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根據省委深改委重點改革工作部署,惠州市、廣州市越秀區、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深圳市前海合作區等地區開展了省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試點(第一批),探索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的可行路徑。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各試點地區圍繞試點任務,積極探索信用建設新模式、新經驗,取得了明顯成效。為進一步發揮試點地區的示范帶動作用,擴大試點經驗的影響力,省發展改革委組織試點地區梳理總結了相關試點經驗,形成了系列典型案例,供各地相互學習借鑒,共同提升。
01
主要做法
在全省率先實施建設工程項目“信用快審”的基礎上,以點帶面,推動建設工程項目審批、報建、施工、審查等全流程、全閉環實施信用承諾,進一步擴大建設工程項目容缺受理范圍,深入破解堵點痛點問題,提高項目審批效率,讓項目落地跑出“加速度”,真正讓企業享受到了實惠。
02
創新亮點
一是項目審批容缺受理。在實行24項技術審查實施告知承諾制、35項行政審批實施容缺承諾制基礎上,對59項建設工程項目審批事項,以及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拿地即開工、老舊小區改造、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外線接入工程4類工程建設項目32個事項實施告知承諾制。
二是施工圖審查容缺辦理。以園區工業項目作為改革切入點,可對施工圖審查合格書實施容缺,建設單位承諾在60天內補齊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合格書,即可先行核發施工許可證。
三是施工報建信用承諾。在暫未取得工程規劃許可證情況下,建設單位確定施工總承包單位,作出信用承諾后即可對土方開挖和基坑支護先行施工,節約時間約35個工作日。
四是“免審”快速辦理。出臺相關細則,明確房屋維修類設計、既有住宅申報加建電梯等10類審批事項可采取“免審”程序快速辦理。
五是公共服務信用承諾。對惠州市“水電氣”外線工程項目申請建設工程規劃許可等公共服務事項實行告知承諾辦理。
03
實施成效
建設工程項目信用承諾制實施以來,全市社會投資項目和政府投資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間分別壓減至55和65個工作日以內,帶方案出讓土地及小型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時間控制在25個工作日以內,社會投資低風險小型項目審批時間控制在15個工作日以內,各類事項辦理時限壓縮超35%,真正實現“拿地即開工”,讓企業感受到“信用加速度”。如,2022年,旭硝子顯示玻璃(惠州)有限公司向住建部門申報公司四期新建項目施工許可時,獲得審圖合格證容缺審批服務,1天就拿到施工許可批復文件。截至2023年4月,辦理項目近7900多宗,其中容缺受理5400宗。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