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同事們都非常熱情,耐心細致地傳授工作經驗給我,讓我學習到不少實用技能。”今年,澳門青年、廣東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的吳梓恒獲得了廣東三角牌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實習崗位,這份實習讓他更加明確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
港澳青年來粵實習,吳梓恒并非個例。2020年12月,為促進粵港澳臺青年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團廣東省委、省工商聯、省青聯、省學聯等單位聯合啟動“展翅計劃”港澳臺大學生實習專項行動(以下簡稱專項行動),至今已經開展7期寒暑假實習活動。今年暑假,一大批來自海內外高校的港澳臺生奔赴廣東特別是大灣區內地城市,進行為期4至8周的實習實踐。
先摸清需求、后開發配崗
推動實習單位與港澳臺青年“雙向奔赴”
學生報名、信息審核、崗位開發、配崗確認、上崗登記……在“粵實習”小程序平臺,在線即可“一站式”完成所有環節,不僅為港澳臺生提供便捷的實習報名渠道,也為用人單位提供了高效的審核管理平臺。
香港青年麥駿飛是暨南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今年寒假,他再次報名參加實習。“‘展翅計劃’給了我們相對自由的選擇空間,如果匹配的實習崗位不合適,可以有機會重新選擇心儀的崗位。”他表示,專項行動形式新穎、適配度高,自己也積極向更多身邊的香港同胞推薦報名參加。通過“展翅計劃”,他先后到廣州圖書館、團越秀區委實習,在公共服務崗位中不斷融入社會參與、提升自我價值。
據悉,今年專項行動繼續采用“先摸清需求、后開發配崗”的工作模式,推動實習需求與崗位供給精準對接。除廣泛發動廣東省內高校參與,團省委還積極接洽廣東高校香港學生聯合總會、廣東省海外留學青年聯誼會、新家園社會服務中心、香港青年聯會、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等青年機構,面向港澳地區和海外高校招募學生報名。
在團省委的統籌指導下,各地共青團結合當地灣區人才引進實際情況和優勢產業資源,紛紛出實招真招,推出各類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實習項目。
廣州打造的“百企千人”港澳大學生實習計劃被納入“廣州市十大民生實事”之一,期間開展“灣有引力”港澳青年職場訓練營,幫助培養具備社會責任感、職場能力、溝通協作能力的港澳青年人才;“繁星計劃”珠海大學生走讀灣區行動推動港澳大學生與產業集群等用人主體充分互動、深度對接,為“百千萬工程”集聚更多優質人力資源;東莞“百校千人”實習計劃暨“展翅計劃”行動吸引國內外高校學子到東莞實習,成為東莞與高校人才溝通聯結的橋梁紐帶。
開展港澳青年職場訓練營,引入職場技能培訓,安排導師提供引導和朋輩幫助
瞄準知名企業、聚焦熱門領域
上下聯動為港澳臺青年提供優質實習崗位
為保證實習崗位質量,在擴大行業領域參與度方面,團省委、省青聯發揮組織聯絡優勢,聯動省屬企業團工委、省金融團工委、駐粵央企團工委、非公團工委等,深化與省工商聯的溝通協作,加強各級共青團、工商聯組織的相互協同,廣泛挖掘黨政部門、企業和社會組織等資源,募集了一批優質實習崗位,為港澳臺大學生來粵實習實踐提供了寶貴機會。
重點瞄準500強企業、“獨角獸”企業、行業領先企業等,聚焦金融保險、IT互聯網、藝術傳媒等意向熱門領域,至今募集到包括中交集團、華潤集團、南方電網、廣州建筑、廣州工控、廣州醫藥、唯品會、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瑰麗酒店集團等在內的知名企業崗位。同時,積極推動部分有條件的政府機關及事業單位、社會組織開放崗位,如相關區縣宣傳、人社、農業、稅務部門以及街道辦、博物館、醫院、學校、協會等單位,助力港澳臺生到廣東縣域一線實習實踐,深度投身參與“百千萬工程”,為他們打開認識和了解廣東的窗口,讓他們更直觀地感知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
