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完整版,亚洲三级欧美,国产精品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資訊 > 專題專欄 > 專題 > 大灣區 大商機 > 動態要聞 > 最新動態

東莞推出促進外貿穩定增長30條“新政”

2025年04月15日 來源:南方日報

[ ]

  日前,東莞印發了《東莞市關于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方案》從開拓多元市場、夯實產業基礎、提升金融服務、優化營商環境到組織領導等方面提出30條舉措,全方位規劃外貿發展路徑,旨在防范外部風險,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為全市經濟注入新活力。

  《方案》以“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內外發力、秉持政企同力”為總體思路,強調關注國際貿易政策變化、防范外貿風險的同時,深化改革與開放,借助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升外貿發展動能。同時,強化政企協同,優化外貿發展環境,助力企業穩健前行。

  拓市場擴增量 深化全球化貿易合作

  《方案》在開拓多元市場方面提出了9條舉措。以“辦好境內外展會開拓新市場”為例,《方案》提出要通過展位費、特裝費、組團獎勵、“莞貨莞品”推介活動費用等多方面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每年發動東莞企業參加超200場東莞境外重點展會、“粵貿全球”等境外展會。每年組織發動約2000家企業參加近20場“粵貿全國”境內行業展會,支持商協會舉辦15場新品發布會。支持外貿企業參與“百千萬工程”和政府采購,深度融入“內循環”。同時舉辦好2025年中國(廣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暨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等45場以上市內重點展會,支持企業開拓內外貿市場。

  近年來,東莞一直在大力推動企業開拓新興市場。以東盟市場為例,黃埔海關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東莞市對東盟的進出口值同比增長57.4%。

  東莞中集專用車有限公司關務負責人李明川向記者表示,東盟許多港口的集裝箱貨物大幅增長,當地物流公司對于裝載集裝箱貨柜的半掛車需求增多。今年前兩個月,東莞中集專用車有限公司出口東盟的貨值達到了3528萬元,同比增長了137%。

  數據顯示,清溪保稅物流中心去年進出口總值達179億元,同比增長97%,進出口貨值在全國保稅物流中心(B型)中排名第一,其帶動效應相當明顯。自2017年5月封關運行以來,清溪B保已集聚保稅倉儲、轉口貿易、國際物流配送、流通性簡單加工等現代物流業務,業務輻射全國各地,服務近4500家外貿企業。

  因此,《方案》還提出要推動保稅物流提質增效,推動更多項目入駐虎門港綜保區和清溪保稅物流中心,力爭虎門港綜保區和清溪保稅物流中心2025年進出口突破1250億元。推動新設保稅物流企業積極開拓業務,爭取全年進出口超40億元。

  《方案》提出,全力開拓多元市場,力求通過鞏固發展外貿新業態和大力拓展新興市場雙向發力,深化多元化市場布局和全球化貿易合作,全力以赴拓市場、擴增量。

  鞏固市場份額 穩住外貿基本盤

  厚實的產業基礎是外貿發展的“基石”。作為工業大市,東莞制造業占GDP比重持續穩定在50%以上的高位水平,居全省第一。去年,東莞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2.5萬億元,“小升規”企業數量連續5年保持全省第一,1.4萬家規上工業企業位居全國前列……這些都是東莞外貿的“底氣”所在。

  正因如此,《方案》提出了擴大中間品貿易、穩定重點企業產業鏈供應鏈、支持關鍵技術企業降本增效等7條政策,聚焦鞏固傳統市場,結合東莞產業基礎和優勢,通過發展中間品、優化產供鏈布局、加強技術創新等措施,進一步提升東莞優勢出口產品的競爭力,鞏固傳統市場份額,全力穩住東莞外貿基本盤。

  如在“培育產業鏈優質企業”上,東莞將持續做好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企業和優質企業上市的引導和服務工作,優選一批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市創新型企業納入上市后備企業培育庫,支持上市企業開展橫縱向并購重組。

  在支持關鍵技術企業降本增效方面,《方案》提出要用好國家、省、市技術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政策資金,針對重點市場重點關鍵技術企業組織開展專項政策推介和定向指導,對符合條件的企業按規定予以支持。

  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雷茨智能獲得政策獎補資金后,不斷突破國際技術壟斷,打造成熟的空氣懸浮風機和磁懸浮風機雙產品線。

