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有這樣一群外國人,他們或因家庭、或因工作、或因個人理想來到這座城市,便不再離開。
香港是他們喜愛的城市。他們熟悉這里的環境,喜歡這里的美食、美景,更看好未來的發展機遇,他們希望“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希望香港能長期繁榮穩定。
“這座城市是一個絕佳的生活和學習的地方”
澳大利亞人卡倫是香港大學法學院客座教授。1991年來到香港后,他便深深愛上了這座城市。“香港獨具魅力,我來了就不想走了。在這座充滿生機的城市里,我感受到了活力、自由、高效。”
卡倫表示,“一國兩制”是具有創造性的,是符合香港實際的,并在香港獲得成功。他認為,在過去的25年里,“一國兩制”經受住了各種壓力及考驗,尤其是2019年的“修例風波”。
作為一名法學教授,他特別指出,香港國安法的頒布實施非常必要,幫助社會恢復穩定和安寧。卡倫非常反感一些外部勢力試圖借損害香港利益來打壓中國的發展,他說:“只有中國好,香港才會好。”
談及完善選舉制度后香港特區舉辦的3場選舉,卡倫認為都非常成功。他特別提到第七屆立法會選舉,“沒有人跑來跑去亂扔東西,沒有人大喊大叫……”話語中流露出香港“黑暴”肆虐時他心中的焦慮。
在卡倫心中,香港無可替代。“這座城市是一個絕佳的生活和學習的地方。我期待看到‘一國兩制’在香港繼續成功實踐,祝福香港。”
“過去25年來,我們的生意越做越大”
美國人詹姆斯·湯普森的辦公室位于香港灣仔一座大樓的高層,向北便可看到金紫荊廣場和香港會展中心。他清晰地記得25年前,他在辦公室眺望窗外,見證了香港回歸中國的歷史性時刻。
上世紀60年代,湯普森在日本創辦嘉柏環球集團,從事跨國物流。1978年,他把集團總部遷到香港后,便從未有過離開這里的念頭。他說:“過去25年來,我們的生意越做越大,我們在香港的經營能力也在多方面得到提高。”湯普森認為,中國市場的穩步開放為在港企業提供了非常好的機會,許多公司能夠借此擴大業務。
在他看來,香港與內地優勢互補。“許多成功的中國內地企業和個人在香港投資,企業在香港上市。這對香港金融市場是一個巨大的支持,讓香港繼續保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香港背靠內地,尤其是身處粵港澳大灣區,這是一個重要優勢。湯普森計劃在香港進軍新業態,增加在港投資。
過去一段時間,香港經歷了不少挑戰,但湯普森認為,不管香港經歷何種困難,都能很快恢復過來,并且變得比過去更強大。
在他眼中,香港有穩定的營商環境、勤勞智慧的人民、公平合理的稅收制度、強大的法治、高效的基建設施、便捷的交通、優美的自然景色、美味的食物……“我相信中國政府希望香港越來越好。”湯普森說。
香港是奮斗拼搏之地,是成就夢想之地
“毋庸置疑,香港因回歸而受惠,在回歸后不斷成長發展。”34歲的約翰·斯溫德爾頓來自加拿大,大學畢業后被香港經濟快速發展所帶來的機遇所吸引。在香港短期實習后,他決定留在這里,目前在香港一家銀行工作。
對斯溫德爾頓來說,香港是奮斗拼搏之地,是成就夢想之地。“這里有太多機會了!我想在這里開啟我的事業。”他認為,香港可以提供一個很好的平臺來實現個人理想。
作為金融行業從業者,斯溫德爾頓特別提到,很多想在亞太地區投資的國際公司都會選擇香港。“香港地理位置優越,作為連接中國內地與世界的橋梁,為國際公司提供了很多便利。”斯溫德爾頓表示,目前香港是世界最自由經濟體之一。“香港回歸前夕,一些人曾表示擔心,但事實證明,回歸之后,香港騰飛了。”他認為,“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很成功。
斯溫德爾頓說,對于外國人來說,香港非常棒。香港是一座東西方文化交融的城市,有中西兼容的生活方式,可以品嘗到世界各地的食物。他喜歡香港的茶餐廳,愛吃這里的點心。
香港城市格局緊湊,市中心和大自然距離很近。對熱愛登山的斯溫德爾頓來說,從市中心出發,很快就可以到達有山有沙灘的地方。
“香港在我心中具有獨特魅力,而且不會改變,香港的未來會更好。”他說。
(據新華社香港電 記者 孔維一 陳珮盈)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