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候任行政長官岑浩輝,將于2024年12月20日就職。而他就職當天,也是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的紀念日。
1999年澳門回歸祖國后,岑浩輝一直擔任澳門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院長,直到今年8月因參選特首辭職。在近25年的終審法院院長任期內,他先后經歷過三位特首,無一例外都是土生土長的澳門人,且有著強大的工商界背景。而岑浩輝具有鮮明的平民色彩,受到外界高度關注。
岑浩輝。
1962年,岑浩輝出生于廣東省中山市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后考上北京大學法律系,又在因緣際會之下來到澳門。從1986年來到澳門算起,岑浩輝在這里工作生活近40年,見證了澳門回歸前后日新月異的變化,也把根扎在了澳門。“我在澳門成家生子,子女兒孫均在澳門出生,三代在澳。”岑浩輝笑稱,自己已經是個“老澳門”。
工作中的岑浩輝給人嚴肅認真的印象,但私下里他愛說愛笑,喜歡做飯,是菜市場檔口的熟面孔。“賣魚、賣蝦、賣蠔的都認識我,還會留意我多久沒來了。”岑浩輝說,自己喜歡煙火氣,也最愛澳門濃濃的人情味。而這種對澳門深厚的情感,也成為他參選特首的初心。
“回歸25年來,澳門取得飛躍式發展,但在發展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挑戰需要解決。”岑浩輝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坦承。在此前發表的施政綱領中,他提出,自己的愿景是,通過五年的努力,打造“法治澳門”“活力澳門”“文化澳門”“幸福澳門”。
“我希望能在未來五年,推動政治、社會、經濟、民生各領域變革發展,讓澳門變得更好,讓廣大澳門居民進一步感受‘一國兩制’所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岑浩輝說。
■ 對話
四大愿景
不僅是競選口號更是發展目標
記者:今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在這個重大節點當選新一任行政長官,對您有何特殊意義?您將如何帶領特別行政區新一屆政府積極落實習近平主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
岑浩輝:國務院任命我為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任行政長官,習近平主席也發表了重要講話,對未來澳門的發展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這是習近平主席和中央對我的信任,我作為新一任行政長官感到很光榮。
行政長官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職位,是推進“一國兩制”在澳門行穩致遠的第一責任人,我會帶領澳門各界,會同我們的新一屆特區政府的主要官員勠力同心,不負主席和中央的重托,全力以赴落實好習近平主席對我們特別行政區未來發展的重要指示。
澳門風光。新華社 發
第一,我們要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決維護中央全面管治權,正確行使高度自治權。堅守“一國”原則底線,自覺維護中央權力和基本法權威。自覺站在國家整體利益和澳門根本利益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把成功實行“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作為共同使命,并把這一擔當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緊密聯系在一起。
第二,在推進“一國兩制”的過程中,澳門要成為國際高端人才的集聚地,助力國家的發展。
第三,謀劃并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
為了達到習近平主席這三個要求,特區政府需要進一步提升治理水平,推進公共行政等制度改革,提高政府管治效能,促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記者:您提出未來五年要達成法治澳門、活力澳門、文化澳門和幸福澳門的四大愿景,請問如何將愿景變為現實?
岑浩輝:在宣布參選至提出政綱期間,我們廣泛接觸了澳門社會各界200多個社團,與4700多名民眾進行了深入交流。基于這些調研,我在競選政綱中提出了未來五年新一屆特區政府的四大施政愿景:法治澳門、活力澳門、文化澳門和幸福澳門。
這四大愿景的提出,是基于對澳門回歸祖國25年來成就的回顧與未來發展的深刻思考。澳門回歸祖國25年發展成就顯著,“一國兩制”展現強大生命力,但仍面臨挑戰。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在政綱中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例如,針對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需求,我們將規劃有序的經濟結構,促進各行業協調發展;針對社會民生方面的短板,如養老等問題,我們將采取更加精準、公平的措施,體現政府的關愛與擔當。
這四大愿景不僅是一個競選口號,更是新一屆特區政府的發展目標。我們也具備落實和推進的能力。首先,我們在政治和憲制層面上擁有強大的支持,中央政府的領導和祖國內地的大力支持是我們推進四大愿景的政治底氣。再者,經過25年的跨越式發展,澳門擁有良好的財政基礎和經濟基礎。最后,我們有非常可愛的澳門居民和非常強大的愛國社團,這是我們推進“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繼續發展的最重要的社會政治基礎。
“經濟適度多元”
不是研究課題而是必答題
記者:澳門正處在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那么未來澳門在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方面,有哪些新的思路?