  “1臺300kW雷茨風機,相比傳統風機每年可節省電費約92萬元,減少碳排放約480噸。”雷茨智能裝備(廣東)有限公司創始人吳炎光說。

  據了解,雷茨智能風機已經廣泛應用于污水處理、水泥、化工、食品飲料、醫藥等多個行業,主導產品在我國懸浮風機細分領域排名前三,全國細分市場占有率約18.11%,廣東省內排名第一。

  資料顯示,近年來,東莞持續實施技術改造、兩化融合應用、智能工廠(車間)等政策,“點、線、面”協同發力,發揮鏈主企業、龍頭企業對產業鏈供應鏈的引領作用,推動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中小企業開展“鏈式”轉型。

  過去一年,東莞累計認定120個智能工廠(車間),全年新增2041家規上工業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累計達到8448家,占全市規上工業企業的60%,其中7家企業入選全省數字化優秀案例,約占全省六分之一;全年累計完成超800人次數字化人才培訓、推出811個“小快輕準”解決方案,175家企業通過咨詢診斷,452家企業實施改造。

  提升金融服務 強化發展硬支撐

  金融服務是外貿發展的重要支撐。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國家外匯管理局東莞市分局已指導轄區28家銀行,通過跨境金融服務平臺累計服務超過3000家(次)外貿企業,開展出口應收賬款融資放款合計超200億美元。去年以來,通過平臺服務超400家(次)外貿企業,開展出口應收賬款融資放款超50億美元,平臺融資規模居全省地級市第一。

  為更好地支持外貿企業,《方案》提出,東莞將加大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支持,提升跨境貿易投融資便利化水平,提升跨境金融服務水平,強化信用保險保障作用,增強企業匯率避險能力。例如,探索設立市級專項資金,給予符合條件企業進口貼息;擴大跨境貿易高水平便利化試點范圍,優化貿易新業態跨境結算服務;推廣政銀合作平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給予保費支持;優化匯率風險管理服務,降低企業外匯套期保值成本。

  位于石排鎮的東莞港電電器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研發生產小家電產品的企業,公司經理黃煥全對于“提升跨境貿易投融資便利化水平”的有關舉措十分贊同,該企業幾年前已經開始進行人民幣結算。

  黃煥全表示:“企業使用中國銀行進行結算已經很久了,目前已經跑通流程,如果有更便利的措施,企業肯定歡迎。”

  此外,《方案》還提出要強化信用保險保障作用。有序擴大出口信用保險政策覆蓋面,爭取2025年全市服務支持企業逾9000家。延續出口信保政策,給予投保企業保費不超過30%、每年最高30萬元的支持。支持企業面向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投保出口信用保險,鼓勵保險公司加大對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的承保支持力度,爭取2025年全市新興市場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規模超50億美元。

  此外,還將出臺國內貿易信用保險支持政策,聯合保險公司和保險行業協會等提高內銷保險覆蓋面,給予投保企業保費不超過30%、每年最高30萬元的支持。

  優化營商環境 提升助企精準度

  經黃埔海關所屬東莞海關監管,一列滿載液晶電視等貨物的中歐班列從廣東(石龍)鐵路國際物流基地發出,它將通過滿洲里口岸出境,前往歐洲。這是廣東(石龍)鐵路國際物流基地今年3月恢復中歐班列運營以來,發運的首列中歐班列。

  中歐班列的恢復運營,是東莞優化跨境物流通道的精彩“縮影”。

  在此次出臺的《方案》中,優化營商環境同樣是重點。要求聚焦外貿減負增效,除暢通物流通道外,還提出從優化跨境物流通道、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服務企業減負穩崗、強化貿易救濟避險等多方面入手,全力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穩定企業預期,提振外貿發展信心。

  把視線聚焦到東莞,東莞海關設立中歐班列出口服務專窗,一對一為企業提供定制化服務,指導企業提前做好貨源組織和出口計劃;發揮出口監管倉庫功能,吸引周邊地區貨源,解決中歐班列拼貨、配貨難題;優化監管通關模式,一站式辦理報關、查驗、放行等通關手續,大力推行“7×24”預約通關,有力保障石龍恢復運營后首列家電專列順利發運。

  在提升通關便利化方面,《方案》提出要發揮市外向型經濟創新發展工作專班作用,聚焦“一鎮(街)一策”塑造特色品牌。落實《東莞市進一步提升通關便利化的工作舉措》3項11條措施。還將支持更多企業申請AEO海關高級認證,對新獲得海關高級認證的生產型企業、外貿新業態(跨境電商、保稅物流)企業,一次性獎勵30萬元等。

