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藥是深圳重點布局和打造的“20+8”產業集群之一,經過多年深耕細作形成了蓬勃發展的產業生態。2024年上半年,深圳生物醫藥產業增加值達130億元,同比增長10.6%。根據《深圳市培育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到2025年,深圳將建設成為全球知名的創新藥研發中心和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高地,生物醫藥產業增加值達到400億元。
202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兩位美國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微小核糖核酸(miRNA)及其在轉錄后基因調控中的關鍵作用方面的重大發現。
微小核糖核酸正在被證明對生物體的發育和功能至關重要,一條擁有廣闊市場前景的重磅賽道已然開啟。
近年來,深圳把發展生物醫藥產業作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將生物醫藥納入“20+8”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重點打造。業界認為,深圳可以借此東風,把握前沿最新趨勢,鏈接國際創新資源,進一步推動本地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提升在全球生物醫藥領域的競爭力。
“兩位獲獎者的發現揭示了基因調控的一個全新維度,在生命科學領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南方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講席教授陳煒表示,微小核糖核酸在所有動植物的諸多生理病理過程中都發揮非常重要的調控作用,它的發現為生命科學研究開辟了一片全新而廣闊的空間。核糖核酸領域今年再次榮獲諾貝爾獎,無疑將大力推動相關研究和產業發展。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重大科學發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長出來”,有時甚至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需要大批科學家在各自領域長時間默默無聞做原始創新,一點一滴的積累才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科技創新是產業發展的基礎。近年來,深圳在基礎研究領域大力投入,值得肯定。未來,深圳應該持續加強基礎研究,營造更好的創新氛圍,鼓勵創新、寬容失敗、以人為本,催生更多的原始性創新、引領性創新、顛覆性創新。
對行業而言,微小核糖核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更重要的是如何將其真正應用起來。
“微小核糖核酸太重要了,因為它能管基因的調控,所以我們對疾病的一系列認知包括治療的方法就呼之欲出了。”華大集團CEO、生物學博士尹燁表示,比如說癌癥的診斷,包括癌癥的治療和愈后方面,微小核糖核酸是可以作為腫瘤標志物的,既可以做早期癌癥的一些檢測,又可以通過調節對應的微小核糖核酸去抑制一些能夠致癌的基因,實現治療。此外,微小核糖核酸也可以用來評估藥物的安全性。
有機構表示,小核糖核酸藥物的開發是繼化學小分子藥物和生物抗體藥物后的又一重磅賽道,今年諾獎揭曉將進一步加速推動小核糖核酸藥物的落地,也會吸引行業、資本、社會等各方面的關注。深圳君常怡生物總經理王振宇表示,深圳在基因組學、核糖核酸干擾(RNAi)技術和精準醫療領域已有深厚積累。華大基因、邁瑞醫療、晶泰科技等行業領軍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具有重要影響力,且深圳還擁有深圳灣實驗室、鵬城實驗室等頂尖科研平臺。大數據企業在AI和數據處理方面的積累是深圳優勢,未來與生物醫藥企業和研究機構合作,將加速開發相關的生物信息學分析工具,以支持核糖核酸研究及其應用。比如液體活檢技術,可用于早期癌癥檢測或監測疾病進展。
菲鵬集團制藥業務總裁霍永庭表示,202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對微小核糖核酸的認可,為生物醫藥產業帶來極大影響,不僅推動了基礎科學研究的深入,更為產業的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和臨床應用提供了支撐。
諾貝爾獎對相關學科和產業影響深遠。如何通過諾獎成果連接更開闊的產業前景,深圳已經有了較好的基礎和產業布局。
在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上,深圳擁有鏈條完整的產業創新、資源集聚的金融支撐、緊密務實的深港合作,以及一流領先的營商環境等四大優勢。在產業創新方面,深圳建成了合成生物、腦解析與腦模擬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設立了全新機制的深圳醫學科學院,引領研發創新實現“0到1”的突破;布局了生物醫藥安全評價中心、大灣區藥械審評分中心,獲批全國唯一的生物制造產業創新中心;此外,規劃了約60平方公里的連片產業空間,建成了超900萬平方米的“專精特新”園區,為項目從中試到產業化提供充足空間。
(記者 聞坤 鄒媛 熊子恒)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