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全球最權威的
世界城市研究機構之一的
“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絡”
(簡稱GaWC)
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了
2024年世界城市體系排名
(World Cities 2024)
與2020年世界城市相比
一眾城市層級和排名
實現大幅躍升
最新排名中
中國一線城市有
香港、北京、上海
廣州、臺北、深圳六個
廣州、深圳排名雙雙大幅上升
分別位居第22位、30位
廣州更從Alpha-級上升到Alpha級
據自媒體“國民經略”分析,這與最新批復的2035總體規劃一致,廣州被定位為“綜合性門戶”,就是基于其作為國際交往中心、國際商貿中心、國際綜合性交通樞紐的區位優勢而來。
與之對比,深圳更大優勢在于“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強調其科技創新的領先優勢,而非在全球化網絡中的影響力。
但是,深圳一眾科技企業,逐步有了世界級的影響力,也帶動深圳在全球生產服務網絡中的地位得到全面提升,未來不乏再次晉級Alpha的可能。
有專家表示,建設世界城市也不能用單一的經濟體量來衡量,廣州要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城市,需要多元化發展,創造新時代的發展活力。
GaWC自2000年起,每2~4年會不定期發布世界城市體系排名。
這份榜單被認為是全球最權威的世界城市排名之一,該組織官網顯示,GaWC以其獨特視角對城市進行Alpha(一線城市),Beta(二線城市),Gamma(三線城市),Sufficiency(四線城市,自給自足城市)劃分,每個大的等級中又區分出多個帶加減號的次等級,以表明城市在全球化經濟中的位置及融入度。
2024年的榜單中,全球300多座城市入圍,中國共有40多座城市躋身其中,全球最頂尖的Alpha++級城市仍為紐約、倫敦。
自2008年起,廣州在GaWC的世界城市體系排名中進入穩定快速的增長階段:
◆ 2008年是Beta-級(第73名)
◆ 2010年成為Beta級(第67名)
◆ 2012年則被評為Beta+級(第50名)
◆ 2016年廣州首次進入世界一線城市的Alpha-級(第40名)
◆ 2018年進一步躍升為Alpha級(第27名)
◆ 2020年為Alpha-級(第34名)
◆ 2022年同樣為Alpha-級(第34名)
◆ 2024年躍升為Alpha級(第22名)
“這個榜單總體上看,近年來不少中國城市的排名都在提升”,暨南大學教授、華南城市研究會創會會長胡剛表示:“這反映了中國城市經濟總量、人口數量、城市面貌發生的巨大變化,以及中國城市化進程獲得國際研究者的肯定。”
在胡剛看來,廣州的最大特點就是發展全面、綜合實力強,“廣州今年排名再度獲得突破,與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整體實力不斷提升有關。大灣區城市之間的硬聯通、軟聯通不斷增強,區域的力量日益強大,不只是廣州,本次榜單中,香港、深圳也都是一線城市。”
胡剛同時表示,與國內一些城市競爭力的排名不同,GaWC這類國際研究機構在對全球城市排名中更注重“綜合性”,而且考察一座城市的時間跨度更長。
GaWC對城市進行排名的考量因素包括:
◆ 是否具有國際性并為人熟知;
◆ 是否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且具影響力;
◆ 是否擁有相當大的人口;
◆ 是否擁有重要的國際機場;
◆ 是否擁有國際金融機構、律師事務所、公司總部和股票交易所,并對世界經濟起關鍵作用;
◆ 是否擁有蜚聲國際的文化機構,如博物館和大學;
◆ 是否擁有大型且繁忙的港口等。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