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完整版,亚洲三级欧美,国产精品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資訊 > 專題專欄 > 專題 > 大灣區 大商機 > 動態要聞 > 最新動態

國務院“點兵”廣州,營商環境創新試點這么干!

2021年11月26日 來源:南方+

[ ]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在北京、上海、重慶、杭州、廣州、深圳6市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

  11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政策吹風會,介紹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政策,北京、上海、廣州3市分別介紹了創新試點城市建設推進情況。11月25日,《意見》正式對外公開,共提出10方面、百余項改革舉措,提出的改革事項直接回應市場主體期盼、直接服務產業發展、直接助力經濟民生。

  《意見》的發布,為6座試點城市在營商環境改革上的創新探索指明了方向。在做好《意見》提出的“規定動作”基礎上,試點城市也將結合當地產業布局和發展重點,打造各具特色的營商環境“單項冠軍”。

  好的營商環境是城市發展動能的催化劑。廣州將如何書寫這道關于營商環境創新試點的“同題作文”?

  記者日前從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處獲悉,圍繞《意見》提出的試點目標、改革任務、具體事項,廣州正逐一研究論證,抓緊制定廣州實施方案和工作舉措清單,堅持以制度創新和制度供給為關鍵,做到臺賬式管理、項目式實施、節點式推進,系統化推動各項創新試點任務率先落實落地,打造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的“策源地”和“試驗田”。

  回應市場主體訴求

  打造“管家+專家”服務新模式

  《意見》指出,創新試點城市要“加快建立健全高效便捷、優質普惠的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國家層面將優化數據資源授權模式,探索實施政務數據、電子證照地域授權和場景授權,支持試點城市加快打破信息孤島,擴大國家部委和地方間系統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范圍。

  這意味著在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工作中,數字技術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近年來,廣州市圍繞“數字政府”改革,以“改革創新制度化、業務辦理集成化、公共支撐集約化、業務協同數據化”為抓手,應用先進數字技術,推進政務服務線下進一窗、線上進一網。

  在辦理政務事項層面,廣州全面推行“集成服務”,推進企業市民辦事“只進一扇門”“只到一扇窗”,大大縮減了企業和市民的辦事時間成本。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全市市級共44個部門1844個政務服務事項進駐市政務大廳,其中1816項進駐實體“一窗”綜合受理,“一門”率達100%,“一窗”率達98.48%;已與16個省內城市、15個省外城市共4656項事項實現“跨域通辦”。

  政務服務突破時空限制的同時,針對企業和人才的政策兌現服務也可以“一站式”辦理完成。

  在廣州,市、區政務服務大廳共開設了23個政策兌現綜合受理窗口,全市納入高層次人才住房補貼、博士和博士后中小客車指標競價補貼等各領域政策兌現事項超1000項。

  當企業在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遇到困難時,“全程免費代辦”服務讓企業辦事更便捷高效,也讓政務服務的“廣州溫度”傳遞至每一個市場主體。

  通過構建市本級+11個區+空港及琶洲的“1+11+2”企業代辦服務體系,廣州已經能夠無償為工程建設項目單位提供政策咨詢、業務指導、審批協調、幫辦代辦等服務,為重大項目單位提供“一企一策”精準代辦服務。截至目前,市級代辦服務隊伍已為2220多家企業、3240個工程建設項目提供代辦服務,涉及年度投資總額約4315億元。

  接下來,廣州市將逐項梳理國家層面系統數據在全市應用的業務場景,圍繞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減證明”“減材料”,推動政務服務和行政審批流程再造,推出更多“一件事”主題套餐,實現事項聯合辦理,進一步擦亮“穗好辦”政務服務品牌,建設“穗智管”城市運行管理中樞,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和市民群眾高頻服務事項,全力打造“管家+專家”服務新模式。

  讓數據充分發揮價值,讓服務更加精準到位,這是廣州對所有市場主體的承諾。

  健全新型監管機制

  積極探索實施數字經濟領域監管創新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水和土壤,城市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新生事物的驅動。而新產業新業態的成長,往往需要一個更具包容性的市場環境。

  《意見》明確要求創新試點城市“進一步加強和創新監管”“夯實監管責任,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全流程的監管機制”“對新產業新業態實行包容審慎監管”。

  隨著“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被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廣州市堅持“放管結合”,不斷創新和完善監管,加快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市場監管機制,推動用有限執法資源實現對市場有效監管。

  “雙隨機、一公開”,是指在監管過程中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抽查情況及查處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

  在廣州,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抓手實現的跨部門監管,正在不斷減輕企業負擔、優化營商環境。全市統一的“雙隨機、一公開”綜合監管平臺,如今已覆蓋市、區、街(鎮)三級,共510個部門;統一的工作流程,讓工作流程統一化、痕跡化、智能化。

