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東海醫藥健康產業園入圍全省十大生物醫藥健康產業園。戴嘉信 攝
突破千億大關后,佛山生物醫藥健康產業又有大動作。4月14日,佛山市召開2025年生物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10項具有創新性和臨床應用價值的藥械產品集中亮相,并重磅發布全市生物醫藥健康產業地圖。
當天上午,一批生物醫藥健康產業重點項目集中簽約落地佛山,計劃投資總額超70億元,項目涵蓋醫藥研發、醫療器械生產、醫療機器人、康養等多個領域。
佛山千億生物醫藥健康產業,蓄勢再騰飛。
突破1000億
產業規模位居全省前三
當天上午,佛山市政府分別與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核健康投資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協議,計劃投資總額60億元。下轄的禪城、南海、順德、高明、三水五區,也簽下了精創浩達醫療機器人、佛山春暉優品養生養老中心、百姓堂藥業總部、明珠生物醫藥研發基地、國家人類基因組北方研究中心創新診療研究院佛山基地等5個項目,投資總額10億元。
“我們看好佛山巨大的發展潛力、優質的營商環境,更加堅定在佛山發展的信心決心。”現場簽約項目代表紛紛表示,將堅定不移加大在佛山的投資力度,確保項目高效落地,拓展更多合作領域。
佛山素有“嶺南藥祖”“廣東成藥之鄉”等美譽,醫藥健康產業歷史悠久。近年來,佛山重點培育發展生物醫藥健康產業,加強產業培育發展和招商引資工作,并出臺了一系列的專項政策,逐步構建起醫療器械、現代中藥、中醫藥、化學藥等多門類蓬勃發展的產業格局。
尤其是近兩年,佛山大手筆、高標準規劃建設云東海醫藥健康產業園,與省藥監局合作共建藥品監管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先行區。同時整合資源,打造“南方牙谷”“南方眼谷”“南方美谷”“南方康谷”“南方骨谷”等品牌項目,產業集聚化、專業化、規模化發展格局初步成形。
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佛山累計引進億元以上的醫藥健康項目超過85個,簽約投資總額800億元,引入院士工作站3個,建成省級重點實驗室2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70家,產業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加速集聚。
目前,佛山全市共有藥品生產企業56家,醫療機構制劑室8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709家,化妝品生產企業393家,排名全省第三。2024年,佛山生物醫藥健康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同比增長了26%,連續三年實現了兩位數的快速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當天下午的高質量發展大會上還現場發布了佛山市創新藥械目錄,包含5個藥品和5個醫療器械,涵蓋了抗腫瘤、心血管、神經系統等多個治療領域,其中不乏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新藥。
“佛山生物醫藥產業規模位居全省前三,產業發展態勢令人振奮。”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有關負責人表示。
企業所需服務所向
為產業發展搭建優質生態環境
成績的背后,是佛山無數個日夜的謀劃與努力。
佛山市宇森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多次表達一個觀點:縮短醫藥器械產品研發和上市周期,是醫械企業最迫切的需求。
企業所求,就是佛山市各級政府的努力所向。過去一段時間,相關部門緊密對接國家藥監局藥械審評大灣區分中心、省藥監局審評中心,與省藥監局合力建設“兩所一中心”,即藥品檢驗所、醫療器械檢驗所、藥械評審認證中心,著力培育審評注冊技術人才隊伍,提供前置溝通指導服務,全力打造集注冊檢測、生物安評、產品改進、法規咨詢、體系建設及跟蹤驗證于一體的全鏈條公共服務體系,提升創新藥械產品研發上市效率。
