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普華永道聯合南方日報正式發布調研半年多的《2023粵港澳大灣區民營經濟營商環境報告》(下稱《報告》)。《報告》挖掘粵港澳大灣區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培育科技型制造企業的創新舉措,探索大灣區營商環境與全球一流的“對標”與“對接”。
灣區聯通??
與國際營商環境對標對接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涉及“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這是世界上其他灣區建設所沒有的。
在此基礎上,大灣區內亟須改進的問題,落在國際營商環境標準和規則的“對接”和“對標”上。規則對接了,要素流動了,實現規則要素的“軟聯通”,有利于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水平的提升和企業國際競爭力的提高。
與國際規則接軌的關鍵,正是大灣區的“聯通”——實現粵港澳的規則互通,內地與香港對接,將更有利于與國際規則對接。
比如,《報告》指出,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身份認證、電子證照等信息資源共享互認方面,對內地企業和港資企業“同事同標”,等等。這些舉措有利于推動內地與香港之間的規則銜接、機制暢通,把大灣區建設成統一的大市場,吸引國際化企業前來投資經營。
珠三角9市需要加快與香港營商規則對接、產業協同,實現人才、數據和資金的跨境流動,專業機構積極擔當粵港澳“超級聯系人”和“超級增值人”,鏈接各種資源和要素,共同構建大灣區良好的營商環境。
灣區提質??
讓“小巨人”企業被市場看見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民營企業中實力與潛力兼備的一個群體,如今已成為大灣區科技創新的主力軍。
廣東近八成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位于深廣莞佛4個GDP萬億級城市。從行業分布來看,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智造、新材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等四個賽道的“小巨人”企業數量占八成。
在新質生產力的升級賽率先起跑的灣區,未來還要持續提質,切實解決“小巨人”企業痛點難點問題尤為關鍵。
《報告》指出,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小巨人”存在數量與規上工業規模不匹配、科技創新能力有待提高、融資難和資金短缺、人才引進和培養難度大、參與全球競爭能力不足等問題。
《報告》對粵港澳大灣區提出培育“小巨人”的幾個方面建議:加強產業鏈融通發展,由“鏈主”來培育小巨人;開展產學研深度合作,加速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落地;加大政府引導基金及國資基金的投資思路和投資力度;加強企業治理,提升合規水平和綜合競爭力;廣東各地政府把“小巨人”列入“上市預備隊”,結合不同賽道、不同階段的企業需求,提供針對性的要素供給。
灣區升維??
促民營經濟發展舉措百花齊放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經過多年發展,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民營經濟最發達、民營企業最集中的城市群之一。
營商環境的“升維”,也得益于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政策支持。多年來,大灣區各城始終當好服務企業的“娘家人”,給民營經濟的持續發展壯大提供信心和動力。
《報告》充分反映各地促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百花齊放”的舉措。
港澳持續構筑國際一流營商環境高地。香港位居全球營商環境領先前列,多項經驗值得大灣區其他城市學習,降低企業遵規成本的“精明規管計劃”經驗入選大灣區榜單案例。澳門則有不少促進投資和優化企業經商的做法值得關注,如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通過投資者“一站式”服務、落實“以展招商”、推廣澳琴一體化營商優勢等舉措,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等珠三角城市的案例則充分體現出各自城市的特點。
深圳“先行示范”的創新特點突出。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牽頭,推動深圳地方征信平臺與轄內金融機構深度合作,以征信賦能打通企業融資“最后一公里”。“深i企”平臺為廣大企業提供政策精準直達、政務一窗辦理等一站式涉企服務。
廣州側重以改革促進產業發展。廣州市科技局創新開展科技金融特派員工作,打通“科技+金融”梯次培育最后一公里。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在提升企業開辦效率、降低準營門檻、提升服務水平等方面不斷探索和實踐“黃埔樣本”。
佛山聚焦服務專精特新企業。佛山市市場監管局持續開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知識產權強企建設工作,2022年,佛山推動9個示范企業和20個優勢企業成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及優勢企業,全市累計201家,排名全省首位。佛山市稅務局依托“佛山扶持通”平臺創新打造“創享易”服務,為“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增添動能。
東莞市發展和改革局出臺的《關于加快打造與廣深一體化的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則提出,打造與廣深一體化的營商環境,強化優質產業空間供給保障。
此外,《報告》案例還覆蓋橫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粵港澳平臺。例如,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法律事務局打造法務集聚區,釋放示范效應,在法治領域豐富“一國兩制”新實踐。
在河套深圳園區的實驗室做研究、在廣州南沙的創業工場進行項目路演、在珠海橫琴的寫字樓處理跨境業務……大灣區這片創業熱土上,每天都有許多創業者在澎湃浪潮中書寫故事。錨定營商環境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的目標,大灣區需要更好地與國際對接,需要企業更有實力走向國際,也需要“百花齊放”的政策支持。
(撰文 徐懷)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