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根據省委深改委重點改革工作部署,惠州市、廣州市越秀區、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深圳市前海合作區等地區開展了省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試點(第一批),探索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的可行路徑。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各試點地區圍繞試點任務,積極探索信用建設新模式、新經驗,取得了明顯成效。為進一步發揮試點地區的示范帶動作用,擴大試點經驗的影響力,省發展改革委組織試點地區梳理總結了相關試點經驗,形成了系列典型案例,供各地相互學習借鑒,共同提升。
01
主要做法
制定印發《廣州市越秀區電力領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方案》,憑借公共信用信息報告和信用承諾書替代產權證明,有效解決老城區建筑因歷史原因無法提供可供電證明的“用電難”問題,依法依規將無正當理由欠繳電費、數額較大、經催告后超過六個月仍未繳納等信息納入公共信用信息,對3年內無欠費、竊電、違約用電等行為的優良用電主體,提供VIP綠色通道、容缺受理等便利措施。打通“南網在線APP”“南方電網95598”平臺與“信用越秀”小程序的數據共享通道,實現供電服務信息與公共信用信息渠道互通、數據互融。
02
創新亮點
一是實現供電用電“信用辦”。對老城區內因歷史或其他原因導致無產權、未確權以及無法提供可供電證明的信用優良用電主體,通過“信用越秀”小程序在廣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實時調取公共信用信息報告,并由用電主體線上作出誠信守法用電承諾,以“信用報告+信用承諾”替代產權證明。
二是深化辦電“一網通”。打造“網掌微支政”五位一體線上服務渠道,推動公共信用信息與供電服務信息渠道互通、數據互融,實現土地出讓、規劃許可、建設審批等政企信息線上交互。在EFM(全業務自助服務終端)及“信用越秀”開設“信用辦電”用電申請功能,對接廣州南沙微警認證平臺,支持“刷臉”調取用電主體電子簽章,線上完成可信身份認證,實現“用戶來回跑”轉變為“數據線上跑”。
三是推動誠信用電“主動繳”。依法依規將無正當理由欠繳電費、數額較大、經催告后超過六個月仍未繳納,竊電以及違約用電等信息納入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對3年內無欠費、竊電、違約用電等行為的誠信用電主體,提供專屬客戶經理全程服務、上門服務、VIP綠色通道、容缺受理等便利措施,縮短辦電業務時長,提升服務質量,并在節能改造、光伏發電等項目建設中優先予以政策支持,促進用電主體形成內驅型誠信用電消費習慣。
03
實施成效
目前已覆蓋低壓中小微企業全用電業務辦理,并持續在高壓用電業務探索可行性,“信用辦電”模式是南方電網五省范圍內針對因產權不清“用電難”堵點的首次改革性突破,已成功受理13家中小微企業用電申請,累計供電量超160萬千瓦時,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改革創新樣本,作為南方電網公司優化營商環境“四辦”舉措重要內容在廣東省內推廣,2022年納入用電營商環境創新領先專項行動方案,在廣西、云南、貴州、海南電網推廣。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