。”金航公司國際健康港項目負責人林卿葉介紹。
在生物醫藥領域,新藥研制周期長,研發鏈條上的項目繁多,對于研發團隊,尤其是中小企業的團隊來說,綜合性公共服務平臺的出現,將有力促進其研發進度提升。目前,健康港計劃在園區內建設“5+2”公共服務平臺,進一步擴大金灣區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增強生物醫藥產業聚集效應。
據悉,“5+2”公共服務平臺分別為:生物醫藥檢驗檢測中心、醫學動物實驗中心、仿制藥質量研究中心、藥品審評認證中心、GMP培訓教育中心,以及珠海分子影像創新研究院、醫藥公共實驗平臺。
筑巢引鳳的成果正逐步顯現。截至目前,珠海國際健康港共有16家入駐企業,包括啟辰生、百試通、北京數字精準醫療、瑞思普利、泰諾麥博、綠竹生物、廣東西捷藥業、優潤、臺北頂尖生技顧問、珠海晶科瑞醫學檢驗實驗室、北科生物、鼎持生物等企業。
“由于園區內的廠房供不應求,珠海國際健康港將啟動二期建設。”林卿葉表示,二期項目分為南拓區和北拓區,其中南拓區將打造成國內外知名的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醫療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地,北拓區將打造服務金灣區產、研、服、商一體化的產城綜合發展極。
公共服務平臺之外,園區生產配套也被提上日程。
“目前健康港內已有日處理能力為2000噸的污水處理設施,能較好滿足園區企業需求。但隨著二期項目建設,對污水處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金灣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更好地為企業提供服務,同時加大水環境保護力度,金灣區啟動了金灣生物醫藥專區水質凈化廠項目,項目日處理工業廢水20000噸,將于2022年6月建設完成。
目標??2035年總產值達到1200億
生物醫藥產業是珠海六大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珠海持續加碼生物醫藥高端人才和項目引進力度,產業發展駛入了“快車道”,形成以藥品制造業為主體、醫療器械為支撐、保健品和化妝品為特色的生物醫藥產業體系。
其中,金灣區內擁有120余家醫藥企業聚集發展,涵蓋了生物制藥、化學制劑、中藥、醫療器械、保健品等領域,形成了集生產企業、研究中心、高校、產業孵化器、醫藥經銷企業為一體的“產學研銷促”的現代醫藥產業體系,約占全市生物醫藥企業總數的2/3。此外,珠海高新區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企業也超過100家,已形成了血液凈化、基因重組藥物、生命監護、醫學影像、體外診斷試劑、植介入醫療器械等六大特色產品門類。
然而,持續發力的珠海生物醫藥產業,相較于廣州、深圳等發達地區,仍然面臨著產業規模偏小、缺少重大項目以及產業增量不足的短板。
為扶持生物醫藥產業做大做強,去年8月,珠海印發《珠海市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5年)》和《珠海市促進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若干措施》,明確提到2035年,珠海生物醫藥產業總產值達到1200億元。
上述方案通過創新能力提升、產業競爭力提升、產業集聚發展、高水平開放合作、要素支撐等五大工程助力珠海生物醫藥產業補齊短板,壯大規模,提升實力,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身為醫藥企業供應商角色的百試通對于市場有著十足的敏感度,對規模化發展充滿期待。“基于目前珠海生物醫藥產業狀況,基礎研究市場有著很大潛力空間,但單從現在生物醫藥基礎量上來說,還遠遠不夠。”唐小江表示。
從區域上看,生物醫藥要形成規模化還要經歷迅速進行分化的過程,既要有基礎盤,也需要生力軍。在唐小江看來,這基于兩個關鍵因素:即市場需求和企業自身創新能力,從而在區域的層面理順整個產業的運作模式、分工、機制等核心問題。
“老的企業轉型存在困難,而新企業要想取得快速成功存在著非常高的壁壘。”陳永奇表示,普遍認為創新型生物醫藥企業投資周期長,可以說是以十年計,爆發都在后期。因此,要想培育出優質創新型生物醫藥企業,需要有持續穩定的整體環境,同時也需要更加精準有效的綜合服務體系。此外,在人才環境上,對比其他地市,目前珠海,尤其是西部地區的整體優勢并不明顯。
對此,珠海國際健康港已有著初步的長遠計劃。“如二期建設中,會適量增加企業定制化廠房,解決其特殊場地問題。”林卿葉表示,而在遠期規劃中,金航公司也將有目的性地把產城融合發展理念帶到專屬園區周邊,為生物醫藥產業及其周邊產業提供物理發展空間,為生物醫藥漫長的孵化期提供包括人才引入等持續穩定的有利外部環境。
(記者 王韶江 董謙君)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