  《方案》還提出要系統強化涉外法律建設。要推廣“貿法通”涉外法律綜合服務平臺,指導企業在風險防范、出口管制等方面用好用足平臺各項線上服務功能。依托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東莞分中心,向企業提供海外知識產權布局、保護和糾紛應對指導服務。鼓勵企業開展海外知識產權布局和維權,對取得國際注冊的商標給予資助,每家企業每年最高資助60萬元;對開展海外知識產權維權并取得勝訴或達成和解的項目,每個案件按照支出成本的20%最高資助50萬元,每家企業每年最高資助100萬元。

  ■專家訪談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

  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

  為外貿城市轉型升級

  提供可借鑒范例

  面對全球貿易格局深度調整,《東莞市關于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工作方案》引發關注。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在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表示,從穩外貿視角出發,東莞這一做法既貼合本地實際,又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范例。

  記者:這30條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精準舉措,對于東莞乃至全國外貿城市具有怎樣的戰略意義?

  白明:作為制造業重鎮,東莞能夠穩住外貿,對于全省乃至全國的穩外貿工作而言,都是一種信心的提振。

  這30條舉措,從穩外貿的角度來看,其做法既因地制宜,又具有示范意義。這30條未必都是“大手筆”,但都是精耕細作的“工筆畫”。特別是針對外貿發展及其產業基礎,做了很多細致入微的工作。

  記者:《方案》提出要推動企業開拓多元市場,你認為這些舉措對東莞外貿企業有怎樣的幫助?

  白明:東莞每年組織境內外展會幫助企業拓展市場,形成“海外拓增量+國內穩基本盤”的市場開拓體系。從第135屆廣交會的效果看,東莞展團接洽的客商主要來自土耳其、墨西哥、俄羅斯、中東以及中亞等國家和地區,形成東莞市海外訂單的新增長極。這一局面有利于東莞通過“一帶一路”市場,降低對歐美傳統市場依賴,實現外貿銷售額增長。

  記者:《方案》提到“解決關鍵核心技術”等舉措,東莞作為制造業大市,目前產業鏈優勢主要集中在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等領域,這些措施對提升出口產品附加值的作用如何?

  白明:東莞在電子信息、高端裝備領域的產業鏈優勢,可通過技術攻關、產業協同等方式,向高附加值環節躍升。例如聚焦芯片等領域,要加強技術攻關,打破國外壟斷,服務華為、比亞迪等企業。也可以通過產業鏈龍頭企業整合上下游企業,如vivo手機帶動本地供應商協同開發折疊屏手機,提升集群效應。

  記者:東莞積極探索出臺跨境電商陽光化政策,計劃拓展的“貨運通道網絡”是否會與國內其他港口城市(如深圳、廣州)形成同質化競爭?如何體現差異化優勢?

  白明:東莞跨境物流需避開與廣深“硬碰硬”,因地制宜優化跨境物流。深圳港強在國際干線,廣州港強在內貿樞紐,東莞可依托虎門港綜保區打造“灣區快線”,聚焦“香港機場—東莞”空陸聯運,滿足跨境電商48小時全球達需求。

  記者:《方案》提出擴大中間品貿易,提升通關退稅效率,但中小企業往往面臨技術適配和資金門檻。東莞應如何更好地推動中間品貿易平臺建設?

  白明:針對中小企業技術適配和資金難題,東莞通過金融支持推進中間品貿易平臺建設。如設立相關專項基金,對使用平臺的中小企業給予相應的補貼。其次,東莞可借鑒“企莞家”平臺經驗,開設東莞中間品貿易數字化平臺,整合報關、物流、退稅等多種功能,企業通過平臺可實現快速通關。

  (撰文 戴雙城 官小群 林海金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胶南市| 芦溪县| 澄江县| 肃宁县| 阿图什市| 梅河口市| 华安县| 祥云县| 扶风县| 佛山市| 鲁甸县| 宜春市| 噶尔县| 进贤县| 德清县| 蓬安县| 衡阳市| 岗巴县| 榆树市| 乳源| 宿迁市| 红原县| 普兰店市| 习水县| 高邮市| 东光县| 图木舒克市| 辽阳市| 遂平县| 保德县| 涟水县| 会昌县| 平和县| 新乡县| 彭泽县| 建平县| 沙湾县| 常山县| 苏尼特左旗| 天长市| 临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