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鎮臨港國際產業社區,跨國企業安德里茨投資的智能制造工廠內,一個個產成品將發往全球各地。“不到一年時間,項目就建設投產了,‘中國速度’令人驚訝。”安德里茨蒸發器加熱板制造專家蘭德·朱哈尼興奮地說。
嶺南風格與國際氣派、傳統積累與智能升級在這里交融……扎根佛山20多年來,這家來自奧地利的跨國企業正展開一場面向全球的“灣”道超車。
扎根大灣區反哺全球市場
“我們生產的首批次多臺雙輥洗漿機首先用于瑞典和芬蘭用戶,而芬蘭和瑞典是傳統上制漿造紙技術發展水平高、技術能力強的市場。”安德里茨化學制漿及動力技術事業部總經理張勇自豪地說。
安德里茨集團是來自奧地利的一家技術型跨國公司,擁有170多年的歷史,專注于為水電、制漿造紙、金屬行業、固液分離等多個領域提供工藝、設備及服務。
安德里茨1997年進入中國市場,2002年選擇在佛山禪城設立中國總部,并將主要的生產制造業務落地佛山。至今,安德里茨已扎根佛山20多年。
新投產的安德里茨(佛山)智能制造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飼料與生物燃料、制漿造紙等業務領域的核心部件,擁有環模車間、蒸發器加熱板車間及輥子車間三大核心車間,公司預計年產值超1.5億元。
此前,只有安德里茨在匈牙利的工廠擁有蒸發器加熱板的工藝和業務,“但佛山的工廠不是簡單地復制,而是全方位的工藝升級;自動化和數字化的工廠同樣令我驚訝,這為穩定的產品質量提供保證。”蘭德·朱哈尼說。
而在輥子車間,車間經理陳振華介紹,輥子工廠是一個全方位的輥子服務旗艦工廠,也是全球服務類型最全的輥子工廠,有輥子包膠和輥子大修業務,這里也是該集團內全球最大靴套的生產基地。
偌大的工廠,全部員工加起來才200名。安德里茨環模及輾環生產總監何雯表示:“從最早期的工廠規劃設計階段開始,就在精心策劃、精心籌備,我們不僅僅是建一個全新的工廠,我們同時還實現了數字化、自動化和智能化升級轉型。”
新升級帶來大開放。安德里茨在佛山工廠采用最新技術和裝備,生產高新技術的產品,這些高質量產品不僅服務于國內客戶,有些甚至首先用于發達國家的市場。
“這家新建的智能制造工廠,首批產品也是服務位于南美的大型化學制漿工廠。”張勇說。
“如果在佛山工廠有更好的工藝、開發更好的產品,也會反哺回歐洲工廠。”蘭德·朱哈尼表示。
“‘益曬你’是滋養企業的陽光”
為何早在20年前,安德里茨就落地佛山,并不斷加大投資,把先進技術本土化?
安德里茨(中國)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苗培云的回答是:低調務實。
苗培云笑著解釋道,安德里茨是一家低調務實的公司,佛山也是一個低調務實的地方,兩者“互有默契”。
他打了個比方,如果把企業比作一棵樹,成長需要陽光、雨露、土壤。坐落在大灣區、良好的營商環境就是企業發展的土壤。佛山推動數字化轉型的政策、“益曬你”企業服務體系是滋養著企業發展的陽光。
“各級政府的支持和關心,在企業需要支持的時候都能夠及時響應,這就是雨露。”他說。
來自芬蘭的蘭德·朱哈尼近日剛抵達佛山,就迫不及待地騎著自行車在城市環游。“這里很干凈、很安全,更重要的是大家有很開放的思維,注重合作。我和同事才見面不久,就已經合作融洽。”他說。
對外開放是一場“雙向奔赴”。廣東開放迎接全球,全球技術也涌入廣東。
張勇表示,位于歐洲的全球業務總部,始終把在中國的發展納入全球發展計劃之中,持續擴大中國團隊,不僅轉移最新的產品,還提供技術支持。“我們在國內也不斷在研發方面持續加大投入,開發適應中國市場的技術和產品,例如國內還有不少草類制漿的工廠,我們對此有針對性地投入研發資金和力量,開發出適應草類漿的紙漿篩選設備和系統。”
最近這些年,安德里茨陸續在國內市場提供了4個完整的化學制漿工廠的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規模從年產40萬噸、70萬噸、110萬噸到現在的180萬噸。從最初僅做少量簡單設備的國內配套供貨,到現在提供幾乎所有核心設備,成為主要設備和核心設備的制造供貨方。
“安德里茨將不斷擴大在佛山的投資,為制造業升級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苗培云說。
(記者 昌道勵 袁佩如)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