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濱海灣新區位于珠三角城市群東西岸交匯處,與前海、南沙等國家自貿片區緊密連接,是珠江東岸少有的可集中連片開發的戰略性區域。圖為濱海灣新區建設效果圖。
2019年6月28日,廣東省發展改革委正式印發《東莞濱海灣新區發展總體規劃(2019—2035年)》,提出將濱海灣新區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特色平臺、珠三角核心區融合發展戰略節點、東莞高質量發展創新引擎、濱海生態宜居智慧新城。圖為濱海灣大橋。
濱海灣新區由交椅灣、沙角半島和威遠島三大板塊組成,規劃面積84.1平方公里,其中現狀陸域面積51.8平方公里,規劃建成后陸域面積60.3平方公里。圖為濱海灣青創廣場。
濱海灣新區在區位上得天獨厚,與東莞中心城區、松山湖共同組成東莞“黃金三角”,驅動東莞發展。圖為濱海灣新區啟動區西隔珠江與廣州南沙相望,繁忙的貨運巨輪正在港口進出。
據規劃,濱海灣新區將打造一個港澳碼頭、兩條城際軌道、四條高速鐵路、六條高速公路、八條地鐵匯集的復合交通條件。未來在濱海灣新區,可以形成廣深港“半小時通勤圈”。圖為濱海灣濱海景觀活力長廊。
在城市建設方面,濱海灣新區打造生態、生活和生產相互融合的海岸帶空間格局,通過濱海景觀長廊等構筑起山海河林田草生命共同體,建設高水平智慧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品質和內涵。圖為濱海灣新區花卉公園。
在產業布局方面,濱海灣新區確立了“一廊兩軸三板塊”空間格局,大力構建高端電子信息產業、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現代服務業“1+2+1”現代產業體系,2020年成功獲批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圖為建設中的OPPO全球算力中心。
許多嶄新的建筑規劃正在落地,如大灣區大學落地威遠島、投資100億元;大學科技園在抓緊謀劃;青創城項目已被納入省市重大預備項目;濱海灣新區還專門拿出約15平方公里土地,規劃建設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圖為建設中的OPPO智能制造中心。
此外,濱海灣新區還對生態環境進行了大力整治,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態之城。圖為濱海灣新區磨碟河支流塞谷涌經過整治后,水質及周邊環境已得到明顯改善,沿岸新種植了大片花草,引來鷺鳥翩躚。
當前,濱海灣新區正聚焦科技創新和先進制造,全面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融入大灣區“一小時”交通圈,發揮產業磁吸效應,吸引龍頭企業進駐,高水平建設開放新門戶、人才新港灣、城市新中心,奮力打造制度型開放高地、東莞在“雙萬”新起點上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