岑浩輝:“澳門必須實施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已經是澳門各界的共識。經濟適度多元不是一個要研究的課題,而是一個必答題。
未來如何實現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我們會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首先,特區政府要積極作為。經濟財政司需與其他政府部門共同統籌規劃,確保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有效落實。特區政府已提出《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年)》。該規劃完整且具有針對性,新一屆特區政府會在此基礎上繼續統籌規劃。
其次,特區政府應利用充裕的財政儲備,成立有利于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機制,如設立引導性的產業基金,例如科技、文旅等方面的產業基金,以引導并吸引投資,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再次,特區政府因應“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的定位,結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發展,從經濟政策、民商事法律、財稅等方面制定一攬子政策,為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創造政策層面的基礎。
橫琴金融島。南方+記者 關銘榮 攝
第四,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不僅需特區政府考慮,還需形成各行業共同發展的局面。政府應調動研究機構、研究團隊的積極性,發揮民間智慧,與專家學者共同研究探討適合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產業路線及重大項目。
此外,我們也可以結合國家的發展規劃,立足澳門實際情況推動一些重大項目。比如充分利用珠海機場來打造珠江西岸的貨運中心;參考香港故宮,澳門也可以有一個澳門分館,打造一個有澳門特色的中西文化基地;科研方面,澳門可以與橫琴的科技產業對接發展,共同吸引并落實一些重要項目。
充分利用中葡平臺
助大灣區企業走向葡語系市場
記者:澳門的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下稱“中葡平臺”)建設廣受關注,請問您如何評價中葡平臺建設的成績,對于未來進一步推進有關平臺建設有哪些設想?
岑浩輝:自2003年中葡平臺成立以來,其常設秘書處運作順暢,已吸引9個葡語國家參與,成績顯著。新一屆特區政府計劃從以下幾個方面推動該平臺的發展:
首先,配合中葡論壇秘書處的運作,進一步深化和拓寬論壇的影響力,充分發揮其作為溝通橋梁的作用。
第二,將積極落實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第六屆部長級會議期間簽署的《經貿合作行動綱領(2024—2027)》中的各項規劃。作為中葡論壇的永久舉辦地,澳門特區政府有責任推動這些舉措的實施。
澳門大三巴牌坊。新華社 發
第三,將完善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及人才信息網。該網絡涵蓋了人才、企業和商品名錄等資源,目前注冊用戶已達45956人,葡語系國家供應商代理商超過5034家,服務供應商3000多家。特區政府將利用新的科技手段,進一步完善和推廣該網頁,促進中國與葡語系國家經貿發展。
第四,要發展中國—葡語系國家技術交流合作中心。澳門將與珠海橫琴共同建設這一中心,利用橫琴作為澳門經濟發展巨大空間的優勢,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第五,要充分利用并發展好中葡金融服務平臺。近期在澳門舉行的第二屆中國—葡語國家中央銀行及金融家會議對我們下一步推動和打造好該平臺提供了很好的發展基礎,未來我們將利用好這個平臺,推動中國與葡語系國家金融領域的合作。
第六,進一步發揮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的作用,加強澳門與葡語國家的經貿聯系。同時,考慮利用該平臺協助大灣區制造業、新能源企業走向葡語系國家市場。
加快聯通
融入并推動大灣區發展
記者: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澳門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在您看來,澳門應該如何利用機遇找到自己的獨特定位?未來五年您將采取哪些具體措施去促進澳門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岑浩輝:作為大灣區核心城市之一的澳門,積極參與大灣區發展建設,不僅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關鍵一步,也是澳門自身發展的重大機遇。粵港澳大灣區地域廣闊,人口眾多,各方面都充滿活力,尤其是高科技領域。因此,澳門應有效利用自身獨特優勢,融入并推動大灣區發展。
澳門風光。新華社 發
首先,要充分利用澳門中葡平臺的優勢,促進葡語系國家高端人才引進,攜手共同推動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與發展。
其次,加快澳門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互聯互通,盡管當前相關工作已取得一定進展,但仍需進一步完善和加快陸路、海路等通道的建設,以促進更緊密的聯系與合作。
再次,合理優化大灣區產業布局。發揮澳門旅游休閑的優勢,以及“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的特色,在產業布局上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協調好,發揮各自優勢。
第四,在人文交流、宜居宜業方面進一步完善。現在澳門與橫琴在宜居宜業方面已創造良好條件,未來將繼續為澳門居民在橫琴的發展就業提供更多便利。 采寫/腳本:南方+、GDToday記者 李心迪 楊天智
攝影/剪輯:南方+、GDToday記者 王良玨 潘嘉俊 實習生 陳嘉禧(除署名外)
設計:吳穎嵐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