同時,通過在佛山云東海醫藥健康產業園設立分支機構、內設機構等,提升云東海醫藥健康產業園公共服務技術支撐水平。
一個具體可感的案例是,今年2月,首個地級市藥械注冊指導服務工作站在云東海醫藥健康產業園揭牌成立后,通過早期介入,配備專職聯絡員,“一企一策”為企業提供注冊申報、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等全流程支持,幫助唯智醫療科技(佛山)有限公司在3個月內成功獲取醫療器械注冊證。
眾所周知,生物醫藥健康產業是典型的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的產業,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是其發展的根本保障。
為此,產業專班積極對接省衛健委、三水區等,推進高水平臨床研究與轉化醫學中心、高水平醫學動物實驗中心等項目建設,加大推進CRO和CDMO等臨床研究服務機構建設,強化南方醫科大學順德校區、佛山大學科研支撐,為企業提供“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人才+應用研究支撐”全要素轉化技術支撐。
當天的大會上還揭牌成立了佛山市醫工融合技術支持中心季華實驗室基地。未來該基地將為生物醫藥科研成果的轉化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
不僅如此,佛山還依托國企基金建立“以投代引”機制,全市新設或引進投資醫藥健康領域的基金19只,千燈湖創投小鎮范圍內投資醫藥健康領域的基金產品達159個,累計投資額超過41.6億元。同時定期舉辦項目路演活動,加強優質醫藥健康項目與社會資本合作,為企業注入金融活水,助力企業發展。
發布產業地圖
掛圖作戰加速集群發展
攻破千億大關,佛山生物醫藥健康產業接下來的路要如何走?這場產業大會給出了清晰作戰圖:當天下午,佛山重磅發布了全市生物醫藥健康產業地圖。該地圖涵蓋佛山五區20個產業集聚區、57個產業園、3.8萬畝產業載體,以及高校與科研院所、科創平臺、重點企業、醫療機構以及重點園區等全產業要素,也逐一列明佛山五區發展生物醫藥健康產業的優勢與發展定位,真正實現全市一盤棋統籌,五區差異化發展,有效助力企業精準布局、科研機構精準對接、政府精準施策。
具體來看,作為中心城區的禪城區,擁有4個產業集聚區、400畝產業載體,坐擁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佛山市中醫院、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佛山復星禪誠醫院等優質醫療資源,以及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廣東省創新藥轉化醫學研究院等科創平臺。未來,禪城將瞄準新藥研發、骨科醫療機器人、健康美容等領域,致力打造創新藥研發高地和醫療機器人策源地。
與之毗鄰的南海區,是生物醫藥健康產業最為集聚的區域,擁有6個集聚區、4500畝產業載體。轄區內擁有季華實驗室、仝小林院士工作站、佛山大學、東軟學院等科研與教育資源,以及中科安齒、歐譜曼迪、一方制藥等重點企業。未來,這一片區將瞄準口腔、眼科、康復、骨科、中醫藥等優勢領域,全方位打造“南方五谷”優勢產業集群。
順德區已形成5個產業集聚區、3400畝產業載體,擁有南方醫科大學順德校區和順德醫院、美的和祐醫院等醫療資源,以及美的醫療、漢騰生物等重點企業。諾貝爾獎得主馬歇爾的國際頂尖實驗室資源也匯聚于此。未來,該區域將聚焦智慧醫院、醫療機器人、醫工融合等領域,致力于打造全鏈條協同的醫藥健康創新走廊。
高明區、三水區分別有2個、3個產業集聚區,其中高明具有優質生態和珠三角樞紐機場的區位優勢,未來將瞄準中醫藥、醫療器械領域,致力于成為灣區中藥現代化產業標桿。
三水區轄內的云東海醫藥健康產業園,入圍全省十大生物醫藥健康產業園,坐擁“兩所一中心”的科創平臺。未來該區域將聚焦醫療器械、化藥生產領域,打造生物醫藥健康產業新地標。
“地圖已繪就,佛山歡迎您。”會上,佛山向天下英才發出邀約,期待更多產業相關方選擇佛山、投資佛山。廣東省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加強部門協同,向佛山傾斜更多優質資源,全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地。
(撰文 黃艷姿 邱日華 佛衛)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