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體育館,有新打開方式。
這里可以是武術競技館。長拳、劍術、槍術……5月舉辦的十五運會武術套路資格賽(女子、團體賽區(qū))、測試賽暨2025年全國武術套路錦標賽上,295名運動員在這里展開精彩角逐,爭取決賽資格。
這里可以是二次元集聚地。十幾天前,“AniSonic虛擬偶像全息演唱會”精彩上演,全息投影、虛擬引擎實時渲染等前沿科技打破了虛實界限,實現(xiàn)了觀眾與虛擬偶像的“零距離”互動。
這里可以是籃球場。4月“羅斯中國行”也來到南沙體育館,德里克·羅斯與中國街球單挑王陳澤文的百分大戰(zhàn)成為經(jīng)典一幕,球迷驚呼這是“世紀單挑”。
改造升級后,南沙體育館很忙,今年已迎來一系列重磅活動。“籃網(wǎng)轉換”的巧妙設計讓場館適用于不同比賽對賽場的要求,實現(xiàn)武術比賽、籃球賽、網(wǎng)球賽、演唱會等場景“一鍵切換”。看完比賽,還能一路直達最美濱水景觀帶,既能一睹賽場風云,也能一覽城市新顏。
看比賽,多賽事場景“一鍵切換”
來南沙體育館看比賽,體驗全新升級!
進場館前,最近亮相的南沙體育館文體廣場讓人眼前一亮,黑、灰、白三色勾勒的線條如層層海浪,與海螺造型的南沙體育館相映成趣。細看“海浪”,南沙體育館文體廣場全新亮相,開闊的廣場、亮麗的路燈、錯落有致的綠植給人留下極佳的第一印象。
再走進“海螺”,南沙體育館以“綠色、智慧、可持續(xù)”的新面貌亮相,總裝修改造面積達19587平方米,升級涵蓋聲光電系統(tǒng)、木地板、座椅等核心設施。場館固定看臺擴容至6031座,活動看臺2506座,可靈活滿足賽事與群眾活動需求。
最大一個亮點是“籃網(wǎng)轉換”的巧妙設計,實現(xiàn)了多種賽事場景的“一鍵切換”。“為最大化利用場館資源,我們以‘一場多用’為目標提升綜合功能。”南沙體育館改造項目負責人解釋,目前主場館地面是可供籃球比賽使用的地板,鋪上專用地毯后即可用于武術比賽,而地板下還另有玄機,拆卸木地板后即可“變身”為三片縱向分布的網(wǎng)球場。
賽后,南沙體育館也可以成為演唱會、藝術表演、大型綜合性文化活動的舉辦地。此外,“節(jié)約辦賽”理念還體現(xiàn)在資源循環(huán)利用,例如,主場館原木地板、原顯示屏翻新后,均再次用于副場館。
對于來看比賽的群眾來說,地下配建停車場以及地下擴容停車場更是加分項,總計新增630個地下停車位,進一步滿足參與體育活動的停車需求,也符合舉辦大型賽事的需要。看比賽不再有“停車難”。
看新城,盡享15分鐘生活圈
南沙體育館煥然一新的同時,其周邊環(huán)境也同步升級,不僅是南沙體育館賽事配套空間,也讓特意來此的游客和居住在周邊的居民盡享15分鐘生活圈。
無論是在這里生活,還是來游玩,都看中道路暢通、交通方便。不久前,南沙體育館周邊道路工程通過竣工驗收,總長約1.087公里的勇進路(鳳凰大道至勇進一街段)、勇進一街完成升級改造,既能為周邊小區(qū)居民提供更加豐富的出行選擇,也能為南沙體育館承辦十五運會專項賽事提供有力保障。
開車不繞路,也適合騎行、漫步以及露營等活動。“騎到這兒突然有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飛蝸運動”騎行俱樂部的7名成員發(fā)現(xiàn)了騎行的好去處,他們途經(jīng)南沙體育館,從南沙體育館西廣場穿過斑馬線,一路沿濱水步道騎行,兩側枝繁葉茂,不遠處的鳳凰一橋連通蕉門河口片區(qū)與靈山島尖片區(qū),開闊的視野讓他們流連忘返。
濱水景觀帶慢行系統(tǒng)的打造,讓群眾發(fā)現(xiàn)南沙體育館周邊也是日常休憩好去處。得益于南沙體育館周邊環(huán)境提升工程項目,這片城市“邊角料”如今已成為南沙體育館周邊最熱鬧的休閑空間——全長3.3公里的生態(tài)慢行系統(tǒng),串聯(lián)起江景、綠意與生活,讓“跑在景中、景隨步移”成為市民的日常。
“最近一批改造項目,我們都是花小錢辦大事、花少錢辦多事,服務賽事的同時,更長期造福周邊市民群眾。”明珠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希望未來更多來自大灣區(qū)的游客,來南沙體育館看一場比賽,愛上這座年輕的城。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