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國家發展改革委定期印發《全國優化營商環境情況交流》,我省部分優化營商環境經驗做法獲國家推廣,現予以刊登,供各地學習借鑒。
深圳市構建立體化海外維權工作格局 護航企業揚帆出海
近年來,中國企業在海外遭遇的知識產權糾紛與摩擦愈加頻繁,深圳作為我國科技研發的高地和對外開放的樞紐,海外知識產權維權形勢嚴峻而復雜。廣東省深圳市知識產權局依托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深圳分中心,聯合商務、貿促、海關等多個部門建立了“海外風險防控、案件監測響應、糾紛應對指導、意識能力提升、資源整合共享”的“五位一體”全流程海外知識產權維權工作體系,聚焦“事前”風險防控、“事中”精準指導、“事后”總結提升等環節,構建海外維權立體化工作格局,打造全國海外維權標桿,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深圳經驗”,為產業“走出去”構建知識產權“防火墻”。
一
多措并舉,打造海外維權護盾
(一)整合優化海外知識產權保護管理機制。一是堅持省市共建。妥善用好省級支持政策清單,優化深圳海外知識產權保護管理體系,推動建立黃金內灣涉外商業秘密保護基地,持續構建海外商業秘密保護援助體系。二是形成工作合力。發揮深圳市知識產權聯席會議統籌協調作用,推動知識產權、商務、貿促、海關等多部門聯動,面向涉案企業提供海外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服務。共同研究發布中國及重點國家地區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政策及流程指引,針對跨境電商企業提供海外知識產權糾紛及出口海關政策等個案聯合指導。三是加強市區聯動。持續深化市區兩級合作,強化深入基層、服務企業方面的優勢,及時收集分析企業海外知識產權糾紛信息,助力企業化解海外糾紛應對先機。
(二)建立完善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相關工作制度。一是制定政策文件。多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工作的若干措施》。二是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就海外知識產權糾紛協同應對工作開展合作,指導企業加強合規建設,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助力跨境電商企業進一步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完善合規風險體系構建及海外維權能力建設。
(三)創新構建“五位一體”海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體系。一是持續推進海外糾紛動態監測。建立海外知識產權糾紛常態化監測機制,實時監測歐美日韓等熱點地區和重點行業的案件動向,緊盯案件立案、禁令發布、案件審結等關鍵環節,實現涉深企業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早監測”“早預警”“早響應”。二是多維度實施海外預警分析。聚焦互聯網、軟件、智能終端、機器人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深圳企業提供定制化海外專利、商標預警分析服務。分析海外高頻原告知識產權布局及過往訴訟情況,通過“點對點”通知、公眾號推送等多渠道發布預警。三是全力強化海外糾紛應對指導。依托市區兩級聯動機制、內外部專家協同機制、“背靠背”指導機制等海外糾紛應對指導機制,為涉深企業提供“一對一”應對指導服務,協助企業第一時間梳理糾紛情況,積極應對并準備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四是常態化開展海外維權意識提升培訓。持續組織舉辦“論道”沙龍、海外知識產權保護等主題活動,以人才培育賦能海外知識產權保護,提升企業海外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能力。定期組織開展對海外糾紛企業的回訪調研活動,歸納梳理企業海外維權實務經驗與工作指引,指導中小微企業提升糾紛應對能力。五是匯聚國內外知識產權服務資源。建設海外法律信息庫、海外維權專家庫、海外典型案例庫,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立體化的海外知識產權服務資源,幫助企業迅速啟動海外糾紛的防御應對和反制布局工作。
二
成效初顯,企業出海機制護航
(一)海外知識產權糾紛風險防控機制逐步完善。提供多維度海外預警分析服務。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優勢產業,為近400家涉外企業提供有針對性的商標預警、跨境電商合規指導、海外高頻原告預警等知識產權風險防控服務。
(二)企業應對海外知識產權危機能力顯著提高。持續開展全流程海外糾紛案件動態監測,在第一時間推送案件進展信息,大部分案件在案情發布24小時內就能夠被監測到,為企業多爭取到2—3個月的訴訟準備時間。
(三)企業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防控能力大幅提升。為1335家深圳企業提供“一對一”糾紛應對指導,取得積極成效案件150件,為企業節省訴訟費用超4300萬美元,減少市場損失超21億美元,提高了深圳企業面對337調查的應訴率;發布海外知識產權侵權預警信息上千條,助力跨境電商企業防范海外知識產權侵權風險;監測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案件1355件,涉案深圳企業4598家,承接知識產權案件434宗,進入調解程序案件203宗,調解成功135宗,涉案標的額約6.32億元,調解成功率為66%。進一步優化了深圳市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大幅提升了深圳企業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防控能力。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