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根據省委深改委重點改革工作部署,惠州市、廣州市越秀區、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深圳市前海合作區等地區開展了省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試點(第一批),探索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的可行路徑。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各試點地區圍繞試點任務,積極探索信用建設新模式、新經驗,取得了明顯成效。為進一步發揮試點地區的示范帶動作用,擴大試點經驗的影響力,省發展改革委組織試點地區梳理總結了相關試點經驗,形成了系列典型案例,供各地相互學習借鑒,共同提升。
01
主要做法
為發揮創新資源集聚優勢,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2022年,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從整體上統籌“信用園區”建設工作,推出企業公共信用評價2.0版,并以園區企業公共信用等級、園區信用服務能力為重要評價標準優選“信用培育園區”,成立“中小企業信用服務中心”,聯動銀行、投融資機構、產業鏈“鏈主”、園區管理方、相關政府部門,鏈接各類創新資源,助力信用數據轉化為信用資本,以信用賦能園區、信用園區賦能優質企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02
創新亮點
一是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工作機制。實施從“信用培育園區—信用園區”“園區內信用優秀企業— 園區內信用標桿企業—全區標桿企業”的雙鏈條“以賽促評”機制。精準把握中小企業、銀行、投資機構、信用服務機構、知識產權機構、律所、科研機構等業務拓展、成長發展的需求,以信用園區為合作的平臺和橋梁,激發創新動能,提高各方參與的積極性,共同助力信用數據轉化為信用資本。
二是注重信用應用場景建設。針對制約中小企業發展中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推出“信用+園區招商管理”“信用+園區物業服務”“信用+投融資”“信用+產業合作”“信用+產業鏈創新鏈融合”“信用+品牌宣傳”等一批信用場景,服務企業發展。
三是加強園區信用公共服務。指導并協助園區對園內企業進行信用培訓、輔導、修復;支持園區對信用狀況好的企業給予租金、停車費等物業管理方面的優惠;在園區之間、地域之間搭起園區運營機構交流橋梁,開展對接交流活動。
03
實施成效
“信用園區”啟動建設以來,6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4家特色產業孵化器競選成為首批“信用培育園區”。黃埔區粵港澳大灣區中小企業信用服務中心掛牌成立,組建信用專員隊伍負責信用園區培育和中小企業信用服務。建成由12家銀行構成的“信用服務金融機構庫”,深入園區為企業提供提升信用水平、享受信用紅利的“一對一”定制服務。打造“信用+停車”“信用+租賃”“信用+市場”等10個信用應用場景,累計開展信用主題對接活動50余場,覆蓋超20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黃埔信用園區建設獲得人民日報、中國改革報、南方日報等11家中央、省、市媒體報道。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