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粵大地,珠水江畔,有這樣一個地方,走在了時代的前沿,這就是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試驗區位于廣州中心城區,以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為主導產業,未來將著力引進人工智能、數字經濟、云計算、數據科學、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總部企業、高新科技企業和科研機構。截至2021年上半年,試驗區內注冊企業超8萬家,同比增加約1.2萬家,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1.03萬家。圖為琶洲核心片區俯瞰圖。
2020年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印發《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標志著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規劃正式開啟。同年9月,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大學城園區)項目動工,項目總投資約56.5億元。圖為廣州市舉行全面加快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琶洲片區西區建設現場。
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由琶洲核心片區(含廣州大學城)、廣州國際金融城片區和魚珠片區構建起“一江兩岸三片區”空間格局,總面積約81平方公里。每個片區都有各自不同的發展側重點,取得了不同的發展成效。圖為試驗區示意圖。
琶洲核心片區,數字產業化態勢強。落地全省首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已引入騰訊、阿里巴巴、復星、唯品會、國美、小米、科大訊飛等28家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領軍企業,總投資867億元,輻射帶動創新產業集群在此集聚發展,區域內企業總數已超3.2萬家。圖為琶洲核心片區。
金融城片區,數字金融和文化產業加速集聚。匯聚全廣州70%持牌金融機構,為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強大金融支持。大力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積極打造“移動支付數字商圈”,發展電商直播、無人銷售等服務新業態。圖為金融城片區。
魚珠片區,信創產業體系逐步形成。國產操作系統龍頭企業以及知名信創硬件企業相繼落戶魚珠。重點發展5G通訊及集成電路核心零部件、AI+軟件、信創+區塊鏈、數字貿易等產業。圖為魚珠片區效果圖。
為了建設良好的發展環境,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從政策體系、區域規劃、營商環境三個方面出發進行了整體的規劃,制定出臺“廣州數字經濟22條”,側重市級事權的傾斜支持,健全了數字經濟政策保障體系。圖為廣州首個產業功能區立法聯絡站。
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為強化建設規劃,制定城市更新計劃,實現區內17個舊村莊和23個舊村項目更新改造。同時,成立會展與數字經濟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創新推出容缺審批綠色通道服務,構建一流營商環境。圖為會展與數字經濟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不斷優化的配套基礎設施。區域內規劃建設有10余條軌道交通線路和1個港澳客運口岸碼頭,與港澳地區和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的交通銜接順暢高效。試驗區的基礎設施不斷優化,為試驗區發展提供堅實的支撐。圖為琶洲大橋。
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不斷加快推進重大公共創新平臺建設,目前已注冊完成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引進7個專項科研團隊。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在人工智能領域建立一站式開發應用平臺,用戶年均增長25%,平均利用率超75%。圖為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的“天河二號”系統。
未來,攜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浪潮而來的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必將推動強化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再一次奏響時代新曲。圖為琶洲核心片區。
部分圖片來源:琶洲管委會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