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根據省委深改委重點改革工作部署,惠州市、廣州市越秀區、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深圳市前海合作區等地區開展了省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試點(第一批),探索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的可行路徑。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各試點地區圍繞試點任務,積極探索信用建設新模式、新經驗,取得了明顯成效。為進一步發揮試點地區的示范帶動作用,擴大試點經驗的影響力,省發展改革委組織試點地區梳理總結了相關試點經驗,形成了系列典型案例,供各地相互學習借鑒,共同提升。
01
主要做法
越秀區以農林街為試點,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的重要內容,科學制定工作方案,明確重點任務及驗收具體標準,為樓宇配備“信用管家”,在街道商會下設“信用專業委員會”分支機構,推動商會自律、居民自治、智能監測,為轄內商事主體建立信用監測數據庫,從12個維度進行智能分析,每季度出具信用監測報告,提升基層信用治理能力。評選“誠信守法經營商戶”,靈活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服務崗。布局街道“誠信教育講堂”,設置誠信教育書架,打造“誠信消費購物節”,組織開展誠信文化宣傳活動。
02
創新亮點
一是“強”根基。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街道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擔任誠信街道建設第一責任人。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把誠信文化宣傳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事項,靈活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服務崗。成立街道商會信用專委會,制定出臺《廣州市越秀區農林街道商會信用專業委員會工作規章》,圍繞會員單位以及商會信用管理所需,明確監督管理、組織協調、指導培訓等3項核心工作,開展商會自律性監管,推動轄內市場主體將誠實守信作為自覺追求。
二是“智”監管。為轄內市場主體建立監測數據庫,開展智能分析,定期出具監測報告。支持樓宇、園區等商業載體管理方批量查詢入駐企業信用狀況,根據信用評價結果對企業提供差異化服務。搭建“7+3”評價指標體系,由越秀區信用工作專家庫成員、行業主管部門、街道商會組成評選組委會,開展區域誠信中小企業評選。
三是“優”服務。梳理整合市場監管、稅務、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法院、海關等部門涉企信用服務事項,在街道政務服務中心設置咨詢窗口。為三寓賓館、匯隆大廈、中粵大廈、粵運大廈等市場主體集聚的重點商務樓宇、科創園區配備“信用管家”。深入推進“信易貸”工作,精準對接融資需求,累計促成貸款1625萬元。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