  在依法編制多領域市場輕微違法經營行為免處罰清單的基礎上,廣州還全國首創“雙免”新模式,即率先探索研究免行政強制工作,同步編制多領域市場輕微違法經營行為免強制清單。

  這一模式,將依法慎重實施行政強制,盡可能減少監管執法活動對市場主體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為企業提供了更有溫度、更具包容性的市場環境。

  同時,廣州已經基本實現監管糾錯容錯機制的“立體式”覆蓋。

  接下來,廣州將堅持把“放”和“管”統一起來,把有效監管作為簡政放權的必要保障,聚焦創新試點改革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在充分研究論證和風險評估的基礎上,進一步厘清監管職責,創新監管機制,完善監管標準,制定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全流程監管舉措,建立與試點要求相適應的監管制度,全面提升質量和安全防控能力,確保創新試點改革不觸碰安全底線。

  同時,廣州還將積極探索實施數字經濟領域監管創新,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在總體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為“四新”經濟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營造開放包容又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

  改革尖兵領跑

  廣州開發區努力為全國營商環境改革闖關探路

  《意見》提出,“試點城市轄區內開發區具備較好改革基礎的,可研究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為創新試點工作探索更多有益經驗”。

  19日舉行的政策吹風會上,廣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勇表示,廣州開發區是首批國家級開發區之一,是廣州實體經濟的主戰場、改革開放的主陣地,歷年來諸多改革舉措在全國首開先河,形成了一系列可復制可推廣的寶貴經驗。

  “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在廣州開發區,活躍的市場主體猶如“精兵猛將”,用孜孜不倦的創新,寫下了一個個屬于廣州開發區的傳奇故事。

  在這過程中,廣州開發區始終將營商環境改革作為“頭號工程”, 圍繞市場主體準入準營、投資建設便利化、科技創新、涉企服務等領域,打造政策兌現“免申即享”、承諾制信任審批、工業快批等品牌。

  這使得讓廣州開發區不僅成為企業蓬勃發展的沃土,也成為廣州探索營商環境改革的引領之地。

  為了便利市場主體經營,廣州開發區打造了全省首個“企業開辦無費區”,并推進承諾制信任審批3.0改革,119個審批事項實行信任審批,全省首推“四品一械”100%“證照同辦”。

  工業項目的投資建設,廣州開發區更是跑出新速度。

  該區推出的“工業快批10條”,推行信任籌建,實現“快籌快建快投”。一般工業項目基坑開挖階段施工許可審批工作日平均1.5個、最長3個,項目籌建周期縮短超6個月。

  在廣州開發區,小鵬汽車僅用6個月即完成23萬平方米廠房建設,樂金OLED項目僅用1年時間即完成56萬平方米廠房建設,粵芯半導體項目僅用14個月即完成從取得用地到建成投試產全過程。

  如果說提升工程建設速度是“硬功夫”,那么對區內企業的培育孵化與知識產權的運用保護則是“軟實力”。

  打造“1+1+3+N”戰略創新平臺體系,重大創新平臺得到充分自主管理權,并賦予科研人員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建成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科技孵化器集群,孵化企業超6000家;通過“研發—孵化—加速—產業化”全流程服務,推動中小企業創新創造和成果轉化。發行全國首支純專利權、純商標權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已累計4支產品融資額超10億元。落地全國首單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險,已累計為15家企業提供4475萬元出海風險保障。

  根據《意見》的要求,廣州將堅持把差異化探索和可復制可推廣有機結合,支持廣州開發區深化“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創新實踐,在高質量完成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改革“規定動作”基礎上,圍繞打造中小企業創新創業新引擎、探索涉企服務新路徑、構建事中事后監管新機制、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等方面,探索開展更多原創性、差異化的“自選動作”,形成“廣州經驗”,努力為全國營商環境改革闖關探路。

 ?。ㄓ浾?黃舒旻 通訊員 穗發宣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盘水市| 运城市| 麟游县| 从化市| 德清县| 项城市| 大冶市| 天镇县| 澄迈县| 宁波市| 金乡县| 克什克腾旗| 方正县| 萨迦县| 芮城县| 炉霍县| 任丘市| 休宁县| 北碚区| 漳浦县| 高要市| 区。| 宜良县| 科技| 北辰区| 和林格尔县| 政和县| 秀山| 城固县| 章丘市| 福海县| 北碚区| 安平县| 云梦县| 鄂温| 龙岩市| 漳浦县| 霍邱县| 瓦房店市| 南陵县| 昌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