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完整版,亚洲三级欧美,国产精品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資訊 > 專題專欄 > 專欄 > 大灣區大平臺

無限可能 盡在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

2025年10月20日 來源:光明日報

[ ]

  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喜迎全運會的氛圍日漸濃厚。作為首屆由粵港澳三地聯合承辦的全運會,這不僅是一場全民共享的體育盛會,更是灣區融合發展的生動體現。從場館共建到人才共育,從賽事合辦到產業共興,粵港澳三地優勢互補、攜手并進,奏響了一曲以體育為媒的融合發展樂章。

  “十四五”規劃提出,“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深化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推進深圳前海、珠海橫琴、廣州南沙、深港河套等粵港澳重大合作平臺建設”。

  從“兩車北上”的便捷出行,到深中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等重大跨海通道相繼建成開通,粵港澳大灣區交通配套越來越完善,城市群聯系更緊密。從基礎設施“硬聯通”到規則銜接、產業協同、人文交流……大灣區高質量發展蹄疾步穩,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十四五”時期,大灣區經濟總量躍上14萬億元,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在位于廣州的廣汽研究院,技術人員在演示人形機器人互動功能。

在位于廣州的廣汽研究院,技術人員在演示人形機器人互動功能。新華社發

  科創產業協同縱深推進

  走進粵港合作南沙高端制造產業港建設現場,機械轟鳴不斷,項目正加速推進;“穗港汽車出口快線”上,車輛經粵港海關協同查驗后快速通關,跨境貿易效率顯著提升;設立“聯合港澳科技攻關專題”,累計立項19個粵港澳聯合科技攻關項目……如今,廣州南沙已成為粵港澳產業協同發展的重要陣地,建設科技創新產業合作基地取得一系列新成果。

  今年1月,南沙繼續出臺新政,獎勵聯合港澳科技創新。據南沙區科學技術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經省級科技行政主管部門認定的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可一次性獲得300萬元獎勵。南沙還支持港澳地區的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創新平臺在南沙實際從事經營或研發活動,按其年度研發投入的30%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

  隨著“硬聯通”持續升級,各類要素加速流動,粵港澳三地科技創新、產業協同不斷邁上新臺階,激發灣區高質量發展澎湃動能。

  前不久,在香港科技大學深圳平臺科創生態大會現場,100多個項目報名了今年港科大百萬獎金國際創業大賽,來自人工智能、綠色科技、生命科學與大健康等多個前沿領域的科創人才在這里同臺大顯身手,追逐創業夢想。

  “粵港澳大灣區不僅擁有世界級的市場和高效供應鏈,更能讓科研人員直面產業一線,在真實場景中找問題,讓技術落地。”香港科技大學深港協同創新研究院院長楊晶磊認為,在政策層面上,粵港澳大灣區,特別是前海、河套等合作平臺的一系列支持政策舉措,有助于港澳科研機構充分利用大灣區的市場優勢,重點面向人工智能、生命科技、先進材料、新能源等領域,推動技術成果與產業應用場景的精準對接,加速科研成果從“紙面”走向“地面”。

  放眼灣區,產業融合碩果累累,新興產業聚勢騰飛,對外開放引領作用顯著。據統計,全球人形機器人約38%的供應鏈企業在中國,而中國約57%的供應鏈企業在大灣區。2024年,大灣區內地9市進出口總值達8.75萬億元,增長10.1%,香港、澳門的總出口貨值分別同比增長8.7%、1.1%。“十四五”時期,大灣區積極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已成為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窗口、連接世界經濟往來的樞紐。

車輛行駛在深中通道上。

車輛行駛在深中通道上。新華社發

  規則銜接進一步走深走實

  今年9月,深圳前海前灣學校迎來首批新生,這不僅填補了前海片區優質教育資源缺口,更以深港協同建設的模式,為區域教育創新發展寫下生動注腳。

  這所學校作為深港融合政府投資項目,從設計、施工到監理均由香港團隊主導完成。中國建筑工程(香港)有限公司合約商務總監林志偉感嘆:“這一次,我們真正實現了深港兩地建筑規則、管理標準和人才技術的全面對接。”項目創新引入香港“建筑師負責制”和“三方責任主體”管理模式,確保項目從圖紙到實景“冇走樣”。

  與此同時,前海還同步發布了《深圳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建設工程深港融合建筑師負責制管理辦法(試行)》,為深港兩地規則銜接提供制度支撐。前海管理局副局長謝暉暉表示:“前海將深化與香港在建筑規則、人才與市場等方面的雙向融合,共同探索制度型開放新路徑。”

