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茂名,美國霍尼韋爾與東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攜手打造的可持續航空燃料生產基地,正在忙碌建設中;在深圳,瑞士ABB電動交通中國總部于8月初正式入駐南山區;在廣州,韓國現代汽車集團首個海外氫燃料電池系統產銷基地,即將于年底竣工投產……因為看好廣東創新產業,高端外資項目紛紛落地。
今年以來,廣東高技術制造業與高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實現“雙增長”,引資結構更加優化,廣東吸引外資量質齊升。“引資不僅要看規模,更要看水平。現在更應該以高水平項目帶動引資規模的擴大,讓高技術制造業與高技術服務業比翼齊飛。”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說。
在疫情反復沖擊全球經濟的當下,外商深耕廣東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不僅展現出他們對廣東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更體現了廣東經濟的強大發展韌性和國際競爭力。
引資結構優
外資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呈集聚態勢
“項目通過引進霍尼韋爾的Ecofining工藝,將推動航空業碳減排,助力中國‘雙碳’目標的實現。”霍尼韋爾中國總裁余鋒說,該公司與東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攜手打造的可持續航空燃料生產基地,建成后將成為全球最大的以廚余油和動物脂肪為原料的可持續航空燃料生產基地之一,年產量達100萬噸。
目前,霍尼韋爾的全球崗位中,1/4是研發崗位。“在中國,霍尼韋爾積極引入和開發數字化技術和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推動本土化創新,加強與中國商業伙伴的合作,共同推進創新技術的應用。”余鋒說,廣東擁有優越的區位優勢和雄厚的產業基礎,公司將持續以科技創新助力高質量發展。
高新技術產業正成為跨國公司在廣東的發力點。瑞士ABB電動交通中國總部在入駐深圳南山區時,發布了國內首臺ABB 480kW大功率液冷超充系統。該超充樁在深圳本土完成自主研發制造,可實現充電5分鐘續航200公里,并可同時為4輛車蓄能。
“深圳優質的資源環境為ABB電動交通拓展在深業務創造了卓越的條件。”ABB電動交通全球首席執行官Frank Mühlon說,未來,將繼續加大在深圳、在中國的投資,踐行“在中國,為中國和世界”的長期承諾,通過與當地企業的密切合作,創造一個更加綠色、智能、可持續的交通生態體系。
一批世界500強企業紛紛在粵投資和發展高科技項目,為廣東高質量發展增添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在廣州開發區,現代汽車集團投資建設的海外氫燃料電池工廠“HTWO廣州”,也是中國首家大型氫燃料電池系統生產專用工廠。“HTWO廣州”包含氫燃料電池系統生產工廠、研發中心和創新中心,將助力中國氫能產業發展。
廣東省商務廳的數據顯示,今年前7月,廣東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346.2億元、同比增長17%,在全省占比達32.4%。其中,以研發設計、信息服務為主的高技術服務業同比增長17.7%;高技術制造業同比增長15.4%。外資在實體經濟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呈現集聚態勢。
市場引力大
共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紅利
“南沙不斷優化外資營商環境,為外資企業釋放更多政策紅利,將為各國企業提供更多的機遇。”日前,在“外商走進南沙”推介交流活動上,中國歐盟商會會長高志豪深度走訪了南沙港、明珠灣、南沙規劃館等地,快速發展的南沙令他印象深刻。
今年國務院印發的《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以下簡稱《南沙方案》)提出,要加快推動廣州南沙深化粵港澳全面合作。這是繼去年9月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方案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迎來的又一重大利好。
高志豪說,《南沙方案》發布后,許多外資企業都對未來南沙發展前景充滿信心,產生進一步投資合作發展的意愿,同時外資企業在南沙投資也將對中國及至全球經濟產生積極影響,“過去40年來,華南地區一直是中國的重要增長引擎之一。我們商會有信心在未來幾十年內繼續保持發展勢頭”。
中國歐盟商會華南分會聯合羅蘭貝格發布的《商業信心調查2022》顯示,雖然部分企業在華南地區開展業務仍具有挑戰性,但大多數成員對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仍持積極態度。
有長期向好的經濟基本面作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市場機遇為外企創新發展提供了成長的沃土,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成為吸引外資的重要磁場。
華南美國商會會長哈利·賽亞丁對此深有體會。“盡管國際形勢復雜,廣東仍是跨國企業投資優選地。”商會調查顯示,成員企業在廣東實現盈利的速度比在中國其他任何地方都快。
中國德國商會董事蒂姆·菲利克斯也有同樣的感受,“這么多年來,我和商會成員見證并參與了廣東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在粵德資企業的發展已經和廣東制造業轉型升級、經濟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合。”
在迪拜工業和出口署首席執行官薩依德看來,廣東是世界知名的制造基地,也是外貿大省,有著開放穩定的投資環境、良好的商業基礎、獨特的產業優勢、穩固的產業鏈及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廣東政府部門不斷推進改革,建立更加有效的監管機制和權益保護機制,成為吸引國際投資的重要原因”。
政務服務佳
暢通供應鏈提高進出口效率
炎炎夏日,全球最大的空調制冷設備制造商之一——深圳麥克維爾空調有限公司倉庫外,一箱箱中央制冷設備快速裝車,準備發往印度尼西亞。在廣東設立生產基地28年來,麥克維爾始終“兩條腿走路”:既深耕中國本土化市場,又面向世界出口制冷設備。
“廣東的快速發展為我們提供了良好土壤,尤其是政府服務越來越細致。”麥克維爾關務負責人說,為支持外資企業發展,深圳海關“一企一檔”服務公司,幫助公司獲得了AEO高級認證企業資格,指導公司運用多項進出口便利措施,“今年前8個月,我們出口額同比增長約50%”。
在韶關曲江經濟技術開發區,一批“橡膠密煉機”終于從東莞港遠途運來,外資企業井上英得瑞橡塑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宋這才松了口氣。
“我們新的生產線要在德國定制生產設備,但是設備主體和智能控制系統的生產周期差了幾個月,如果設備可以分批進口、分段安裝,就能節省不少安裝調試時間,保證如期投產。”張宋說,但設備分批進口是否合法、進口如何規范申報、如何定價等問題,此前一度難住了企業。如今,借助黃埔海關所屬沙田海關的一對一輔導和“保障重點項目預約查驗通道”,分批進口設備的種種問題迎刃而解,新生產線已迅速投產,訂單也可按時交付。
跨境貨物“出”與“進”的日益便利,折射出廣東對標國際一流、全力優化營商環境。今年以來,為協助外資企業暢通供應鏈、在廣東更好發展,更多政策效應正在釋放。
今年以來,廣東相繼出臺實施《廣東省外商投資權益保護條例》和《廣東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其中,《廣東省外商投資權益保護條例》是全國首個地方版外商投資權益保護條例,在知識產權、標準制定、政府采購、技術合作、外商投訴等方面積極回應外資企業訴求。
6月底,廣東在廣州、深圳等13個地市設立了廣東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區,率先復制推廣的62項改革創新事項,涉及投資便利化、貿易便利化、金融創新和法治服務四個領域,進一步便利外商外資來粵投資。
“近年來,廣東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通過一系列‘放管服’改革,讓外商在粵投資舒適度進一步提升。”白明說,高新技術企業對營商環境有更高要求,廣東接下來要為企業創造更便利的條件、更大的發展空間,吸引更多高端項目落戶。
(記者 昌道勵 陳曉 賓紅霞)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