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嶺南大地涌動著令人振奮的蓬勃活力。作為深耕中國市場超25年的影像企業,佳能(中國)已形成覆蓋全國的銷售和服務網絡,業務范圍涉及影像系統產品、辦公產品、產業設備以及智能IT解決方案等多個領域,并不斷拓展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新業務。站在新起點上,佳能(中國)對華南市場有何期待與規劃?又將如何抓住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機遇?對此,記者采訪了佳能(中國)有限公司華南區域總部首席代表伊藤裕之談未來發展新方向。
佳能(中國)有限公司華南區域總部首席代表伊藤裕之
“今年是我來到中國的20周年,在這20年里,我深刻地感受到中國消費者想法、消費習慣等層面的市場變化。”伊藤裕之說到,華南市場消費者網購力很強,各個群體也很多元,這對佳能舉辦各類主題活動提出了新課題,佳能為此也會根據不同的市場進行細分,做更深入的市場開拓。
在伊藤裕之看來,華南區域營商環境好、市場活力強,特別是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建立,讓佳能(中國)對華南市場更加充滿期待。“大灣區不僅鏈接起了各經濟帶,對佳能的客戶也是一種鏈接。2018年,佳能商務科技(廣東)有限公司成立,作為在大灣區的新嘗試和新布局,它為港資和以澳門為總部的企業進入大陸之后的工廠、子公司提供一致化解決方案,通過這些新公司、新產業發展,也帶動佳能在中國新的轉型。”據伊藤裕之透露,佳能(中國)已經對粵港澳大灣區整體的營業額提出了大的目標,其中深圳的目標更是要翻倍。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城市合作、產業互通愈發緊密,科學、技術、生產等產業集群日益呈現融合發展之勢。“華南區域有很多科技創新企業,它們可以提供豐富的解決方案,使得我們的相機用途更廣泛。”伊藤裕之談到,中國在生產技術方面發展相當快,在世界上都是非常先進的。近年來佳能(中國)開放了照相機、打印機等產品的SDK接口,通過接口開發,很多解決方案都可以用到佳能的產品,展望全國,華南區域在這方面的案例尤為豐富。他認為,大灣區正不斷涌現新技術、新服務,對于佳能來說也有很多的商業機會,他們期待和更多企業進行各種形式的合作。
談及去年佳能珠海工廠的關閉,伊藤裕之表示,在中國,市場和技術發展變化都非常快,一個工廠進行調整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佳能在中國并不是退出或者減少了投資,我們在中山、蘇州、大連、深圳還有其他地方的工廠還在運轉。”他談到,佳能(中國)將會有更大的企業戰略性發展,這將是另外一個時代的開始。
(記者 唐巧燕)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