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于2021年加入專項行動,已累計為263位港澳臺青年在廣州、深圳提供實習崗位,實習期間圍繞“專業實踐+社會實踐”,通過崗位技能提升、灣區文化探尋、頭部企業參觀、專題講座培訓、求職能力實訓等方式,為青年學生提供沉浸式學習體驗。
安永華南區主管合伙人黃寅介紹,“我們還建立了人才選拔和留用機制,優先錄用表現出色的同學成為正式員工。”暨南大學國際貿易專業羅卓燁連續兩年參加“展翅計劃”,協助參與企業碳中和、ESG報告等項目,通過優秀的實習表現最終獲得轉正機會。“下一步,安永將繼續緊跟大灣區發展步伐,深化與團省委、省青聯的溝通合作,通過搭建多元化的學習交流渠道,為更多港澳臺青年融入大灣區建設發展賦能。”
升級配套資源、提供貼心服務
解決港澳臺青年逐夢灣區的“后顧之憂”
推動高校和學生分別完成“上崗登記”管理和“實習承諾”線上簽署工作,確保學生聯系管理到位;省市聯動依托12355港澳青年服務熱線,提供法律援助、心理輔導和信息咨詢等配套服務;依托港澳青年驛站、青年安居計劃,為學生住宿提供便利;推動實習單位購買實習保險……團省委、省青聯持續構建面向港澳臺生的服務保障體系,協助港澳臺生解決在粵實習的后顧之憂。
“在深圳市南山區教育局實習時,我的宿舍就在單位附近,通勤僅需5分鐘,工作和生活十分方便。”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的臺灣青年劉育宇介紹,在團市委的幫助下,實習單位為外地青年協調了住宿問題,并給予了實習津貼,讓他深刻體會到廣東對外地青年人的濃厚關懷。“大灣區是我未來工作的首選,我希望在這里積累更多工作經驗。”目前,已在北京師范大學讀研的他再次報名參加今年的專項行動,期待在新的實習崗位上發光發熱。
專項行動實施以來,團省委、省青聯始終將學生的服務保障作為工作重點,建立起“省-市-高校-用人單位-學生”應急響應閉環機制,提供專業服務、配套保障,為港澳臺生逐夢之旅筑牢安全保障。
此外,實習期間,團省委、省青聯還推動各地團委、青聯聯動用人單位,通過聯誼破冰、走訪慰問、參觀交流等形式,組織開展港澳青年看祖國、紅色尋根、知行灣區等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交流活動,讓港澳臺生深入了解祖國歷史文化、經濟發展和社情民意,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自己與祖國的緊密聯系,增強對祖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去年暑假,由省青聯主辦的“港澳青年看祖國”港澳臺實習生廣東行活動在廣州舉辦,在粵實習的港澳臺大學生、媒體記者約30人先后走進廣州聯通數字化創新展廳,深入了解5G+區塊鏈、智慧警務、智慧政務、工業醫療等應用模式;參觀T.I.T&Timetable超級城市客廳,感受辦公、休閑、運動等融合為一體的城市客廳社交場景;走進廣州文化館,領略嶺南傳統建筑和水鄉園林的巧妙組合和古典佳境;參訪K11藝術展覽和瑰麗酒店集團,感受多維度沉浸式的新奇藝術魅力和城市風貌全景。
港澳臺實習生在109層觀景臺合影留念
“青年橋”連三地,港澳臺才聚一灣,青年們共同描繪著大灣區青春新篇章。據主辦方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已吸引了來自暨南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澳門大學、牛津大學、悉尼大學等海內外高校逾1.1萬名港澳臺生報名參加,共有4600多家機構提供超過1.6萬個優質實習崗位,累計促成3000余名港澳臺生上崗。
接下來,團省委、省青聯將持續深入實施專項行動,把專項行動進一步做大做強,更大規模組織港澳臺青年來粵實習,結合“港澳青年看祖國”主題交流活動,促進粵港澳臺青年交流交往交融,引領更多青年踴躍投身大灣區建設,為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增添青春光彩。
(記者 陳婷)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