  新校啟用與新政發布,標志著深港規則銜接改革進一步走實走深,兩地協同發展邁入更廣闊的領域。截至目前,已有60余家香港建設領域專業機構、600多位專業人士在前海完成備案,深度參與前海開發建設。

  規則銜接是灣區融合發展的重要引擎。今年10月,廣東省通過兩部涉大灣區專項法規——《廣東省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軌道交通發展條例》與《廣東省促進粵港澳氣象合作發展條例》,以“小切口”立法推動大灣區在基礎設施聯通和公共服務銜接上取得新進展。

  在大灣區,跨境數據流動一度存在“堵點”“難點”。比如,香港患者在深圳做完檢查后,需自行攜帶紙質報告回港復診,不僅容易丟失,還可能因數據不互通導致重復檢查。如今,這一困境迎來轉機——深港數據跨境安全便捷通道于近期測試成功,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的數據可經由該通道傳輸至香港“醫健通”系統,意味著未來深港居民的電子病歷、檢查報告等可實現安全、合規、實時互傳。

  “十四五”時期,大灣區持續“拆墻”破障,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取得顯著成效。如今,在粵執業港澳專業人士超5500名,“港澳藥械通”實現大灣區內地九市全覆蓋,187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跨境通辦”。截至今年7月,廣東聯合港澳發布了244項“灣區標準”,簽發“灣區認證”證書153張,加速粵港澳“軟聯通”“心聯通”。

9月28日,“灣區升明月”大灣區電影音樂晚會再度在澳門舉行。

9月28日,“灣區升明月”大灣區電影音樂晚會再度在澳門舉行。新華社發

  全力支持港澳青年就業創業

  香港青年何澤榮在暨南大學讀書時,就經常關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廣州與香港有著同根同源的文化底蘊,廣州市黃埔區接連出臺多項政策措施,全力支持港澳青年前來就業創業,有利于港澳青年在此大展拳腳。”今年是何澤榮在黃埔區工作的第三個年頭,他主要參與青年創新創業的賦能工作,積極促進粵港澳青年的友好交流與對接。

  在工作中,他結識了許多各行各業年輕有為的青年,他們在黃埔揮灑汗水、大放異彩。“黃埔區之所以能成為港澳青年發展的沃土,離不開這里為青年們提供的堅實后盾與全方位服務。衷心希望更多港澳青年選擇黃埔、扎根黃埔,建功灣區,在這里開啟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何澤榮說。

  同樣的故事也在灣區多個青創平臺上演。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南沙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等平臺,都已成為港澳青年逐夢圓夢的舞臺。截至目前,深港青年夢工場已孵化創業團隊1450家,其中港澳臺及國際團隊1028家。

  在深圳科創學院,云望創新公司創始人孫英東正熱情地向記者展示公司產品。作為一家運動科技企業,云望創新研發的全自動滾動按摩儀,深受海內外用戶喜愛。“大灣區的供應鏈讓我們能快速試錯、快速迭代,使我們有很強的抵御風險能力。”面對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孫英東信心滿滿。

  作為一家由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發起并擔任院長的全新科創教育機構,深圳科創學院旨在為創業者提供全方位支持,幫助年輕人快速踏上創業軌道。截至今年4月,學院已吸引500多名創業者在這里探索出66個創業項目,涵蓋運動科技、智能家居、智慧健康等領域,其中20個天使輪項目總估值超7億元。

  從資金、場地支持到生活、制度保障,“十四五”時期,粵港澳大灣區正以前所未有的包容與活力,為港澳青年就業創業提供全方位支持。一批又一批港澳青年擁抱灣區這片熱土,在實現個人發展的同時,也為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和灣區深度融合注入強勁活力。

  無限可能,盡在灣區。經濟與科技比翼齊飛,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人文魅力熠熠生輝,這個拔節生長的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正以強勁活力,向世界昭示其廣闊機遇和光明前景。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辽市| 辽阳市| 进贤县| 九台市| 庆安县| 清流县| 天津市| 逊克县| 朝阳市| 乐昌市| 长顺县| 景洪市| 南充市| 忻州市| 左权县| 独山县| 平山县| 福建省| 望谟县| 宾川县| 惠东县| 皋兰县| 顺昌县| 海丰县| 碌曲县| 黄梅县| 大洼县| 新丰县| 平谷区| 鹿邑县| 新密市| 高唐县| 襄樊市| 怀远县| 青冈县| 临颍县| 长顺县| 怀安县| 莱州市| 祁阳县| 永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