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茅海跨海通道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新的跨海工程,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作為港珠澳大橋的西延線,其建設對優化區域高速公路網絡,改變粵西沿海地區與灣區核心區域通道單一的現狀,實現大灣區經濟發展向粵西和沿海地區輻射具有重要意義。圖為黃茅海跨海通道效果圖。
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以跨海橋梁方式跨越崖門口黃茅海水域,設置通航孔橋兩座,分別為高欄港大橋和黃茅海大橋。項目全長約31公里,采用雙向6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將同時建設2座700米級超大斜拉橋,其中高欄港大橋為主跨700米獨柱塔雙索面全漂浮體系斜拉橋,黃茅海大橋為主跨2x720米獨柱塔雙索面三塔斜拉橋,并設中、長隧道各1座,互通立交4處,其中黃茅海大橋建成后將成為世界最大跨徑三塔斜拉橋。圖為黃茅海跨海通道位置效果圖。
黃茅海跨海通道建成后,珠海橫琴自貿區、高欄港和江門大廣海灣經濟區之間的直連距離只有39公里,可節約里程31公里,大大改善港口集疏運網絡和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進一步發揮橫琴新區在珠江西岸的輻射帶動作用。
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將與已通車的港珠澳大橋、虎門大橋、黃埔大橋、南沙大橋,建設中的深中通道,以及正在進行前期籌建的蓮花山過江通道等,共同組成粵港澳大灣區重要通道,對完善我省高速公路網規劃,充分發揮港珠澳大橋的功能,進一步強化珠海橫琴自貿區、高欄港經濟區和江門大廣海灣經濟區的聯動發展,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將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圖為黃茅海跨海通道棧橋全線航拍。
高欄港大橋為主跨700米獨柱塔雙索面全漂浮體系斜拉橋。高欄港大橋跨越黃茅海海域東東航道,索塔采用混凝土獨柱塔,造型設計獨特。總塔高248.7米,通航高度64米,建成后可滿足5萬噸級船舶通行。圖為高欄港大橋設計效果圖。
2020年6月6日,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開工活動在江門市臺山市赤溪舉行,比原計劃時間提前半年。12月16日,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舉行土建施工合同段簽約儀式,并在江門側海上施工平臺召開今冬明春旱季大干動員會。隨后,項目主塔首個直徑3.3米、長28米、重達60噸的鋼護筒被大型振動錘打入海中,開啟了主體工程全面施工的新征程。
2021年3月19日,黃茅海跨海通道高欄港大橋主墩樁基順利開鉆。
部分圖片來源:黃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