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開辦半天拿證,重大項目“拿地即開工”,全市企業“一照通行”,12345熱線企業直通車15秒內接通,不動產登記零跑動、零紙張、1小時辦結……營商環境的城市競逐,東莞總在“爭”。
給企業爭時間、爭成本,給城市爭引力、爭發展。近日,記者深入到辦事大廳、職能部門、村社區,解密“放管服”改革和營商環境優化的東莞新探索。
爭速度 全市都快才是真的快
今年以來,東莞已針對營商環境接連出臺6個文件,包括《東莞市2023年政務服務全城便利化服務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東莞市社會投資類重大項目代辦服務實施方法》《東莞市優化提升市場主體訴求響應服務工作方案》《東莞市莞家“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管理制度》等。
這充分彰顯了東莞爭創灣區一流營商環境的決心,也意味著東莞將全力提升政務服務效能與經濟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
在石排鎮,新能源龍頭企業嘉尚動力的儲能鋰電池生產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工地一派熱火朝天;洪梅鎮的洋興氫藍時代氫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制造項目,不僅“拿地即開工”,還實現建筑工程規劃許可證等“五證齊發”。
對于“直筒子市”來說,鎮街快,才是真的快。由莞家代辦、“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等改革成果組成的“營商禮包”,已觸達東莞鎮街園區、村社區,全市經營主體有多“服”同享。
近年來,東莞獲評營商環境便利度“全國標桿城市”,市民服務中心、厚街鎮、大朗鎮政務服務中心成為全省標桿大廳,市民服務中心綜合服務團隊獲全國“巾幗文明崗”“廣東省工人先鋒號”,多項改革創新做法向全省推廣。
今年,東莞政務服務正從“全域標準化”走向“全城便利化”。全市范圍內,同一事項在市鎮村三級政務服務大廳、線上線下辦事窗口實現受理標準、審批流程、審批時限、答復口徑、操作指引“五統一”,全市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程度達98.8%。
兩年改革中,審前服務體系建設成效顯著。東莞在全國首創政務服務統一知識庫,統一12345熱線、辦事窗口等各渠道回復口徑,實現企業群眾辦事有問速答、答有標準、標準全市統一。
今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縱深推進,東莞發力“灣區通辦”“跨省通辦”“全國通辦”,與廣州、深圳等12個省內地市實現1316項事項“灣區通辦”,與17個省外地市實現“一地交件,全國通辦”。
“10分鐘政務服務圈”也在升級。目前,全市布設具備“莞家政務”功能的自助終端2198臺,可辦307項本地業務、435項跨域通辦業務。
在良好營商環境的培育帶動下,東莞經營主體活力持續迸發。截至2022年底,各類經營主體突破158.4萬戶,穩居全省地級市第1,連續10年保持10萬戶以上增長;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9099家,排名全省地級市第1;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110家,排名全國地級市第5。
爭的是速度,也是口碑。市鎮服務同效、集約智能高效的政務服務體系,為東莞“栽桐引鳳”增添了一份底氣。
爭到位 做好企業“貼心人”
在道滘鎮政務服務中心“一窗通取”窗口,看著營業執照和印刷經營許可證緩緩印出,東莞市英凱包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企業負責人周偉直言,“以往辦證照最快也要3個工作日,現在1個工作日就辦下來了!”
這背后是東莞積極推進“一照通行”的工作寫照。2021年,廣東省在東莞等地開展“一照通行”改革試點。東莞推動全市“一照通行”系統建設,聯通企業開辦一網通辦系統,實現證照聯動改革,打通了企業“準入”“準營”服務鏈條。
從企業開辦到全生命周期,從“一照通行”到“企莞家”升級,東莞涉企服務正遍地開花。
“企業有問題,就找‘企莞家’”正成為東莞商界共識。全市超3.4萬家企業、5.8萬名企業高管都是“企莞家”用戶。“企莞家”3.0版現已上線,聚焦企業最關注、問題最突出、需求最迫切的領域,進行精準幫扶,進一步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東莞正以營商環境之“優”,激發經營主體之“活”。
“還好營商環境專線員反應迅速,我們項目可以開工了。”提交資料次日便拿到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廣東睿芯智慧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李煜表示有些驚喜。
營商環境專線是12345熱線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整合涉企服務資源打造的、覆蓋全市經營主體的服務專線,提供政策咨詢、紓困解難等“一站式”服務。目前共受理企業訴求15.4萬件,辦理時長縮至2.6個工作日。
依托12345熱線工單系統,東莞還升級打造企業市長直通車,為重點企業主要負責人開設專用賬號。企業家可點對點向市長、副市長反映重大問題訴求。當前,服務對象已從首批130家拓展為500多家。
提升莞企轉貸資金使用效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與17家重點金融機構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爭取未來三年獲得新增授信約1.4萬億元、保險保障金額約145萬億元;出臺28條措施,支持中小微企業防范匯率風險,增強對重點領域的金融要素保障……惠企“組合拳”連續出招,正不斷厚植優質營商環境土壤。
爭陽光 將公平“置頂”
8月21日,東莞發布《關于加快打造與廣深一體化的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圍繞對標機制、政務服務、項目保障、對企服務等六方面推出25條政策,再度向外界釋放其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服務經營主體加快發展的鮮明態度和強烈信號。
值得注意的是,東莞對標對表廣州深圳,“刀子向內”抓緊補齊短板,包括市政公用基礎設施服務、招投標和政府采購市場秩序、公共資源交易監管等重點領域。
2022年,世界銀行公布了“宜商環境”新評價體系。對應其中的“市場競爭”“獲得水電氣”等指標,東莞早就打響了“升級戰”。
“拿標書、投標、下載中標通知書都在網上辦好,不用到交易中心現場,也不用收投標保證金,為我們企業減輕了資金壓力,也節省了很多時間。”東莞某物業管理公司經理說起最近的中標項目,直言如今參加政府投標“很先進”。
先進來自于采購全流程電子化、無紙化,來自于零成本、零門檻的減負成果。
今年以來,東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聚焦企業難點痛點,推出政府采購全流程電子化、遠程異地評標常態化、全面取消收取投標保證金和降低投標門檻等重點舉措,大力降低企業交易成本,完善經營主體平等參與政府采購活動保障體系。
市政公用業務方面,東莞在全省率先實現水、電、氣等業務網上“一鍵”便捷辦理,企業人員不離崗位、居民足不出戶都可辦事。
以“水”為例,東莞落實用水營商環境改革要求,提升供水能力和服務品質,打造24小時網上營業廳,讓市民可享受一鍵報修、水費查繳等30多項服務“指尖辦”。同時,為了降低企業群眾用水成本,全面推行用水報裝接入工程“零收費”,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項目可獲得用水外線工程“免審批”。
對標廣深一線,東莞要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這個“陽光的行動派”,又出發了。
(策劃 江強 靳延明 統籌 戴雙城 撰文 陳琬瑩 龔菊)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